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在历史上,中国基督教是从西方传来的,这样教派问题也一同被带到我国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49年,西方各国传教士先后把70多种的教派留给了中国教会,有的教派还在中国成立了教派组织。旧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教会当时作为“洋教”的存在,宗派林立、分门别户、互相攻击,成为旧中国基督教会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危害、阻碍中国教会健康发展。虽然过去也有不少基督徒教会领袖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解决。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在三自爱国基础上实行联合礼拜,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联合礼拜以来,遵循求同存异,彼此尊重的原则,中国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符类福音记载门徒关于天国里谁为大的询问(参太18:1-5)、争论(参可9:33-37)和议论(参路9:46-48),三卷福音书记载的角度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天国里谁为大这件事,且都是发生在耶稣第二次预言他受难与复活之后.当耶稣第三次预言他的受难与复活后,他最亲近的两个门徒雅各和约翰兄弟俩就来求耶稣:在你的荣耀里,请赐我们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参可 10:37;参太 20:21,和合本2010)由此引起了其他门徒对他俩的不忿,其余十个门徒听见,就对雅各和约翰很生气(可 10:41;参太 20:24,和合本2010).当年门徒的谁为大的争论,以及雅各和约翰想要坐高位的想法,自古以来并未停止过.做最大的、坐高位、有权,人性使然,是会让人心动的. 相似文献
12.
在保罗的传道生涯中,反对他的人时常在他左右,不只是与他道不同的犹太人,也有与他“同道”的人.在《腓立比书》1章15节至18节,保罗提到有些人也在传福音,但是,他们传福音的动机却是要加增保罗的苦楚.这段经文,《和合本2010》的翻译对《和合本》作了些修改,保罗说:“有些人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有些人是出于好意.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前曾有同学问,在教会中常有一些应酬需要喝酒,这样做对吗?他们只是假期回去实习时偶尔见到这种事情,因而感到了困惑.他们困惑的一是应酬;一是喝酒.无论是朋友相聚,或者工作缘故,总会有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可能会喝点酒,这或许无所谓对错.不久前,有在教会侍奉的同学遇到的情况,却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不通有的牧者不仅自己喜欢喝酒,还多次强逼下面的同工喝,不喝就说不给其面子之类的话,不仅每次硬要人喝白酒,还要别人挨个去敬酒,还自诩标榜这是一种文化,要入乡随俗……要是不喝,他就对人有看法,还给人扣上不听话的帽子……非常厌恶这样的做法……”在这种场合下,被灌醉就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14.
哥林多教会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虽然哥林多教会的特殊处境与其所产生的问题有关,但是他们的问题从古至今并不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保罗在处理哥林多教会问题时所教导的,对任何时代的教会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保罗在《加拉太书》5章2节至6节论述律法和福音的目的,指出:受割礼与不受割礼对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都是没有功效的,这里保罗要强调的是外在的仪式不能使人的生命发生改变,使人改变的是圣灵在人里面的工作(柯勒,《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加拉太书》,李静芝译,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2002年,135页). 相似文献
16.
17.
《哥林多前书》8章至10章保罗论述的是吃祭偶像之物的问题.哥林多教会所面对的是一个异教庙宇林立的社会,哥林多信徒面对的则是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会遇到的祭偶像之物.在哥林多,一般人家中有什么大事,都可能会到异教庙宇去献祭,之后有筵席.而祭礼用的牲畜在分给庙宇的祭司后,剩下的由献祭之人留下,他们通常留一些自己吃,其余的就... 相似文献
18.
提比哩亚海边,复活的主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参约21∶15-17)对于这段经文,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耶稣与彼得的对话,目的是要坚固他的信心,并要求他负起牧养和领导教会的重大责任(钟志邦,《约翰福音》(卷下),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第427页).接连三次的追问,“耶稣也许是给彼得三次机会,重新表达他对主的爱,也重新任命他三次,因他曾三次不认主”(柯鲁斯,《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约翰福音》,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第318页).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