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目的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形与数、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学生掌握几何知识中显得尤为突出。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小学儿童识别几何图形,初步掌握几何概念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小学生掌握几何知识,大体上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掌握若干基本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和概念,学会初步绘制简单几何图形的方法,逐步学会在复杂几何图形中识别简单几何图形,熟悉图形的变化与改组,学会求几种简单的几何形体的长度、面积和  相似文献   

2.
景健美 《天风》2022,(9):6-8
经文:诗27:7-8 你说:"你们当寻求我的面."那时我心向你说:"耶和华啊,你的面我正要寻求."(诗27:8) 圣经里"神的面"代表神自己,"你们当寻求我的面"是神对每一个人发出的邀请.最近,因为疫情防控,一些地方的弟兄姊妹无法去教会敬拜神,我们还可以寻到神的面吗?回答是肯定的.让我们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个主题:神在哪?让我们寻求他的面;如何寻?让我们得见他的面.  相似文献   

3.
几何图形视错觉是视错觉的一种重要形式。某些平面图形的几何学关系(如,长度、角度、面积、曲度等)所引起的视知觉效应,同客观的实际情况会有差异。这种复杂的空间知觉现象,称之为几何图形视错觉。早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各派心理学家就设计了许多典型的几何视错觉图形,对几何图形视错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企图说明这种复杂的知觉现象。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几何图形视错觉问题逐渐从一种特殊的空间知觉现象转变成研  相似文献   

4.
"点""线""面"是平面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而这些元素恰好可以和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抽象元素一一对应。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巧妙布置"点""线""面",不仅能够保证大自然的原汁原味,保持风林景观区内的生态平衡,而且能够提升整个风景园林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百合  曲梅 《天风》2006,(8):42-45
上期我们介绍了有关圣乐指挥的“点”、“线”、“面”的理论知识,这期我们要介绍怎样学习圣乐指挥“点”、“线”、“面”的基本动作要领。一、圣乐指挥“点”的基本动作要领圣乐指挥“点”的基本动作犹如拍皮球,,拍到皮球的一瞬间为拍点,主动向下拍好球后,被动向上提起, 为下一次拍皮球作准备。而指挥的动作是:手由上而下  相似文献   

6.
儿童认知几何图形干扰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馥  王贞琳  梁萍 《心理学报》1997,30(4):377-385
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儿童几何图形认知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过程。研究对象是5-10岁儿童145名,研究材料有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椭圆形、平行四边形。选择直观因素、种类内干扰、种类外干扰3种干扰。采取称名、指认、分类、确认、鉴别5种实验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对几何图形非本质因素的摆脱、对变式图形的确认、对非同类相似图形的鉴别是儿童初级几何认知发展的重要标志;采集双重标准分类,对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的离析是儿童几何图形分类能力发展的主要过渡形态;语言提示对儿童几何图形分类的改进作用不大,对确认和鉴别图形有显著性影响;小学二年级儿童的初级几何知识只相当于5岁儿童水平,这种现象值得有关教育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7.
圣乐侍奉     
李建平 《天风》2007,(2):32-34
在基督教漫长的传福音过程中,音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唱诗班的献唱更是在圣乐侍奉中占有绝对的地位。因此,诗班的献唱能否唱出我们对上帝的崇拜,能否“口唱心和”,能否体现上帝的旨意,又能否唱出所有会众对上帝的敬拜和赞美,恐怕只靠一颗虔诚的心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作为一名用音乐侍奉的诗班成员必须具备哪些最基本的能力,以及怎样具备这些能力。合唱不同于独唱,合唱需要诗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达到一种共识——即合作。那么合作什么?怎样合作?我国合唱艺术泰斗马革顺教授在他的“合唱学”一书中指出了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赵克 《哲学动态》2012,(5):100-106
数学历来被视为最严谨的学问。到19世纪,数学从各方面走向成熟。非欧几何的出现使几何理论得到扩展和更加完善;实数理论(和极限理论)的出现使微积分有了牢靠的基础;群论、算术公理的出现使算术、代数的逻辑基础更为明晰,等等。整个数学大厦因简洁(清晰)、有序(无矛盾)而给世人(包括数学家)最完美、最严谨的印象。在这种语境下,因算术以整数、分数等为对象,微积分以变数、函数为对象,几何以点、线、面及其组成的图形为对象,用集合论的语言,算术的对象可表述为  相似文献   

9.
一、目的和方法根据一定的目的将某一几何图形分割成若干部分并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的能力,对学习几何学和制图等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通过形象思维分割、改组几何图形的能力,在学龄初期是否已经有所发展?如果是,那么,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可能达到怎样的水平?这种思维的成效又取决于哪些条件?本文作者进行了专门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形态语言构成问题上,点、线、面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掌握点、线、面的变化规律、明确绘画的构成关系,是我们掌握绘画和美术设计创作的一种最基础最基本的方法,明了了点、线、面特性和构成的创造性过程,对于训练、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扩大我们想象能力以及创作出好的绘画作品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点、线、面的构成是个人主观意识的  相似文献   

11.
不轻易发怒     
单渭祥 《天风》2004,(6):4-6
经文:箴19:11 最近有肢体问:"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荣美"(诗76:10)与"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1:20)是否矛盾?如果发怒能"成全神的荣美"那不是要鼓励大家多多发怒? 这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可以列举大量经文来证明神要我们"不轻易发怒"!除了刚才三处经文外,圣经又说:"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箴29:11)"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37:8)以及"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  相似文献   

