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赐平安     
“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诗29:11)。我的祖上,不知从多少代起,就开始信主了,一代接一代,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与所有的基督徒一样,仁爱、谦卑、乐施。我幼年时代,一开始接触的书籍便是圣经。那时候,在我们家的书架上,大部分都是竖排版圣经,也有横排版圣经,其中有一部皮面金边串珠圣经,那是我祖父最珍用的圣经。我从小受着这样信主、侍奉主家庭的熏陶,我对主真正用心灵诚实敬拜,一切求主蒙恩,成为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幸事!追求幸福是人们的共识和愿望!其实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侍奉主、传播福音、求主蒙恩、保佑,即会得到无量的幸福!这是我们历代基督徒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6,(3)
正12岁那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圣经——新约全书(附《诗篇》)。还没有递到我手里,妈妈便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我一定要好好爱惜,然后又滔滔不绝地讲这本书有多么神奇,里面记载着上帝的话语,只要阅读就能得到好多祝福,甚至还能医病赶鬼之类,而如果不好好读会受到上帝的惩罚,惊讶得我张开的嘴巴半天都合不起来。15岁时,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新旧约圣经,打开一看,竟然是繁体字竖排版。虽然当时  相似文献   

3.
<正>提起富善牧师,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可是他全程参与并最终主持翻译的白话文圣经——《官话和合本》,读过的人就不计其数了。1919年,《官话和合本》圣经正式出版。圣灵借这部圣经,引导许多人信主得到救恩,结出美好善果,同时也推动了白话文运动,影响深远。今年是《和合本》圣经出版100周年,在此纪念为翻译《和合本》圣经而付出艰辛努力的"《和合本》  相似文献   

4.
安超华 《天风》2006,(3):43
六年前,我患上肾衰竭尿毒症,养病期间,信主的妹妹给我送来一本圣经,叫我到上街基督教堂听道。起初圣经看不懂,耳朵聋听不到神的话语,信主信了半年还不知啥是啥,感到苦恼。后来,一位信主多年的老大姐成为我的邻居,给我带来一份《天风》杂志, 我识字不多但能看得见、听得懂,我读了《天风》之后,真是得到圣灵感动,觉得心里十分畅快。从那以后,每年都要积极去订《天风》杂志。真是天上的灵风吹醒我这愚昧之人,使我恍然大悟,灵风擘开我的眼睛,解开圣经的奥秘,发出亮光,照亮我前面的路。感谢主,感谢《天风》传递了主爱的真谛,圣经的真道。《天风》使我明白了天上的事情和天下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5.
我在教会牧会近十年中,接触、认识、了解一些信徒的信仰和家庭情况,有先信主后恋爱的,也有先恋爱后信主的;有将要踏上教堂红地毯举行结婚礼拜的青年男女;有结婚多年信主的中年男女,老年夫妇。有全家信主的,也有的是单独信主的,我从同他们接触到认识,再从认识到了解,感到了圣经(太19:6)所说“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有其神圣性和现实性。 我参加不少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感恩聚会,在体会  相似文献   

6.
我爱圣经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爱圣经?”我不一定要讲:“圣经已翻译成多少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出版和将出版其若干亿万册 如把圣经一本本连接排列起来,可环绕地球多少周等等,但我仅简简单单地答两点:我之所以爱圣经,因为(1)圣经对我有助,(2)我用圣经助人。  相似文献   

7.
母子圣经情     
正我的第一本圣经是母亲送给我的。母亲没有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但是她能读圣经。她的圣经是一本繁体的《和合本》新约附《诗篇》。母亲爱圣经的心,从她认真的、画在圣经中的红笔记号就可以看出来。一直到八十多岁回归天家,母亲一生记了很多圣经金句,也常用圣经的话语劝勉我们。母亲自幼失去父母,在困苦的日子里,她和相依为命的姐姐认识了主耶稣。父母离开她,耶和华收留了她。风雨沧桑,母亲经历了  相似文献   

8.
创世纪是旧约圣经的第一卷经书,在这书的后半部有十三章记载了古圣若瑟的故事。从古圣若瑟爱主爱人的一生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 古若瑟年轻时是一个有伟大理想的青年,尽管他开始不是一个完人,多少有些娇生惯养,他讲  相似文献   

9.
路歌 《天风》2000,(12)
事件:围绕圣诞节所要奉献的事而发生的故事。 人物:姥姥:70岁,没信主,好打牌。 妈妈:50岁,信主,工人。 女儿:20岁,信主,工人。 时间:圣诞节前 地点:一工人家庭 主题思想:体现信主之人对主的爱。 (一工人家庭,临近中午,正屋放一张桌子和一个凳子,桌子上放一本圣经和一本赞美诗) [幕后音乐赞美诗16首,这时一中年妇女手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我信主的经历,其实和阅读有关。学生时代,我喜欢去书店淘书,有次去北大西南门外一间仓库改成的无名小书店,发现书架上放着一本北大教授刘意青写的《〈圣经〉的文学阐释》。买来读完之后,我惊叹《圣经》有着这么完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仅仅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解读,这也是  相似文献   

11.
我的母亲李秀银,今年62岁,她自幼信主,现任单县基督教三自主任、龙王庙教会的负责人,又是县人大代表。她信主50多年来,爱国爱教、虔诚奉献、荣神益人,为我们的神作出了美好见证。 记得“文革”期间,为了一本圣经,母亲差点被押进班房。那时候我和弟弟还小,对一些问题还不太懂。只  相似文献   

