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认为,有三种相关性较高的因素,还有三种相关性次高的因素。他们分别是:教养方式、出生顺序、认知技能,以及姓名、身体特征、与人交往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同伴关系建立的因素 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认为,有三种相关较高的因素,还有三种相关次高的因素。他们分别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出生顺序、认知技能,以及姓名、身体特征、与人交往的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了解剖宫产产后抑郁的发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的相关性,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抑郁状况的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的一般情况构成比比较,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应付方式评定量表(YFFS)、社会支持问卷(ISSI)、防御方式问卷(DSQ)进行测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均产生一定作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及防御方式是影响剖宫产患者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它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化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民主政治似乎成了“真”、“善”、“美”的同义语,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那么,在这两股看似独立的潮流之间,到底有没有内在的相关性?如果有,又是如何协调发展的?“东亚模式”遇到的挑战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本文就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番探讨。一、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相关性的历史考察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这三个阶段,而专制政治、民主政治和非政治民主恰与这三种经济形式基本适应(当然并非完全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阴山观中学随机抽取的293名学生进行学习倦怠以及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发现:(1)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中学生在归因方式上采用内归因方式的人比较多,即将自己的学业成就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和努力(3)中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并不严重(4)三个变量及各维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便找出有利于缓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归因方式和利用好社会支持系统来改善中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6.
卢凤  卢凤 《心理科学》2021,(3):737-744
为了考察信息输入方式、文本类型和测题类型对聋生语篇理解的影响,研究通过录像呈现,以口语、手语、书面语三种输入方式向学语前极重度七、八、九年级聋生呈现叙述性和描述性两种文本类型的语篇信息,并要求其完成理解测试。结果显示:输入方式对聋生语篇理解的效率存在影响,书面语成绩最高且速度最快,依次为手语、口语,文本类型和测题类型对该影响有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输入方式是聋生语篇理解的主要影响因素,文本和测题类型是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7.
应是语句与应做语句是道义逻辑所刻画的两类重要的语句。贝尔纳普等曾利用STIT逻辑给出了应做语句的三种定义方式,这三种定义方式分别通过对行动中主事性因素的不同要求来给出应做语句的不同构造。在应做语句的这三种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将利用STIT逻辑给出一个探讨两类语句间联系和区别的系统进而体现主事性的不同要求对两类语句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IOR)出现时程机制的三因素理论内容,支持该理论的实验证据,以及对理论的质疑和发展。该理论认为空间定向收益、出现检测缺失和空间选择收益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IOR出现的时程及机制。研究者通过操控任务加工水平或将实验范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因素理论提出了质疑和发展。许多关键问题如三个因素存在的认知神经科学证据、出现检测缺失和空间选择收益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特殊生活事件的应对意向与情境性应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卫东 《心理学报》1998,31(4):401-408
该研究旨在对老年人合法权益受侵此类特殊生活事件的应对意向(CI)和情境性应对(SC)进行比较分析,多元因素分析结果鉴别出应对意向的五种方式及其三种基本类型,以及六种情境性应对方式和四种应对类型。研究也发现今老年人采用不同方式的CI和SC的旨弱程度存在的异同点。同时,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法规了解程度是影响CI和SC的显著因素,此外健康状况和性别也分别对CI和SC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按照态度的结构理论,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该研究采用问卷测查的方式,考察了学习态度中的三种成分与学习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学习行为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认知,而是意向和情感。所以要使学生真正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习行为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关键在于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愉悦体验和强烈的投入意愿。  相似文献   

11.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丽华  王丹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07,30(2):492-494
职业倦怠是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对教师产生许多消极影响,要想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就必须研究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国外对于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许多结果,新进的主要有社会比较方式、集体自尊、应付方式、创造性和组织支持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思维方式进一步地把握和全面地理解,我们必须对影响思维方式的微观和宏观因素进行分析。 一、影响思维方式的微观因素,大致说来,有以下三个: 1.思想。思想是源,思维方式就是流,它们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甚至不需要有什么特定的思维方式,其思想表达中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的思维方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没读过这首诗的人也认为“锄禾日当午”的下旬应该是“汗滴禾下土”。这是一种气韵贯通的思想表达,有了这种思想必定是这样的表达。如果没有思想,单独思维方式硬硬地去产生一种“思想”,那…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外部内化动机,三种成分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相关的结构。通过对北京和瑞安等地的436名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的理论假设是成立的。在以该结构为基础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教师的年龄、教龄和学历与教学动机相关水平不显着,说明这些变量不是研究教学动机的敏感变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关于老年人智力发展的三种理论观点,以及影响老年人智力发展的因素。讨论了三种常见的研究方法。最后,指出了当前老年人智力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健康儿童与问题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志宏  席居哲  桑标 《心理科学》2004,27(6):1371-1375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分别运用差异模式、因素分析比较和结构模式比较三种方法,对健康组与问题组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不但发现两组父母教养方式在诸多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还发现两组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十分不同的结构模式特点。这对于深入认识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机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泽军  刘伟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240-2253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进行一体化编码时, 熟悉性也能够支持联结再认, 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证据的支持。然而, 关于一体化如何影响联结再认和构成联结的单个项目再认仍存在分歧。通过回顾现有研究发现:(1)一体化一致性是调节一体化与联结再认关系的重要因素; (2)认知资源有限和新/旧词语义相关性是影响一体化对项目再认作用的重要因素; (3)一体化的发生机制存在“项目假说”、“图式假说”以及“精细加工假说”三种可能的理论解释。未来研究不仅需要控制一体化一致性, 还可以比较不同一体化方式的作用大小以及探索一体化效应的毕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多主体评定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一致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29名城乡初一学生为被试进行短期追踪研究,考察了青少年自我、同伴和教师三种主体对学校情境中的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评定的一致性问题。采用相关分析、多质多法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检出率分析对三种主体的评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青少年自我、同伴和教师对外化问题行为的评定只存在中低程度的一致性;通过同伴评定测得的四种外化问题行为群之间的相关性高于通过教师评定和自我报告测得的结果,而自我报告测得的四种外化问题行为群之间的相关性最低。不同报告主体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评定的跨时间稳定性存在差异,同伴评定的稳定性最高,其次为教师评定,青少年自我报告的稳定性最低。通过同伴评定测得的结果对多主体评定的解释率高于教师评定和自我报告的结果,自我报告的结果对多主体评定的解释率最低。三种主体所检出的不同形式的外化问题行为的人数比例没有呈现出规律性的差异,只有通过同伴评定检出的不同形式的外化问题行为者的人数比例随着检出标准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现代以来,道德随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依据思维方式的不同,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现代、后现代和超现代三个阶段,主客两分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分别是这三个阶段蕴含的思维方式。与这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形成了绝对道德、相对道德和生成道德三种前后相继的现代道德形态。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适应性求助”(adaptive help—seeking)成为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它是指个体借助于他人的力量解决问题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行动策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适应性求助影响因素的探讨,本文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个体因素三方面进行了一一梳理。  相似文献   

20.
场依存性与卡特尔人格特质及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铸  李德俊  张秋菊 《心理科学》2000,23(2):234-235,233
1 前言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研究开始于 80年代初 ,除主要涉及场依存性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学科差异和职业倾向以外 ,张厚粲 1 982年对场依存性与社会向性进行了相关分析 ,邓铸 1 995年则考察了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与艾森克人格维度的相关性 ,这些对场依存性与个性特质的相关研究只涉及少数几种人格特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系统考察场依存性与卡特尔人格特质的相关程度 ,试图寻求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有关联的人格特质 ,同时考察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这不仅能增进对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认识 ,而且有利于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