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18):30-32
“先前两期皆谈论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受难、受死、埋葬。然而,耶稣基督的生命并非在十字架上划上句号。《尼西亚信经》宣告,耶稣基督“照圣经第三日复活,并升天,坐在父的右边……”我们若参与教会一段时间,熟悉信经的内容,往往容易习以为常:耶稣被钉十字架,受死、埋葬,第三日  相似文献   

2.
教会的年历     
天主教会的年历包括各时期的礼仪,以及圣人圣女的瞻礼日。 现在教会通用的礼仪年历是“梵二”公会议以后制订的。在每一年的礼仪周期内都揭示了耶稣基督的全部奥迹:诞生、受难被钉十字架上、复活升天、圣神降临以及信众期待祂光荣地再度来临。教会纪念  相似文献   

3.
江西教区和省"两会"在信德年开启之时,于11月22日至29日组织堂区神父、教友赴以色列耶路撒冷进行朝圣之旅,寻找耶稣足迹,体验耶稣从诞生、传教、行圣迹、被钉死十字架,最后光荣复活的救恩历程。朝圣团根据《圣经》记载,沿着耶稣的足迹,朝拜耶稣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朝拜了主哭耶京堂、万国教堂、天主经堂、圣墓大殿、鸡鸣堂、圣母安眠堂;效法耶稣基督扛十字架,走苦路的经历;每到一  相似文献   

4.
作为基督信徒,十字架的基本涵义应该人人皆知:受难、救赎、圆满、中心、极限……这是从圣经、教会礼仪和教会训导中而来的启示性解释,也就是说,是西方文化中的十字架涵义,其正确性无可置疑。但我总觉得美中不足,福传过  相似文献   

5.
十字架是基督宗教的重要标志,它在直观上,提醒信徒每时每刻不忘基督为众人赴义受死的精神,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联系情感纽带的“符号”,这反映在教内所有信众对基督耶稣崇敬的行为里。  主教佩戴的胸前十字,只是礼服以外的一种装饰或徽章,本身并不具有礼仪的价值。教会在前十个世纪里,只有教宗才能佩戴十字,直到第十二、三世纪间,主教们才开始盛行胸前十字的佩戴。普遍认为,追随耶稣基督的人们佩戴十字,其意义源于圣经:“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路九:23)。主教作为追随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4)
正我曾遇到一件事,在一个教会,一位姊妹问我:"教会的传道人在团契上说,'受难周要到了,大家都要保持严肃的态度,想念耶稣基督的救赎,在这个时期里,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甚至脸上也不可有笑容'。听了传道的话,我感到很为难,我是一名服务员,每天要接待八方来客,不苟言笑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啊。我该怎么办?"受难周是普世教会最重要的节期,是纪念耶稣受难的日子。基督徒需要在此期间敬虔度日,减少娱乐嬉戏,默想主的救赎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20,(4):94-94
圣诞节(Christmas)亦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基督教重要节日之一。为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多数教会皆举行。《圣经》中无耶稣诞生日期的记载。公元4世纪,西方教会规定于每年12月25日守此节。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由于历法不同,其12月25日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相似文献   

8.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14):30-31
《尼西亚信经》说完了圣子基督“由圣灵并由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之后,随即提到他“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十字架;受难, 埋葬”。耶稣基督在世的言行、工作,包括宣讲、教导、治病、赶鬼等,并没有记述于《尼西亚信经》之内。这并不是因为耶稣的言行不值得记念,而是因为从使徒时代开始,教会的福音宣讲便把焦点集中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棕枝主日后,普世的基督徒就进入了纪念主耶稣基督十架代死的受难周.在接下来的一周中,很多教会都会按圣经中对耶稣每日事工的记载,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2009年4月5日,是棕枝主日,而4月9日,是受难周中耶稣基督为门徒洗脚并设立圣餐的日子,当天晚上,在上海闸北区宝通路340号的基督教闸北堂举行了"主设立圣餐日圣餐礼拜".尽管崇拜是在晚上7点才开始,但6点已经有人陆续进入教堂内,在堂内预备心灵,安静等候崇拜的开始.伴随着教堂门口服侍义工的问候,从正中的门进入圣堂,两边,是排列整齐的座椅,圣堂内只有两边和后墙上的壁灯亮着;在前面的圣台上,主礼台与讲台内侧各放了一个有7支蜡烛的烛台,正中间靠近十字架放着准备圣餐礼的圣餐桌,圣餐桌后上方,是高高举起的十字架.看到圣殿旁边与主堂内的布置,立刻感到一些不同的气氛.快到7点的时候,有两个年轻的传道人手持蜡烛将圣台上的蜡烛点亮.7点整,伴随着崇拜的序乐,礼拜正式开始,整个教堂坐满了赶来参加圣礼的信徒.  相似文献   