12.
<正>神使用圣经不断祝福着中国教会,而每一位中国基督徒也在经历着教会出版事工的不断发展,领受着从神而来的恩典和赐福自信耶稣以来,我的信仰历程就与圣经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和合本》圣经不仅领我认识神,也帮助我信仰成长,引导我人生道路。神使用圣经不断祝福着中国教会,而每一位中国基督徒也在经历着教会出版事工的不断发展,领受着从神而来的恩典和赐福。在我信仰成长经历的不同阶段中,都有圣经伴我一起度过。  相似文献   

13.
魏士玲 《天风》2002,(3):21-21
主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6)唯有神的话语,才能给我们饱足,才能增长我们的灵命。圣经既是生命的粮,一天不吃就饥渴,所以我们应该天天研读圣经,每天应像小鹿渴慕溪水一样去研读圣经。在我们的教会里就有几位老姊妹认字不多,信主以后,心灵里有极大的饥渴,极大地爱慕神的话语。不认识的字就问别人,昼夜学习圣经,现在她们能流利地读经、唱诗、祷告,灵命有了很大的增长。读了圣经中神的话语,他们明白了神的含义、神的圣洁、神的智慧、神的大能,神对我们的爱。  相似文献   

14.
我的全家几乎都是信奉天主的,奶奶、妈妈、姨妈、表姐都是虔诚的热心教友,我从很小就认识了天主,会念许多经和知道教会许多道理。我11岁那年便与9岁的妹妹光荣地领洗成了天主教徒。从此,圣经、弥撒圣事和众教友的关爱,让我充实温馨地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学校,我常...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4,(8)
<正>据学者尤思德~1统计,自1822年马殊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出版第一本中文圣经至1919年第一本官话及文理和合本圣经出版,在前后不足一个世纪中,基督新教共有近40部以文理、官话及方言译成的中文圣经译本~2。本文以时间和影响为线索,梳理在和合本圣经诞生之前,比较重要的中文文理本、官话本及浅文理本全本新约、旧约翻译。一、文理本1.二马译本新教传教工作的开始,一般都与圣经翻译关系密切~3。1822年,在印度塞兰坡从事文字工作的马殊曼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圣经。紧随其后,第一位来华  相似文献   

16.
包智敏 《天风》2009,(5):26-28
今天我们手中的圣经是1919年出版的,称为"和合本"(UNION VERSION).和合本圣经的翻译综合和吸收了当时已经翻译的各种中文圣经版本(多为文言文和地方方言译本).基本上按照1885年出版的圣经英文修订版(RV)为蓝本翻译的,而圣经英文修订版又是在圣经英语钦定本(又称雅各王版KJV)基础上修订的,同时,和合本圣经还是许多不同宗派背景的基督徒专家联合参与的一项工程,故称为"和合",即"联合"之意.这项翻译工程浩大,从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决定共同翻译联合圣经译本,到1906年完成新约部分,至全部完成定稿,并于1919年全书出版,历时达29年之久.和合本圣经的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教会而言,而且对当时中国社会有识之士正在推广的白话文而言,也是一件大事,曾获得"白话文先驱"的美誉.译经委员会把"信、达、雅"作为经文的翻译原则贯彻始终,使和合本圣经既通俗流畅,又有庄重的语感之美,成为今天全球华人基督教广泛使用的译本.目前虽有多个中文圣经译本问世,但和合本圣经的地位无法代替.我们为之感谢神,这一切都是在圣灵的引导带领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陈旭红 《天风》2012,(2):56-57
我出生书香门第,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从小接触的就是书籍,父母对我的启蒙教育很早,在我4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很多字了,父亲送我最早的一本读物书名是《幼苗》,学前已经看过很多中外名著,在一些世界名著里经常看到描写书中人物:手捧圣经祷告:"愿上帝保佑我"、"求主赦免我的罪"这样的字句,我很新奇;什么是圣经,什么是教堂?那时特别渴望得到一本圣经,由于那个年代的禁锢,儿时的愿望一直到我1991年调到保定来工作才实现。  相似文献   

18.
弟兄姊妹们,你们可知道内地贫困地区教会的艰苦!我曾听到一些贫困教会的信徒无钱买圣经,而几个人合读一本圣经。于是常有外面偷运圣经到内地的事。中国有1000万基督徒,曾印刷出版近2000万本圣经。在经济好的城市和地区,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五)阅读圣经 提供方法种种 为了帮助教友团体更好、更轻松地理解圣经基本常识,也为了教友能在自己所在的堂口或聚会点组织学习《牧灵圣经》,我们从去年开始,共出版了五本圣经阅读辅导资料。其中  相似文献   

20.
初信     
邢荣华 《天风》2006,(12):44
初信主时的我,心似一团火,当日就买了圣经、赞美诗小心翼翼地装进背包,回到家就捧着读起来。仿佛又回到半个世纪前刚入学的年代,屈指数来盼望聚会讲道的日子。虽然从教30多年,要是和同工、同道相比,虽然有些傻乎乎的,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奇妙。每逢查经貌似认真常作笔记,但有好多内容似懂非懂。信主两个月的时候,竟连使徒信经还背不过,需要铭记在心的经文,读了多少遍总是记不住。莫非患了痴呆症?不能吧?听说我们教会的一先辈,信主已57年94岁高龄的老姊妹,虽近年有病卧床,但她天天熟背经文,并不忘月月奉献百元哩!她年长我35岁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