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加大了宣传“美苏灵学研究差距”。极力鼓吹美国在“心灵竞赛”中输给了苏联,说苏联可能研制成功26种心灵电子武器。甚至连美国总统卡特都在担心苏联人在通灵武器方面的威胁,并责令国防部对这方面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果,并没有证据说明苏联正在进行心灵电子战的大规模研究。这种自己吓唬自己的战略,一是体  相似文献   

2.
从1882年英国灵学会的建立,一直到本世纪30年代,英国一直是灵学的故乡也是灵学的中心。在这里,灵学不仅获得了“科学的牌价“,而且英国的心灵研究会及剑桥小组也成为测试超自然现象的中心。美洲和欧洲大陆各国的著名灵媒几乎都被邀请到英国,接受英国心灵研究会成员安排的测试。而这种测试都是以自发灵媒举行降神会的形式。到了美国的莱因时代,  相似文献   

3.
评西方心理学辩证理论研究方向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柔 《心理学报》1981,14(1):13-17
《美国心理学家》杂志1976年第10期上刊载了里格尔的一篇“辩证法心理学宣言”(下简称“宣言”)。这是继苏联科尔尼洛夫的“辩证唯物论心理学”发表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心理学理论界的一个新动向,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动向。从三十年代开始,尤其是七十年  相似文献   

4.
濒死体验是科学现象而不是灵学现象,有初步问卷和最终量表可供筛查和诊断;是心理疾病而不是精神病。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定为“宗教—鬼神问题”。除非获得适当的心理治疗与社会心理康复,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在政治上的分裂影响了德国的科学。美国和苏联的影响分别深入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心理学中。因此,德国的东西两部都存在着越来越明显地赶追美国和苏联的要求。可以说,在东德是保持德国心理学的传统,走苏联的道路,而在西德则是保持德国心理学的传统,走美国的道路。这就是两个德国在心理学领域里所表现的不同特点。东德从1953年起就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巴甫洛夫学说来建立心理学体系。在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心理学思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内容非常广阔、丰富。在这方面,苏联做过不少工作。本文是一篇短文,仅只涉及在作者本人看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某些苏联心理学理论著作中有关心理学全局的几个问题。辩证唯物的决定论七十年代,苏联陆续出版“心理学基础”丛书。丛书第二卷“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和现状”(1975,A.A斯米尔诺夫编)是一部最新、最有代表性的苏联心理学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关于Personality译名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西方心理学中的Personality 概念与苏联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是描绘同一对象的。第一、可以两个术语的词沅上考证。从字沅上推究,Personality 的本字是Persona。在不少苏联心理学者的著作中.如鲁宾斯坦在其《心理学原则和发展道路》一书巾也曾明白地说过,俄文里“个性”最初来源于希腊字“Persona”。第二,从Persona 与俄文里“个性”的词义来说,两者基本一致。苏联最新出版的美俄大辞典就是这样解释的:“Personality 1)个性,个体  相似文献   

8.
维果茨基(1896—1934)是苏联建国初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创造性的研究,奠定了苏联心理学后来发展的基础。他所提出的许多心理学思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联心理学今天的面貌,因此他“在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苏联心理学六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都是受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的启发与指导而取得的。例如对人的心理的历史观、活动观、内化观、系统观以及今天在我们教  相似文献   

9.
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管理心理学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近年来历次召开的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上都有大量的管理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报告。从报告的内容来说相当广泛。这说明,美国、西方国家、苏联和东欧国家这几年来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不少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陈会昌 《心理学报》1983,16(1):39-48
苏联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比较先进的国家。加强对苏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了解,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十月革命到现在,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基本情况,有必要进行一番评介。据苏联一些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家,如Д.В.艾利康宁~[1],包若维奇~[2],В.В.达维多夫~[3][4])等人的意见,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年龄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二次大战结束到五十年代末;从六十年代初到现在。本文即参考这种划分方法,根据所能掌握的资料,对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加以概略评述。  相似文献   

