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她与牧师丈夫搭配侍奉,一静一动,一内一外,一慢一快,相得益彰据去年中国基督教第十次代表会议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约有3.6万教牧同工(包括正式按立的圣职人员与专职传道员),他们在教会牧养与管理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事关教会发展大计,引起教会重视有加。但跟他们休戚相关的另一群人,则并不太被人们所关注,那就是他们的配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教会广大教牧群体中,除了少数单身者以外,大多是已婚者,其中又有夫妻双方均为教牧、妻子为教牧丈夫不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不时听到中年教牧英年早逝的消息,噩耗令人心酸。中年"早逝"的现象在社会上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教会内,可能较少有人顾及。因此有必要提出来,望引起各方重视。教牧人员无疑是教会的重要人物,肩负管理全教会运作、信徒牧养及教会发展等重任。尤其在人才匮乏(也缺少行政同工)的中国教会,一个教牧每每"上至海陆空、下至阴沟洞",什么都可能要去顾到,所以稍尽忠一点的教牧总是有一种侍奉不完的感觉。有不少教牧感叹自己已经走进了"耗尽"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张远来 《天风》2015,(3):16-17
<正>堂委应该成为牧者的左右手,以圣经的真理为根基,顺服上帝所设立的教会权柄,顺服教牧带领,执行教牧团队的决定,协助教会做好牧养工作。以"堂委"的形式管理教会是中国教会本色化的一种表现。教会传统和当代世界其他教会都鲜有这种教会管理模式。它贴近中国教会处境。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教会中存在的某些矛盾往往不是来自平信徒,而是来自那些在教会中兼任某些侍奉职位的同工、义工,或者说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堂委。把不正确的人放在了不正确的位置,矛盾就会  相似文献   

4.
俞伟忠 《天风》2011,(4):9-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无论是公务员、教师、工人还是农民工都尝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工资收入大幅提高。教会的自养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加,不少地方雄伟的教堂拔地而起就是明证,我们为神赐福中国和中国教会而感恩赞美!然而在全社会关注民生的时候,大家是否忽视了对一个群体之生活待遇的关注。那就是基督教会中大批默默无闻为主专心侍奉的教牧同工,他们有的年纪轻轻就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主,  相似文献   

5.
<正>发挥"人才乘数效应",建立教会人才库,共享教会人才资源,缓解教会人才紧缺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地,中国教会迎来了复兴的春天。然而,中国教会的人才依旧非常紧缺,特别是农村教会,不同程度出现教牧同工青黄不接、牧养能力和牧会效率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单渭祥 《天风》2010,(9):62-62
感谢教会元首耶稣基督的恩典,把中国教会带进了一个复兴的春天。教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将得救人数天天加给我们。然而,中国教会复堂之后普遍存在、也是至今依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羊多牧少”,尽管这些年来各地教会培养了大批青年走上了侍奉岗位,但与与日俱增的信徒人数相比,教牧同工的数目仍旧赶不上教会的实际需要,加之在位同工也缺乏相应的训练,面对社会问题以及教会内部变得更加多元化需要时,牧养工作更加显得有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书刊推介     
《天风》2013,(3):69-69
<正>上帝荣耀的侍奉作者:周贤正定价:16元教牧侍奉是地上最神圣、最荣耀的职分,尽管它充满劳苦和挑战。本书从教牧必须关注的四大方面,即:侍奉的目的(荣耀神)、侍奉的目标(带人进入神的荣耀)、侍奉的共同体(教会论)和侍奉的委身(呼召、身份、自牧),着眼于圣经神学展开论述。在本书中,作者以自己丰富的教牧经验对上述侍奉的要点进行了精辟又独到的讲解。看似普通的话题,经过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健康成长的教会应努力做到四世门徒同代训练应有尽有,为教会得以延续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复堂已进入了第40个年头。全国各地教会第一波教牧退休潮已悄然来临,我们不禁要自问,我们准备好了吗?教会教牧常态化的更替可从三个方面思考与实践。一、使徒统绪相承无替我们得遵循普世大公教会传统,重新审视作为基督宗教基本  相似文献   

