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牧人员要以生活彰显内在灵命,用行为见证自己所传的道在新时代的今天,教牧人员的行为规范越来越重要,教牧人员不仅要能说,也要能行,要成为引领信徒的垂范,让属天的生命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促进牧养实践化、行为规范化,以日常生活的举止行为折射出信仰的光芒,散发出基督的馨香之气。圣经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  相似文献   

2.
谢劲松 《天风》2002,(6):16-17
基督徒是耶稣的门徒。耶稣的门徒是跟从耶稣,信他道的人。基督徒相信耶稣的道,并在自己的行为、言语与内在品质上力争体现出这个道。在耶稣的门徒里,那些特别令人仰慕的门徒被称为圣徒。基督徒虽然未必都是圣徒,但是他如果是按照耶稣的教导去行事做人,他就会改变自己的内在品质,变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9,(10)
<正>编者按:教牧人员的行为规范一直是保罗书信中强调的重点。牧者是为人师表者,其外在的言谈举止是内在基本素质的体现,代表了教会的基本形象。所谓"身教胜于言传"所指向的就是,牧者以美好言行彰显属灵生命之美,也见证着自己所传的道。本期开始,本刊将分三次讨论这个主题,大家可以从个人灵修、生活伦理、领袖风范、  相似文献   

4.
李汶道 《中国宗教》2014,(11):20-20
对于基督徒来说,信仰力的建立,集中体现在教牧品质形象的树立,它直接关系到教会的信仰力,关系到教会形象的社会认同力。教牧是奉基督耶稣名宣讲福音的人,是讲道人,是信徒的榜样。从这一身份看,教牧信仰力首先是一种宗教信仰力,是对基督耶稣的认定与确信的力量,是对耶稣笃信与笃行的力量,是把耶稣的品质形象在生活中再现与实践的力量。归结起来即是:教牧信仰力就是耶稣的品质力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结合哈尔滨市农村教会情况进行了调查,信徒的热情很高,积极参加聚会,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教牧人员严重缺乏。在农村教会中,经神学院专门学习的教牧人员有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会由义工负责;大部分义工只受过短期培训,对基本要道和圣经知识,往往一知半解。二、信仰动机不纯正。对为什么信耶稣缺乏认识,有的单单为了治病;有的追求神迹奇事……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9,(12)
<正>奉献精神是基督教的传家宝,也是教牧人员的人生价值教牧人员是"领头羊",是信徒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教牧人员不仅要以口传道,还要以身作则、以行证道。教牧人员不仅是教会人,也是社会人,所以教牧人员也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根据圣经的教导,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教牧人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正>教牧人员也是公众人物,必须在教会内外都树立良好的形象,才配得上牧者的职分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章1节至2节写道:"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同时,保罗也告诉提摩太:"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参提前4:6)上帝要求侍奉他的人要忠心,每个教牧人员都要做耶稣基督的好执事,最后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账。初期教会的设立执事起源于基督教群体内部照看寡妇的事工,因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著名宗教学家吕大吉先生研究指出,宗教的构成既有其内在要素——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宗教的情感和体验,也有其外在要素——宗教的行为和活动、宗教的组织和制度。据此,宗教的内外要素相辅相成,内在要素指导外在要素,外在行为实践内在思想。  相似文献   

9.
吴兵 《天风》2019,(10)
<正>教牧人员在讲台上侍奉上帝圣道,在讲台下应将所讲之道见证出来教牧人员作为群羊的牧者,不仅仅是在讲台上传讲上帝的真道,在讲台之下也应当注意规范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个被上帝选召出来做传道、做牧者的人,上帝自然对他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教牧人员对外直接代表基督教会的形象;对内,在弟兄姊妹面前更是被看做是上帝的仆人、神的管家,又怎能不谨慎自己和自己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5)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主体是中国教会,教牧人员素养的自我培育是其中的关键。结合"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能起作用"的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都有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基督教中国化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要心中有国,情系同胞;心中有尺,依法办教;心中有羊,群羊榜样;心中有灵,智慧导引。牧者要带领教会与祖国荣辱与共,与人民血脉相连,与群羊信  相似文献   

11.
紫晶 《天风》2008,(22):30-31
教牧≠圣人我们在蒙恩得救的地位上是圣洁的,但在生活经历中我们是在走向成圣的路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牧不能与圣人画等号。教牧是凡人,是常人,是普通人,是有限的人,是有犯罪倾向的人,需要自省,需要监督,需要约束。有时候把教牧人员不当普通人看,其实这并不是对教牧的赞美与高看,而是常常给他们带来伤害。自大、自义、狂妄、伪装、谎言、假冒、往往就会因此滋生。耶稣批评最严厉  相似文献   

