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企图将哲学和其它科学区别开来,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人。他认为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本文作些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求知是人的本性” 大家都知道,古代希腊哲学以讨论本体论的问题为主,认识论所占的地位并不象在近代哲学中那么显著。但是,哲学既然是一门知识,要讨论它就不能不牵涉到认识的问题;因  相似文献   

2.
哲学和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所谓哲学,其对象和范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几乎每一个哲学家都根据时代的条件、自己的立场和知识的积累,重新给哲学研究的对象划定范围。 哲学的发展过程是哲学对象不断缩小和不断扩大这样一个相反相成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一直在继续着,今后还要继续下去。而且,哲学对象不断缩小这个过程,是哲学对象不断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在现代逻辑的大家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逻辑学科群体——哲学逻辑(Phi-losophical Logic)。仅我所见到的冠以“哲学逻辑”书名或内容属于哲学逻辑的英文著作不下百十种。从1972年开始,荷兰D·雷德尔出版公司出版了国际性期刊《哲学逻辑杂志》,每年一卷,每卷四期;1983年开始,这一出版公司又接连出版了四大卷《哲学逻辑手册》,总篇幅近3000页,撰稿人是一大批逻辑界的国际性学者。第七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4.
在先已阐明的"实际生活经验"(作为现象学的研究领域)和"形式显示"(作为现象学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宗教现象学所指向的对象、所欲实现的目标及其所带有的特定的路径与方法。现象学不是用哲学的形式化概念去把握历史上各种类型的宗教史事或材料,而是在一种产生于宗教生活具体情境的先执(Vorgriff)之引领下,去开显原始基督徒实际生活经验的宗教性(Religiosit(a|¨)t)及其时间性趋向,具体地说是用"形式显示"的表达方式去揭橥原始基督徒宣教活动的内容意义、连结意义和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哲学界历来争论得很激烈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把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的内容分开。一门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是两个有联系、但又截然不同的概念:研究对象是指研究活动所需的经验知识的来源;学科的内容是研究的结果,往往是以文字形态记录下来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后继者学习的对象,但不是学科研究的对象。例如动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动物,而内容是记载在书本和文献中的有关知识。本文在对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作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就哲学的对象、特点、内容和体系等问题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7.
1984年美国教育家布雷克特将德国哲学家洛孙克兰兹著的《教育学体系》译名为《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概念面世至今刚好一百周年了。 百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文化的发展,教育哲学也发展起来。当然,在百年沧桑的社会曲折起伏中,教育哲学也避免不了曲折起伏的命运。但是,它终于在浩翰的现代学林中占有了自己一席之地。现在,在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神州大地,不少学子同仁也正在抱着特有的爱好和期望去探索它、培育它、发展它。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門科学的对象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在我們的时代中一切都在变化。所以,从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现时代的新問題出发,对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对它的对象和任务給予更精确和更全面的规定,是完全合乎规律的。这在反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个人迷信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述方式虽然有賴于对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結构的基本看法,但絕不取决于这种看法。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表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那种认为只有一种表述方式,即馬克思主义表述方式的想法,是教条主义的。这种想法曾經导致了严重的恶果。在科学上达到目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既定的”道路是沒有的。过去的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定义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在某些方面也是錯誤的,它妨碍辯証唯物主义的全面的創造性的发展。人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重要要素。馬克思主义的哲学如果不以应有的形式接受各种哲学思維的这个最崇高的对象,那就等于把这种对象拱手让給資产阶級的人本学,就等于自己摧残自己。人是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对象,是它的首要問題。  相似文献   

9.
简论中国管理哲学的对象和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代呼唤中国管理哲学,时代需要中国管理哲学。那么,如何研究中国管理哲学呢?这是中国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提出的时代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在热烈地探讨这一问题。而要回答这一时代课题,我认为必须解决三个理论问题:一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二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研究范围;三是如何科学地建构中国管理哲学。实际上,这是三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问题。一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说到底是对管理的本质的理解。从中西方对管理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可以确定中国管理哲学的对象。在西方管理学界,管理的本质的最具权威的定义要数法…  相似文献   

