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辩证地看待儒学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以捍卫“儒学价值观”(或曰“亚洲价值观”)而著名的李光耀先生,最近发表了对儒学价值新的评价,认为儒家价值观在信息时代已经过时。李光耀在今年年初一次有关亚洲的讨论会上断言,在全球经济的要求之下,“儒家价值观” 已经差不多变得过时了。他说,新加坡和香港在应付金融危机方面表现最为出色的原因,并不是亚洲价值观,而是因为英国殖民地价值观,特别是经济透明和法制。在东亚的大部分地区,儒家价值观“导致了过分的做法”,尤其是任人为亲。换句话说,把是否与某人熟识作为投资依据,而不是将如何处理资金作为投资依据。 李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舆论界和学术界一直注视着亚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认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亚太的世纪”或“太平洋文明的世纪”。人们之所以嘱目这个地区主要原因是从本世纪80代起,构成亚太地区轴心的东亚地区在经济上有了飞跃和持续的发展,东亚经济增长的速度几乎为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速度的5—7倍,不少人还认为,亚洲经济的崛起是与亚洲的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特别是与传统的儒教(学)、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亚洲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世界文明的摇篮,目前东、西方文明正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汇合,形成一…  相似文献   

3.
认识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发展的应有视角王泽应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争论不断高潮迭起的最富影响力的重大理论课题之一。东亚工业文明的崛起及其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儒家伦理的现代兴盛及其所显示的发展前景,在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地域同时...  相似文献   

4.
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基于某种宗教、文化心理而对经济行为进行的道德判断。一种文化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伦理来实现的。韦伯认为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西欧发生是由于基督教经过宗教改革,产生了以“天职”观为核心的新教伦理,孕育了以工具合理性为实质的“资本主义精神”。而中国儒学中存在的则是价值合理性精神,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本文引申发挥韦伯两种合理性的思想,系统分析了以“义利观”为核心的儒家经济伦理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指出其对小农经济的适应性和对商品经济的排斥性。最后,又根据东亚儒学文化圈其它诸国经济起飞的事实,探讨了扬弃儒家伦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东亚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所谓“东亚价值”,其核心被认为是(政治)权威主义的价值观,是与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对孔子和孟子的相关思想和实践,尤其是孟子政治思想核心的王道观念进行一些梳理,来认识儒家是怎样看待政治权威主义的。一一般认为,政治权威主义是介于王权(皇权)专制主义与现代民主之间的一种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既不像传统专制主义那样对于社会臣民采取专断的权力统治,也不像民主政治那样强调民众的政治参与和个人自由的价值。权威主义政治强调的是服从、秩序与纪律。权威主义的价值观把国家…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东亚经济的突飞猛进,大有超越占据全球霸主地位的以美国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体,于是,引起了西方学者的一片惊呼。他们开始思索一个问题:究竟有何神秘妙方使得东亚日本以及东亚"四小龙"能有如此迅猛的快速经济发展?有些西方学者抛出了一个命题:"东亚儒家资本主义",以为儒学及其儒家伦理才是东亚社会创造经济奇迹的文化原因。自那个时代起,一些东亚主要国家及地区的学者也开始作出回应,如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于1978年便提出了  相似文献   

7.
从1950年起,22岁的李嘉诚开始在商场上创业发展。在近60年的沧桑岁月中,他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经历了动乱的“文化大革命”,经历了来势凶猛的亚洲金融风暴,经历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令人叹服的是.他不仅从未有过一年亏损,而且还—步步地由“塑料花大王”走向了“地产大王”,成了世界华人的首富。  相似文献   

8.
“仁治”不是“人治”——浅析儒家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扭曲张显宏中国当代正处在变革的年代,人们日益关注着改革的何去何从。而反腐败能否成功被认为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巩固改革和反腐败的成果就要法制化。一说到法制化,人们习惯地说:在中国很难法制,因为人们习...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的时代课题及其解决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近二十年来包括台湾在内的“亚洲四条龙”,紧随日本之后造成了惊人的经济奇迹,而这五个东亚地区又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传统儒家的世俗伦理深入民间,构成思想文化(亦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所云“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一大要素。这就引起了不少社会科学家的问题探讨:儒家伦理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意识型态层面的有利因素?为什么在印度、泰国、斯里兰卡、菲律宾等未受儒家伦理影响的其他亚洲地区,就没有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与东亚工业化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文化在其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曾经对东亚文明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构成了该地区文化精神背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状况不可避免地会给东亚地区的工业进程带来一定影响,这是毋庸争议的。但这种影响是否像近年来流行的“儒家文化(伦理)动力说”所认定的那样,称得上是东亚经济奇迹的关键变量,具有决定性的源动力意义,却是大可完疑的。本文试就儒家文化影响东亚工业化进程的前提和作用方式进行辨析、梳理,期望能藉此为这一问题的讨论设立一个相对明晰的边界,使该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得以在学理的范围内展开。在我们将儒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商业伦理文化对现代商业经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商业伦理文化对现代商业经营的价值徐少锦东亚传统伦理,虽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各有其特色,但其核心内容或价值观则是儒家伦理。德国社会学家韦伯(1864—1920)曾断言基督教“新教伦理”之“入世苦行”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的儒家伦...  相似文献   