12.
杨联涛 《天风》2008,(13):9-9
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对基督徒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了.故事以律法师向耶稣求问"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开始,以耶稣强调"你去照样行吧"结束.耶稣借这个故事回答了律法师关于永生的求问,肯定了撒玛利亚人的行为,同时也对所有愿意跟随上帝的人提出一个挑战:你去照样行吧.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9月11日至12日,中国基督教教牧人员行为规范座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顾梦飞同工出席座谈会。来自全国多地的牧者、同工就如何规范新时代我国基督教教牧人员行为,发挥教牧人员在坚持正信正行、牧养群羊、服  相似文献   

14.
若10:1-18——耶稣是善牧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不由门进入羊栈,而由别处爬进去的,便是贼,是强盗。由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给他开门,羊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并引领出来。当他把羊放出来以后,就走在羊的前面,羊也跟随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决不跟随陌生人,凡而逃避他,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耶稣给他们讲了这个比喻,他们却不明白给他们讲的是什么。于是,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我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和强盗,羊没有听从他们。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  相似文献   

15.
胡华敏  马剑虹 《应用心理学》2008,14(1):35-41,47
从合作动机的激发与破坏的角度探讨公共物品困境中突显身份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同时考察社会价值取向与突显身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突显合作者与突显不合作者两种方式都会提高被试的合作水平;两种突显方式的作用机制不同。突显合作者条件下,被试的合作行为受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共同影响。而突显不合作者则会破坏被试合作的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对提高合作行为起主要作用;突显合作者条件下,合作取向的被试更多受内在动机的影响,而非合作取向的被试则更多受外在动机的影响。在突显不合作者的条件下,合作取向和非合作取向被试的合作行为都受外在动机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耶稣复活的瞻礼上,我们神长教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耶稣复活,同时,感谢耶稣降生救赎之恩。为了更好地过好这个大瞻礼,我们有必要默想以下三个问题:(一)我们坚信耶稣复活的依据是什么?(二)耶稣为什么要先受苦而后光荣复活?(三)耶稣的复活教训我们什么? 一、我们坚信耶稣复活的依据是什么? 让我们细心倾听圣保禄宗徒是怎样给  相似文献   

17.
动机是一切行为的核心, 动机可分为外在和内在动机。青少年时期既是记忆的关键期, 也是动机发展的特殊时期。然而, 目前关于内外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尚不清楚外在和内在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规律和机制是否一致, 也不清楚二者如何交互影响记忆。本研究将结合认知范式和脑成像技术, 考察外在和内在动机如何分别影响以及交互影响青少年记忆。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理解内外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独特规律和机制, 为科学提升青少年动机和记忆效果提供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18.
动机性理由被用于解释行为的产生,而规范性理由则用于确证行为的合理性。内在主义认为规范性理由也应该能够解释行为的产生,因此是一种与行为人心理状态有关的内在理由。外在主义则否认这一观点,从而将之视为外在理由。内在理由需要以行为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为基础,这很容易使得规范性理由成为一种相对理由。史密斯的"充分理性人"论证和施罗德的"假言主义"论证虽然力图克服这种相对主义难题,但是它们自身却又面临着困境。对行为人自身心理状态的合理性的考察意味着"规范性理由"本身应该具有一种公共面向,而这是建立在人们共同的欲望、意愿等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它仍然是一种内在理由。道德生活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培养个体去拥有共同体所普遍认可的心理状态,最终把当初具有外在面向的规范性理由转化为内在理由。  相似文献   

19.
<正>"变水为酒"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充分显出了耶稣的能力和荣耀。对基督徒而言,凭着信心相信神迹的真实性毫无难处,但在行神迹的过程中,耶稣对马利亚的称呼和回答令人费解。圣经告诉我们:"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不时听到中年教牧英年早逝的消息,噩耗令人心酸。中年"早逝"的现象在社会上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教会内,可能较少有人顾及。因此有必要提出来,望引起各方重视。教牧人员无疑是教会的重要人物,肩负管理全教会运作、信徒牧养及教会发展等重任。尤其在人才匮乏(也缺少行政同工)的中国教会,一个教牧每每"上至海陆空、下至阴沟洞",什么都可能要去顾到,所以稍尽忠一点的教牧总是有一种侍奉不完的感觉。有不少教牧感叹自己已经走进了"耗尽"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