12.
百合  曲梅 《天风》2006,(12):42-43
上次我们介绍了音乐开始的预示,这次我们要介绍音乐进行中预示的“收束”部分。圣乐指挥不仅在开始前要给诗班员“预示”,在音乐进行中还要不断地按音乐变化给诗班员以“预示”。圣乐指挥的手势随着指挥图式在做“点”与“线”所组成的“面”,在“面”里,指挥的图式或大,或小, 或改变方向,或改变速度等,就出现了音与音间的快慢、轻响、高低变化衔接,音乐歌词高点的推进,过渡,收尾的平稳安定等音乐情绪,这种或大,或小,或改变方向,或改变速度的手势,就是指挥的一种“预示”。一旦手势超越这个“面”,指挥的图式又出现了变化:或大,或小,或改变方向,或改变速度等。但手势离开了原来的“面”,又没有进入新的“面”,这个手势动作就没办法解释其用途,成为指挥的多余动作,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如果手势离开了原来的“面”,进入了另一个“面”,音乐从原来的层次到了另一个层次。从这个“面”到了另一个“面”,中间变化了,如句与句间拉力的层次对比;主副歌情绪的提升发展,不同乐章,不同段落的层次对比,节拍变化,情绪改变等等,这种离开和进入的手势,也是指挥的一种“预示”。圣乐指挥的“预示”就是在“点、线、面”的动作中,用改变双手的的动作幅度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13.
学禅吟诗     
门外学禅,竟然也悟到了一点门道。 (一) 弟子问高僧:“读经时如何专心?”高僧答曰:“把时光置于身后。”我将此说吟成一诗: 晨读面西天,夕诵迎东风。时光置身后,心思入经中。“忘”是一种禅境,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4.
图形型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一项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MRI脑成像技术探讨图形型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设计了一种由图形形状和条纹方向描述的简单几何图形组成的归纳推理任务,这种图形型任务与以往研究中常用的语句型归纳推理任务是同质的。根据两个图形共享特征数量的不同设计了两种实验任务:共享两个特征(2T)和共享一个特征(1T),以休息基线(Rest)作为控制任务。2T和1T任务均为归纳推理任务,但2T任务包含知觉特征整合成分,而1T任务不包括。结果发现:与控制任务相比,归纳推理任务在前额区(BA6、9、11、46、47)、尾状核、壳核和丘脑等脑区有显著激活,反映了"前额皮层-纹状体-丘脑"通路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的重要作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的知觉信息整合与右侧额下回(BA47)、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等脑区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方驰   《心理科学进展》1989,7(2):10-17
群集是人类视觉系统进行视觉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从视觉心理学实验的事实出发,对产生群集的几何因素这一基本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当用功能层次的观点来解释各种几何因素在群集过程中的作用:产生群集的几何因素处于不同的功能层次中;视觉系统先有对各个层次下的几何不变性的抽提,在此基础上,视觉系统按照图形区域具有某种相同的几何性质而产生群集。根据上述理论假没,本文提出了机器视觉系统中用计算的途径实现群集及图形一背景分离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我們曾在以前的两个研究中闡明了綫段間隔的消极影响及我們的解释。在几何图形中,綫段間隔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比較普遍的現象,而外周綫段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說,綫段間隔会从內部影响了所要寻找的图形知觉結构的話,那末外周綫段会不会从外部影响所要寻找的图形知觉結构呢?这是一个問題。因为外周綫段与內部的一些綫段也会形成一些为学生所熟悉或最熟悉并与已学习的几何概念相联系的图形知觉結构,从而它也就很有可能会影响知觉和思維的进程。本研究就是探索外周綫段的影响問題,迫寻它对解題过程产生影响或不产生影响依存于什么条件,并且分析一些直接影响几何图形知觉結构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蔡方鹿先生的《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一书,2004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洋洋洒洒,有49万字之巨,是作者花费数载对朱熹经学思想及其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又一部力作。本书作者立足于朱熹著作的“文本”,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成果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朱熹经学为点,以宋学为面,以整个中国儒家经学发展史为线,通过点、面、线三者相结合,将朱熹经学置于中国经学发展史和宋学思潮的大背景视域来加以审视,着重厘清和诠释朱熹的“四书”学、易学、《诗经》学、《尚书》学、《礼》学、《春秋》学、《…  相似文献   

18.
有诗的岁月     
正都说诗情画意,那么诗到底有什么情什么意?诗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吗?有诗的岁月,哪怕我的人生结束,画上的也不再是句号,而是感叹号了!"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王白居易描写的乡村儿童是多么地含有童趣啊!"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刻画了一个多么生动的儿童形象啊!有诗的岁月,我们欣赏着这些优美的风景,仿佛也身临其境。湖光秋月,两岸相和,潭面无风,铜镜未磨。刘禹锡观  相似文献   

19.
倪光道 《天风》2006,(20):8-10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诗42:5)。经文:诗42:5、11;43:5诗篇42篇、43篇,都是流亡异乡者的祷告,称为“求告诗”。我们虽然不像诗人那样流亡异乡,但我们的心路历程与诗人的经历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今天读这两首诗,会有感触,  相似文献   

20.
徐牧 《天风》1994,(7):37-38
一、带领唱诗 不论是大、小教堂以及聚会点,凡是聚会必须要唱诗。弟兄姊妹团契相聚,也要唱诗。唱诗往往要有一个来领诗,那么如何领好诗呢?除自己唱好诗外,领诗的人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首先要选出自己有感动的、又会唱的诗,如由其他人选,要先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