10.
系统科学的对象、方法及其哲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系统运动已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仍显得方兴未艾,甚至一浪高过一浪。但对“究竟什么是系统”这个问题,即便是在系统运动中起带头作用的那些专家学者的圈子里,似乎也还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1、争论重点的转移哲学对象问题上的争论,透过多种观点纷然杂陈的外表,可以从总体上捕捉到争论重心频繁转移的轨迹。起初,大家针对传统教科书所体现的以“本体论”为主导的对象观,强调“哲学就是认识论”;后来,由于“主体热”的兴起,哲学的实践特性提到了首位,于是“实践唯物主义”成为热门话题;继之而来的是由“主体”、“实践”推移到“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人学”成为当前的一个强音。讨论中有人似乎以为强调马克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功能就可以取代它的本体论意义;或者强调它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多少智者对哲学的对象和实质进行艰苦的探索,提出这样或那样有益的见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发展史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从而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实质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问题本身的难度和不同研究者所持的观点、方法的差异,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实质,我国理论界依然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哲学研究》第3期介绍了四种看法,并号召哲学界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研究,这是非常有益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自1984年第3期开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讨论”专栏至今,已相继刊载了九篇讨论文章,并发了短评和动态。从讨论情况看,对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期发表了两篇研究和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文章。高清海同志的文章论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看法,并提出了探讨该问题的一些原则。读后可以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欢迎更多的同志撰文参加讨论,并希望能联系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材料对自己的观点做出新的论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六、七月间,北京大学哲学系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和体系问题,召开了两次学术讨论会。 在讨论中,同志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1.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和体系问题的讨论,是有重大意义的。这个讨论关系到哲学科学的基本建设,关系到哲学科学的现代化问题,也关系到哲学自身改革以适应我国各个领域改革的新形势问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为长期以来遭受个人迷信的束缚性影晌的社会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可能性。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以后(这次大会通过了新的堂纲,在其中规定了我国社会向共产主义前进的基本道路),社会科学获得了新的强大的推动力。深入研究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任务整个呈现在面前。因此就发生了一系列研究程序方面的困难,并对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问题、一般社会学理论和具体社会学研究之  相似文献   

16.
生活的哲学     
在缪勒的《辩证法》(Dialectic,1953年,纽约)这本书中,有一章是“伦理学”。本译文只译出“伦理学”中的一节。缪勒在这一节中,首先叙述和批评了伦理的唯物主义、快乐主义、进步哲学、道德主义与反道德主义,说它们“夸大和孤立生活的要素”,都没把握住生活的辩证的整体。缪勒于是提出他的生活的哲学。他认为生活是一个“辩证的整体”,是“诸矛盾的一个不矛盾的统一性”,“其中没有一方面能有希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道德的绝对理念应当存在于生活的斗争中而又超出生活的斗争。他的生活哲学的辩证原则是:“无条件地肯定”“道德的斗争”,“不要夸大或孤立一个价值而牺牲别的价值”。他认为,活力和精神是伦理的两极,这二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如果只有精神而没有活力,那么精神就成为死的精神,这样就陷入了道德主义和形式主义。如果只有活力而没有精神,那么活力就没有意义与方向,这样就陷入反道德主义。在本节最后,缪勒强调“个人的快乐”和“社会的福利”这两个对立面的不可分的统一性,并借此反对共产主义。他说,“孤立起来的个人主义就成为一种与社会的福利相矛盾的‘粗野的自私自利’,而孤立起来的社会福利就陷入一种极权的共产主义。”缪勒的观点是一种反动的新黑格尔主义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凶恶敌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院士,《哲学问题》杂志的主编。他于1963年秋随苏联代表团出席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哲学会议,本文是他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的补充修改稿,发表在《人和时代》(1964)一书中。全文分八节,这里译出的是头三节的全文,共后五节(“人和社会”、“人的精神世界”、“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自由问题”和“社会主义的人在劳动中日臻完善”)未译。在第一节里,作者概述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共中,他特别强调康德关于人应当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思想和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见解,并且着重叙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人本主义原则。在第二节里,作者评述了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特别是存在主义者关于人的问题的见解。他首先评述了叔本华、尼采和斯宾格勒的有关观点,其次以很大的篇幅论述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尔、马赛尔等人的见解,并特别吹捧法国存在主义,说什么“‘存在哲学’的法国变种发展到从人道主义立场否定战争,为和平而斗争,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哲学思维的良好的思想‘气候’。”最后,作者评述了出席哲学会议的某些托马斯主义者、唯灵论者的有关论点。在第三节里,作者阐述了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即所谓“现实的人道主义”的观点。作者曲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言论,抛弃具体的阶级分析,只字不提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空谈抽象的人,说什么“把物质生产的一切内在可能性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创造力”,就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说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学说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创造者、人-劳动者上面,而且首先研究把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建设性的可能性解放出来的途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是哲学工作者熟知的问题。今天,是什么情况使得我们需要对它重新进行研究?作这种研究的必要性何在?其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领导哲学是一门介于哲学和领导学之间的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新兴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部门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深入领导实际所作的应用研究。它通过揭示领导活动中各种矛盾关系,阐明领导活动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抽象和概括出人们关于现代领导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原则,并使之理论化和系统化。 根据上述研究对象的界定,决定了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 (一)从整体的高度对领导活动系统予以考察,从中揭示出领导活动系统的结构,能、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哲学研究》1984年第3期短评《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问题,是个难度相当大的问题,要对它作出完整的科学的表述,必须花大力气进行研究。”事实正是如此。自从这一讨论开展以来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在其中的一些文章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倾向:离开哲学的历史发展,割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前的哲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