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德群 《天风》2007,(14):34-35
读经范围:第6章1-15节,第7章1-60节 一、耶路撒冷教会七位执事的选立 那时,耶路撒冷教会的门徒增多,总数超过了五千人.他们凡物公用,并且大家在一起用诚实的心用饭.那时,这么多的人,没有一个大食堂同时可以容纳他们.但是可以集中预备好了分送给他们.这样,由于语言的隔阂,势必造成疏漏.因此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他们在天天供给饭食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这怨言达到使徒的耳中.使徒就叫众门徒来,提出要选择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为执事,专管教会膳食的事务.大众都喜悦这话,就照办了.  相似文献   

2.
陈德群 《天风》2007,(16):34-36
一、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8章1—3节) 1、在路加写使徒行传7章时,重点介绍了司提反的信心与忠心,赞扬了他崇高的信仰品质。他是一位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就他在耶路撒冷教会的工作而言,他是被选立的七个管理教会膳食的执事之一,名列榜首,大名鼎鼎。但是,他也是  相似文献   

3.
陈德群 《天风》2007,(8):36-37
第2章1-47节一、五旬节,犹太信徒的夏浸1-13节:“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声音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那时,有虔诚的犹太人从天下各国来,住在耶路撒冷。这声音一响,众人都来聚集,各人听见门徒用众人的乡谈说话,就甚纳闷,都惊讶希奇说:看哪,这说话的不都是加利利人吗?我们各人怎么听见他们说我们生来所  相似文献   

4.
陈德群 《天风》2007,(12):34-36
读经范圈:第4章5-37节,第5章1-42节一、彼得在公会前受审4章5-7节:“第二天,官府,长老……就问他们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官府,rulers,即9节的治民的官府rulers of the people,和以色列的众长老elders of Israel,和文士,又有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约翰,亚历山大,并大祭司的亲族,都在耶路撒冷聚会。这一班  相似文献   

5.
在五旬节上,圣神降临之后,宗徒们都遵照耶稣的训令,分行天下,各自去传扬福音。在他们的福传下,各地建立了很多教会,如哥林多教会,安底约基教会,厄弗所教会,耶路撒冷教会,格罗森教会,斐理伯教会等等。这些教会都因地适宜,符合当地之特点和风俗习惯。如耶路撒冷教会,依然采用犹太  相似文献   

6.
《使徒行传》是一部基督教形成史的经典著作。它记载了早期基督教30年的发展史,记载了基督教从犹太教中逐渐分化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章到五章,基督教只是作为犹太教中一部分持守基督信仰的犹太人的活动。第二阶段是六章到十五章,记载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矛盾,以及基督教内部的矛盾。五章十一节就把这个持守基督信仰的团体称为“教会”,六章记载了教会正式成立组织,拣选了7个有好名声的人来管理教会事务。犹太教把“教会”看成是异端(24:14),教会内部也因受不受割礼发生争论。十五章记载的耶路撒冷会议,为此作出决定,外邦人信主不须受割礼,这不仅打开了外邦人信道之门,电拉大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距离。第三阶段是从第十六章起至本书末了。使徒们根据因信称义的道理,把教会扩展到亚欧地区,使基督教最终同犹太教分道扬镰。  相似文献   

7.
读经:诗篇122篇 在旧约,圣殿是以色列人崇拜的中心,因为圣殿建立在锡安山上的耶路撒冷城内。所以耶路撒冷称为圣城,锡安山称为圣山。当时神的选民都热爱耶路撒冷,向往锡安大道,渴望到圣殿里朝见神(参诗27:4—6;诗84:)。在新约,五旬节圣灵降临后,教会建立了。教会就是神的殿,是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2:19—22)。在启示录二十一章里,约翰所看见的圣城新耶路撒冷,也是基督的新妇——教会的象征。因此,每  相似文献   

8.
陈明 《天风》2002,(7):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一、祷告与代求教会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在祷告与代求上的,一个没有“恳求、祷告、代求,祝谢的教会定是一个建立不好的教会。从使徒行传中可以看到早期教会生活的境况,他们常是“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徒1:12-14)。尔后,福音得以传开,建立了耶路撒冷教会,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门徒增添了3000人,这些都是祈祷带来的果效。一个教会若没  相似文献   