11.
苏联一九七六年出版的,由彼得罗夫斯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是经苏联教育部批准的,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科书。它概括了苏联数十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成果,也吸收了西方心理学若干成就。与苏联一九五六年出版的,由斯米尔诺夫总主编的《心理学》相比,从理论体系到基本内容上都有所不同。现在谈谈其中几个特点。一、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史明德   《心理科学进展》1986,4(1):55-57
智力测验在苏联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十月革命后,智力测验活跃一时,但到三十年代,便被打成“伪科学”,被贴上“资产阶级测量学”的标签,从此智力测验在苏联便消声慝迹了。从那时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情况有没有变化呢?这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所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仅根据能查阅的资料,就这个问题做个初步介绍,以供同志们参考。到了六十年代后期,“由于科学和应用的需要”,苏联心理学重新提出评价智力测验的问题。起初,态度是“审慎而不明确的”,但后来多数人肯定“智力测验作为一种工具是有  相似文献   

13.
《思维心理学》(苏联心理科学博士、教授O. K. 季霍米罗夫著,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经赵壁如同志推荐,已正式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丛书。本书系苏联部颁高等学校心理学教科书。全书共分十章,从思维心理学角度研究思维与心理反映、活动、交往、个性自我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它既对苏联心理学家的研究做了总结概括,对西方的心理科学发展经验也进行了批判地汲取,并且把著者本人及其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化。读者对象广泛,除心理学教师、研究生和大学生外,还育哲学家、教育家、生理学家、语言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精神病学家。本书已由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张世臣同志组织翻译。  相似文献   

14.
关于情绪情感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菽同志在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一九八二年学术年会上所致的开幕词中指出:“为了适应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要求,我们必须加紧改造旧心理学,以更大的规模、更深的深度、更有计划、更自觉、更有决心、更同心协力地来从事这种改造工作,以求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创新局面的服务中也为心理学自己开创一个新局面。”同年2月20日,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为进一步科学地研究评价苏联心理学,以借鉴他们的经验,修正他们的错误,专门下设了“苏联心理学研究组”,这是极为鼓舞人心的。为此,我们不揣浅陋,撰写了这篇文章,以响应潘老号召,也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卢盛忠 《心理学报》1981,14(1):109-116
一、苏联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发展概况 苏联劳动和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25年至1936年。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初至1959年。第三个时期是从1959年到现在。 第一个时期可以叫做“心理技术学”时期。“心理技术学”这个名称是1903年德国心理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在以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苏联总是错误地认为遗传学是唯心主义的“资产阶级科学”,极力反对“魏斯曼——孟德尔——摩尔根主义”,完全否定“优生学”。当时这种观点在苏联心理学和教育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在个体身心的发展中,否定遗传因素的积极作用,而把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不恰当地夸大了。这对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基本上保留至今。例如:(一)“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一)人本心理学引起的争论人本心理学以心理学资料论证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引起许多争论的学说。不论在西方,在苏联,和在中国都是如此。在西方,在人本心理学的诞生地美国,不仅有人本论和近代心理学传统学派的争论,而且人本论内部也有观点的分歧,美国心理学界对人本论的评价也很不一致。五十年代,人本论者罗杰斯和行为论者斯金纳曾有一次面对面的辩论。斯金纳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南过去和现在的环境选  相似文献   

18.
一般苏联心理学家都认为,苏联心理学是在同关于“心理、意识”的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斗争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三十年代初,苏联心理学对“心理、意识”既要克服唯心论的理解,又要克服种种机械唯物论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谢·列·鲁宾斯坦(1889—1960)在其《马克思著作中的心理学问题》(1934)一文中首先十分明确地  相似文献   

19.
张世富   《心理科学进展》1983,1(2):40-47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新的领域。美国的教育社会心理学起步较早,从事研究的人员较多,研究的课题比较广泛。它的发展对于包括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在于阐述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概况和基本趋势。从中,我们可以汲取有益的成分和分析那些可资借鉴之处。这对建立我国自己的教育是有好处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运动心理学的基础在于运动学习和动作操作。1920年之前,就有少数人单独地进行一些零星分散的调查。这些调查推动了各种心理变量影响动作操作的研究。首先在美国发表的是观众对自行车比赛的影响。在1918年,伊利诺斯大学的心理学家C·R·格里菲斯对足球运动员和篮球运动员的反应时进行了比较,这仅仅为以后的研究播下了一些种子。在此期间,其它国家(苏联、德国和日本)也有类似的研究。 1920—1940年间,有些人对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发生了特殊的兴趣。美国的运动心理学之父 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