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兵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05-105
一、引言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两位德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J Vermeer)和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于20世纪80年代共同创立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决定。由此,目的论对翻译过程提出的三项基本规则中,将“目的规则”作为翻译的首要规则。“目的规则”强调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目的进一步分为三类:译者的基本目的;译文文本的交际目的和特定翻译策略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周永健 《天风》2008,(16):48-48
圣经说神叫人“比天使微小一点”(诗8:5),人的地位似乎比不上天使。但圣经又说:“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林前6:3)请问,是否人又高于天使,比天使更有权柄?  相似文献   

3.
张岩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53-153
一、主要教学设计 1.设计思想:(1)通过空气与水界面的折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光线、角度的研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方法的能力。2、教学流程:“叉鱼”实验——观察光路——分析角度——创新方法——反思“叉鱼”  相似文献   

4.
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因作为其哲学结果之一的解构主义而知名于世,但对他的思想的真正的哲学审视,更应当注目于他的这个和诸如此类的结果的逻辑来源上。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将发现,他与胡塞尔(E.Husserl)的现象学哲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人们经常提到他出版的第一部著作《E.胡塞尔的“几何学的起源”:翻译和导引》,但现在我们已知道,1953年,当他还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就写成了一部专著:《胡塞尔哲学中的起源问题》(J.Derrida,LeProblemedeGeneseDanslaPhilosophiedeHusserl,Paris:PUF,199Q).事实上…  相似文献   

5.
蔡锦图 《天风》2023,(3):47-48
<正>早期中文圣经都是文言体,但19世纪的新教传教士意识到文言语体复杂,未必被所有中国人掌握,遂逐渐产生使用通用语体翻译圣经的倾向。传教士称以文言翻译的圣经为“深文理译本”(High Wenli Version),而为了让受众更广泛,他们翻译了较浅白的文言圣经,即“浅文理译本”(Easy Wenli Version),以及按官话翻译的“官话译本”(Mandarin Version)圣经,这三类圣经成为19世纪下半叶中文通用语言圣经的三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在发生于20世纪(尤在其后半叶)、反映人类共同体当前发展趋势的根本变化中,有一些转变——尽管被清晰地概括了出来——迄今没有得到充分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没有得到完全的理解。尤其是,这关涉直到最近仍被普遍叫做“东方哲学”的地位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福州大学2004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全国成人、全国大学生及本校1992级学生进行对比;并进行理工科生与文科生以及男生与女生的横向比较。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福州大学2004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调查显示,t67N健康、无任何不适者1587人,占38.26%;六成多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轻度不适者达2128人,占51.30%;中度不适者405人,占9.76%;严重不适者28人,占0.68%。存在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症状(42.26%)、人际关系敏感(38.71%)、偏执(26.30%)、焦虑(17.19%)、恐怖(17.11%)等。通过比较研究,福州大学2004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全国成人但优于全国大学生;与1992级的纵向比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严重化趋势;理工科生与文科生以及男生与女生的横向比较,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理科生好;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主教》2008,(6):46-47
凡对教会名词稍为熟识的读者,对“圣保禄大宗徒”这个名词,定不会感到陌生吧!外国文字的教会名词,更有以“大宗徒”一词来作圣保禄的称号。他们只在“宗徒”一词前面加之一个“冠词”(TheApostle),读者便知道这是指圣保禄(中文没有“冠词”,只有加上“大”字来翻译)。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分配择偶币的范式考察资源多寡对大学生择偶线索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择偶资源多寡影响大学生的择偶线索偏好,低资源条件下人们更看重忠贞、健康等“必需品”(necessities),高资源条件下则会增加对创造力等“奢侈品”(luxuries)的考虑。2)择偶线索偏好存在性别差异,当自身资源较少时,女性比男性更看重长期伴侣的社会经济地位,而男性比女性更看重伴侣的忠贞;当自身具备高资源时,性别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发现择偶线索中的“奢侈品”和国外研究结果类似,而“必需品”和国外研究差异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择偶线索偏好可能受到进化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俊威 《世界哲学》2010,(3):138-150
所谓的“自我的四位说”(atmasya caturpada vatda)一词,主要是指:每一个自我本身,是可以分为四种层次。而所谓的“自我”(atman),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永恒不朽的灵魂。同时,这一个永恒不朽的灵魂,可分为:1.“形躯我”(sarire atman;身体我,肉体我,佛教称“色蕴”);2.“梦中我”(svapne atman;情意我,经验我,佛教称“受、想、行、识”的四蕴);3.“无梦我”(asvapne atman);4.“最高我”(paramatman)。由于我们对于自我的探究,必须要层层突破,才到达最后这一个“最高我”的解脱境界。因此,一般研究佛教的学者,都会普遍地认为:佛教的无我论,其实就是在全盘否定《唱赞奥义书》中四个层次的所有自我。然而,倘若我们针对代表原始佛教的《杂阿含经》或者是《相应部》,去做仔细的学术分析或研究的话,就会慢慢地发现:原始佛教时期(B.c.550—B.C.300)所能破除的“自我”,其实顶多只有前面的两个层次而已。至于第三个层次的“无梦我”,则应该是产生于部派佛教时代(B.C.300—A.D.100),当时,就曾经引起了佛教对于“轮回主体”和“涅篥主体”的讨论,从而更产生了犊子部的非即蕴非离蕴的“补特伽罗说”(pudgalavada)。因此,本论文的写作,就是透过比较哲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把原始佛教破我的范围去做一个初步的思想锁定,才不会使得原始佛教的“无我论”,草率地沦为一种凡我必破的独断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