9.
刘美纯 《天风》2016,(8):27-28
关于教会合一的教导在《新约》中是一贯的(参约17:11,21-23;弗4:3).然而,要达到合一,却并不容易.哥林多教会是保罗所建立的,建立之初,这个年轻的教会就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即是合一.哥林多教会的不合一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哥林多前书》1章10节至4章21节中,保罗直指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分裂.哥林多教会分裂的根源是他们的自高自大而导致的他们对传道人职分和作用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执事的意义     
徐晓鸿 《天风》2005,(7):14-15
经文:徒6:1-7;林后3:4-6;提前4:6 今日的中国教会,在上主的眷顾下,福音兴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与挑战也越来越多,传道人信仰素质不高,教会不团结,各种纷争矛盾层出不穷……这使我想起初期耶路撒冷教会的光景,据使徒行传6章1节的记载,一方面“门徒增多”,另一方面也有人在“发怨言”, 虽然我们今天面临的不一定是饭食管理上的问题,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就《使徒行传》1-2章探索早期耶路撒冷教会的形态。早期耶路撒冷教会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对耶稣基督圣道的宣讲;2.建立团契的生活;3.体现合一的精神;4.服侍社会。这四个基本的特征对于今天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是有启发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王俊  吴新望 《天风》2018,(8):7-8
"以色列民听见这律法,就与一切闲杂人绝交。"经文:出12:37-38;民11:1-9;尼13:1-3在《出埃及记》12章37节至38节、《民数记》11章1节至9节及《尼希米记》13章1节至3节分别提到了一个词——"闲杂人"。在整本圣经中,尽管这个词只出现过三次,但这部分人在当时以色列人中产生的负面作用及不良后果却非常大,对今天的教会及教牧人员具有极强的警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6,(8)
正关于教会合一的教导在《新约》中是一贯的(参约17:11,21-23;弗4:3)。然而,要达到合一,却并不容易。哥林多教会是保罗所建立的,建立之初,这个年轻的教会就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即是合一。哥林多教会的不合一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哥林多前书》1章10节至4章21节中,保罗直指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分裂。哥林多教会分裂的根源是他们的自高自  相似文献   

14.
陈德群 《天风》2008,(2):34-36
一、保罗、西拉到特庇和路司得,遇见提摩太,"就有意拣选他同行,一同事奉主 16章1-5节: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相似文献   

15.
陈德群 《天风》2008,(16):18-19
一.门徒劝他不要上耶路撒冷(1-6节) 保罗从米利都乘船南下到近亚细亚海滨之岛哥士,南下到爱琴海中的罗底岛,又东行到弗吕家省南海滨之一城帕大喇,然后又乘船往腓尼基去,途经居比路岛,南往叙利亚的推罗(亦称腓尼基).因为船停泊要卸货,就找着门徒,住了七天.推罗的门徒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过了几天,他们全家送我们到城外,大家跪在岸上作临别祷告(21:1-6).在20章23节圣灵指示保罗,在耶路撒冷有捆锁与患难等着他.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玛豆福音28章18节记载:耶稣便上前对他们说:“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终结”。耶稣在这里将训诲万民、施行圣事和管理教会的全部权力交给了宗徒们。并许下天主将一直与教会在一起,保证达到预定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宗徒们应有继位人来继承宗徒们的职务和使命。宗徒们领受圣神后,就从耶路撒冷开始在各地建立教会,宗徒们的继位人即各地主教根据基督的旨意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负责的地方教会,以主教为首的地方教会有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之权。  相似文献   

17.
危机与转机     
宁宁 《天风》2001,(9):10-11
经文:徒2:6-8,11;6:1-4;10:9-15 读《使徒行传》让我们看见,没有一个时期教会没有危机和困难,但又因为她根基的稳固,又都没有一个危机和困难不同时隐藏或并存着转机和希望! 让我们从初期教会的经历中看“危机与转机”,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第一个转机:圣灵赐“乡谈” 五旬节有虔诚的犹太人从天下各国来耶路撒冷过节,圣灵降临的“大响声”把他们都吸引到门徒跟前。这无疑是福音传开的好机会了,怎样才能让长期居住在  相似文献   

18.
《天风》1998,(7)
彼此相交 共享神恩赠送圣经 和睦团契 1997年11月1日—21日,金陵协和神学院刘美纯老师和广东协和神学院陈逸鲁老师访问了以色列。期间在耶路撒冷参加一次华人教会的聚会时,得知远在耶路撒冷的华人教会,缺少中文的《圣经》、《赞美诗》及其他的灵修书刊。归来后,他们将远在耶路撒冷的中  相似文献   

19.
玛窦福音第18章第15节至第20节,讲述的是基督信徒团体内的弟兄规劝之道。根据玛窦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基督时代的教会实况:当时  相似文献   

20.
沈承恩 《天风》2002,(5):10-12
这三段圣经都是彼得的讲道。第一段是圣灵降临后使徒的第一次讲道,第二段是使徒医好了一个瘸腿的人之后在圣殿里讲的道,第三段是使徒在大祭司面前受审讯的时候为自己作的辩护。彼得的这三次讲道都提到了一句话,就是:使徒们是“为这事作见证”。这里的“这事”是指什么事呢?是指耶稣的复活。在使徒行传第4章32-33节有一段话是叙述当时教会的情况的,说那时的教会万物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都蒙大恩。从这段话可知初期教会,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