9.
陈孝浪 《天风》2002,(7):48-49
教牧神学是属于实用神学或实践神学里的一类,是对教牧人员及牧养工作而进行思考或研究的一门学问。健康的教牧神学是教会生存与复兴的保证,研究教牧神学必须要以圣经的教导为原则,并且要适应时代,合乎国情,因为教牧神学会因时代或国情的不同而不同,中国教会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代,其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中国教牧神学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教会才能得到中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里生存与发展;才能引导信徒走独立自主、自办教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9,(11)
<正>编者按:教牧人员应有怎样的追求、如何成为信徒的榜样,圣经中便有据可循,从使徒保罗的谆谆教导到彼得的"灵程八步",为今日的教牧人员提供了最好的借鉴。本期我们继续邀请几位牧者同工,从圣经真理出发,探讨教牧人员如何在侍奉实践上不断学习,成为教会的好管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5)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主体是中国教会,教牧人员素养的自我培育是其中的关键。结合"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能起作用"的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都有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基督教中国化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要心中有国,情系同胞;心中有尺,依法办教;心中有羊,群羊榜样;心中有灵,智慧导引。牧者要带领教会与祖国荣辱与共,与人民血脉相连,与群羊信  相似文献   

12.
团契交流     
《天风》2011,(8):34-35
重庆市基督教两会举办教牧同工退修会 重庆市基督教两会于2011年6月26日至30日,举行教牧同工退修会。来自各区县的教牧同工和即将毕业的重庆圣经学校学生120人参加了学习,退修会的主题是“生命的侍奉和造就”。  相似文献   

13.
张远来 《天风》2016,(7):14-15
正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方法,我们都该秉持一个基本的原则:荣神益人,合一为先。无论你是否喜欢长执当家或堂委主任与主任牧师"双头"制度,身处教会侍奉,你都需要把你认为不合理的常态合理化处理。那么,当堂委主任与专职教牧意见不合,我们该如何处理?一、一个基本原则不管堂委主任与教牧同工是为何产生了意见的不合,或者说  相似文献   

14.
吴兵 《天风》2019,(10)
<正>教牧人员在讲台上侍奉上帝圣道,在讲台下应将所讲之道见证出来教牧人员作为群羊的牧者,不仅仅是在讲台上传讲上帝的真道,在讲台之下也应当注意规范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个被上帝选召出来做传道、做牧者的人,上帝自然对他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教牧人员对外直接代表基督教会的形象;对内,在弟兄姊妹面前更是被看做是上帝的仆人、神的管家,又怎能不谨慎自己和自己  相似文献   

15.
张远来 《天风》2017,(9):16-17
让退休者有荣誉的交接,让接班者可以心存感激地领受托付自宗教政策恢复以来,中国教会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教牧同工即将进入退休。他们是中国教会承上启下的中坚一代,其退休或多或少会给教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面对教职人员的退休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般性思考,期待有主内同道给予更加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教牧传道人员品行端正,才能带领信徒行走正道。教牧人员的思想和人格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接受的神学教育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基督教重获新生,由此一批神学院校在中国大地上先后应运而生,并逐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迄今,中国基督教神学院校共计22所。各院校的教学状况不尽相同,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基督教神学教育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一、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为中国教会培养了一大批能肩负重任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7.
赵志恩 《天风》2001,(10):51-52
自从《丁光训文集》出版以来,引起中国教会教牧同工重视,不少同工及神学院师生亦积极撰写较有质量的神学研讨性文章。 《丁光训文集》的神学导向是什么?中国教牧同工是否值得探讨?我想应该有一个共识,丁主教是一位信仰虔诚、熟悉圣经,且富有神学功底,对中国教会具有很深厚感情的主教;同时他的政治态度非常明朗,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  相似文献   

18.
"羊多牧少"之中国教会中的传道人绝大多数都感到自己很忙,正如马大一样。一个忙碌的传道人往往容易因为"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路10:40),于是,"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的景况就凸显在一些传道人的身上(参雅1:6)。本期话题"传道人与灵修"旨在帮助和提醒忙碌在工场中的教牧同工,不要忘记在神面前的安静与灵修,因为上帝看工人过于他的工作,只有在与主有美好关系中的侍奉,才有真正的价值和功效。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9,(12)
<正>编者按:这三期的众议苑,我们讨论了有关教牧人员行为规范的问题,旨在引起广大教牧人员注意。教会是否健康,关键之一是教牧人员是否健康。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健康发展、有好见证的教会一定有一批同心合意、充满热情、积极阳光的牧者。中国教会要在自己的处境中得以成长,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牧人员队伍。希望这些讨论能继续走向深入,激发广大教牧人员在爱中建立自己,凡事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  相似文献   

20.
王雪 《天风》2008,(16):34-36
随着中国教会的发展一一新兴教会不断涌现,信徒人数持续增长,中国教会的教牧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些教牧人员在各地教会的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担当着多种事奉工作。广义上的教牧人员应包括圣职人员(如:牧师、长老等)和其他教职人员(如:神学毕业生、义工等)。我们通常把同在教会中做事奉工作的教牧人员称为“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