12.
论儒家的自由经济思想马涛过去一提到儒家,人们就会想到“重本抑末”、“重义轻利”、“黜奢崇俭”这三大传统经济思想的教条,除了这些之外似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并认为这三大教条在历史上对中国步入现代化社会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实际上,用这三大教条来概括儒家的...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在东亚经济腾飞中令东亚人引以自豪,也令世人普遍赞叹的“亚洲价值观”,目前正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经受着冲击和考验,许多人正在重新审视这种价值观,有些人甚至怀疑起它的价值和作用。作为亚洲人而又深切关注着国家建设的中国伦理学者,我们更加有责任,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社会实践基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社会现代化变迁的不断深入以及文化失范现象的日益加剧,如何化解传统与现代化的紧张关系,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或可转化出的精神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健康、协调发展问题,日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不无遗憾的是,这种弘扬传统、转化传统的努力,目前在相当大程度上仍然局限在观念文化领域自身。人们或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分辨与疏理,以期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性继承;或者通过张扬东亚经验显现的所谓“亚洲价值”来印证儒家传统的现代意义;或者致力于传统典…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中国学术界为推动四化建设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建设,对影响中国民族精神最深刻的儒家思想开展了较深入的再研究和再评价工作;新加坡为推广儒家伦理教育,也积极开展儒学研究;同时几个东亚工业国(地区)经济的崛起,被认为与儒家学说有关因而出现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儒学研究热”。  相似文献   

16.
略论在全球化时代里文化认同的危机与儒家伦理观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眼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从不同的侧面掘发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其所可能扮演的角色,对于一些重大且为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诸如:如何认识“儒家资本主义”模式?九十年代末期的亚洲经济危机是“亚洲价值观”所导致的恶果吗?儒家伦理超时代的普遍意义何在?“天人合一”的机体主义的形而上学仍然可以成为我们伦理观念的基础吗?都做出了富有创见和独具特色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东亚金融危机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东亚政府主导型的、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中,有一些滋生“泡沫经济”、诱发金融危机的结构性因素。中国在文化上与东亚其他国家同源同构,存在着相似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防范金融危机,除了在经济、金融领域采取一些改革和防范措施外,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道德创新,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系统和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8.
儒家学说的核心体现为一种伦理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以伦理化的政治为终极目标。因此,古代的经济观始终受到政治观的约束。先秦以来,儒家把“经世济民”的治道目标与“礼运大同”的政道理想结合在一起,将早期人本主义引申的“厚生”、“惠民”思想演化为“均富”、“公利”的追求,从而构成了儒家经济伦理的基本精神。这种缘于道德理想主义的古代经济伦理是与社会生产活动和财富分配机制相联系的。儒家一向认为,人类经济生活总是要在一定的约束体系下进行。这种约束体系包括了伦理规范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与东亚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一股“热”.人们当然不是为文化而文化,而是为了国家的现代化.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借助儒家文化,在国内外一部分学者中颇有赞成者,而且这些赞成者还举出亚洲(东亚)某些国家和地区作为成功的例证.所谓“亚洲价值”便是这些国家成功地运用儒家思想于现代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对儒家文化能够解决现代化的问题持怀疑态度.本文作者不支持后一种看法.但也不认为,儒家文化能够解决现代化的一切问题.究竟儒家文化在那些方面能够为现代化所利用,这要做具体分析,包括分析已经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了较大成绩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因此,本文把观察的视野从中国转向东亚国家的亚洲价值、儒家文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自中国基督教第六届全国会议以来,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成为教会的共识。“四个必须”、“十项任务”正在各地教会贯彻执行。经过了近50年的三自爱国运动,如何传好成为办好中国教会的关键。在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人类历史正进入世纪之交的门槛,一个与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适应的中国教会,更须高度重视自传工作。 今年,我国经受住了全球经济的亚洲金融风暴危机的考验,并在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军民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