10.
耶稣圣体瞻礼来到了,我们满怀着感激、喜悦、热爱的心情,欢庆这个圣节,纪念耶稣在受难前夕吃晚餐时所留给我们的一个无限伟大、神圣和爱人的厚礼——耶稣圣体宝血。圣教会文献关于至圣圣体奥迹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救主,在他被出卖的那一夜,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他的体血感恩祭献(弥撒圣祭),藉以永留十字架的祭献于后世,直到他再度来临(世界末日),并把他死亡复活的纪念,托付给亲爱的净配圣教会。这是仁慈的圣事、统一的象征、爱德的联系、逾越宴会,在此以基督为食物,心灵充满恩宠,赐给我们将来荣福的保证”。(礼仪宪章47)这一段话充分阐明了至圣圣体圣事的无穷奥义。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5)
<正>复活节是普世教会最为看重的节日之一,在这一节期里,基督徒会藉着礼拜、赞美、祷告与洗礼等,来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与复活,中国的基督徒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中国的基督徒尝试把一项新内容融入到复活节庆典中——无偿献血,缓解各地的"血库告急",活出耶稣"爱人如己"的美好诫命。2015年4月12日,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国际礼拜堂组织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并将首个爱心献血日确定为4月12日,因为这是复活节后的第一个主日。自4月初起,教会就通过讲台宣讲及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广大会众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并  相似文献   

12.
张丽丽 《天风》2013,(3):19-20
改教家马丁·路德提出了“十字架神学”,他认为十字架是耶稣基督拯救的焦点,是上帝自我启示的焦点,是一切真正的基督教神学的根基与中心,因此,整个神学就是十字架的神学。无论他的说法是否全面,至少他提醒了我们“十字架”对于理解基督教神学、认识上帝和基督的救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我们默想主耶稣的受难之苦时不妨一起思考一下十字架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英 《天风》2007,(13):24-26
今天是我们金陵全院师生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主日,我愿透过圣经的话语,和大家分享耶稣在世上所预言的天国来临和耶稣再临的信息所带给我们的启示。2000年前,耶稣在离世升天时,曾向门徒应许自己很快就要再来(太10:23),耶稣再来的盼望,就成为基督教的重要信仰告白,也是我们教会所宣讲的重要信息之一,尤其成为纪念复活节时讲台分享的信息。基督再来的信息是基督徒盼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礼拜堂一般每年给信徒举行一次洗礼。但也有的礼拜堂每年给信徒举行两次洗礼:一次在基督教的复活节,还有一次在圣诞节。每次都有很多人通过洗礼加入基督教会。    洗礼即加入教会的仪式,亦称圣洗。基督教认为洗礼是耶稣基督亲自设立的圣事,不仅是信徒正式入教的仪式,而且象征着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得到赦免,是其接受圣灵和恩典的证明。    洗礼的起源,来自耶稣的命令:耶稣在升天前曾命令门徒们到各地去传福音,并给相信他的人洗礼。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把洗礼作为庄严的圣礼,认为这是耶稣基督留下的重大使命,耶稣对门徒说:…  相似文献   

15.
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只有固本强基,才能有效抵制异端,反对邪教。耶稣曾经言明,各处将有假基督出现,冒耶稣的名再来,我们总不要相信而受欺骗(参太24:23-26)。教会的牧者们都要勇敢地站起来,为耶稣基督的真道,做忠心、良善又有见识的管家(参太24:45-46,25:21、23)。只有明白邪教的来源、结局与谨防邪教的方法,及时将危险提醒信徒,带领教会识破魔鬼的诡计,才能使教会在耶稣基督的羊圈里有平安,不被豺狼盗贼所害。  相似文献   

16.
在耶稣基督复活的清晨,天神向寻找耶稣的妇女们说:“祂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了。”(谷:十六,6)“耶稣死而复活”是圣教会当信的道理,是我们信仰的中心,也是我们信仰“肉身之复活与我信常生”的基础。四部福音和历史事实都明确地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曾为救赎我们被钉十字架  相似文献   

17.
《基督下十字架》,凡·代克作,1634年,木板油画,109×149cm,原藏杜塞尔多夫画廊,现藏慕尼黑美术馆。 画面描写的是耶稣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之后,被信徒、弟子和圣母玛利亚松解下来,入葬的经过。这是基督教艺术经常表现的宗教画主题之一。 该画采用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最为流行的金字塔式构图,这是一种稳定的、理性的画面人物布局方式。然而,在这里,凡·代克的金字塔,视觉上却是倾斜的,似乎随时都会出现意外。基督完全暴露的身体,以明亮的色彩凸现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后面的圣母以相反的对角线方向依靠着耶稣,色彩…  相似文献   

18.
"主要用它"     
谢炳国 《天风》2017,(4):8-9
<正>若有人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就说:‘主要用它。'经文:太21:1-11根据教会的传统,从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开始到耶稣复活,这一个星期通常被称为"受难周"或"圣周"。许多神学家或圣经学者认为,受难周是教会最重要的节期。在新约四本福音书中,至少有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谢劲松 《天风》2003,(4):25-25
耶稣被钉十字架是他受难的最高峰。他被钉死,他没有怨恨,因为这是他早就知道的,他是实现父神的计划。这计划就是以他的死、以他的受难来实现人与神的和解。  相似文献   

20.
礼拜     
周志治 《天风》2002,(12):19
什么叫“礼拜”?《辞海》是这样讲论教会的礼拜的,“耶稣基督受难后,在星期日复活,故以该日为礼拜日。多在礼拜堂举行。由牧师主礼。内容包括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星期天也称礼拜日,或主日。《辞海》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耶稣基督受难后,在星期日复活,故以该日为礼拜日。“诚然,以星期日为礼拜日,是与主耶稣的复活有极大的关系。圣经说,耶和华上帝用六日造天地万物,第七日歇了他的工。又经过了几千年,神藉这先知摩西向以色列民颁布了十条诫命。这十条诫命中有九条是命令,唯独第四条乃是叫人“纪念”安息日。怎样纪念呢?“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