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2,(11):54-54
<正>长期以来,《天风》以纸质媒体形式向读者展示,但阅读电子化已经是现代信息社会普遍具有的特征,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也有这方面的呼声,希望能够在网上阅读《天风》。经过《天风》编辑部同工的努力,《天风》电子版试运营一年,各方反映良好。《天风》采用电子杂志形式上线,内容与纸质《天风》完全一样,读者通过网络可以更为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基督教协会陆续出版一些书籍,供应信徒。今年3月,又有《基督比喻实训》一书与读者见面。一册在手,深感主恩,也回忆起该书封面设计过程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去年5月,我有机会参与《基督比喻实训》的校对、排版工作,编辑也希望我完成封面设计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办好《中国宗教》杂志,本刊在今年第2期杂志上刊登了一份读者调查表,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对今年第1、2期的《中国宗教》评头论足,对今后改进办刊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调查刊出后,我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着读者的回音,直到来信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我们没想到,有如此之多的读者关爱着这份杂志。参与调查的读者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其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有信教者,也有非信教者;有上至79岁的老大爷,也有下至10多岁的中学生,当然也有我们的通联员们。我们非常重视这样一次与读者对话交流的机会,把每一封来信…  相似文献   

4.
我的《扔掉“失眠”这个标签》一文刊发后,不少读者来电、来信、来访,咨询有关问题。这里,综合读者的问题,再来谈谈失眠,希望对更多的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读者: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多年来对我们杂志的支持与厚爱。2004年以来,《中国宗教》在栏目设置和版式设计上作了一些调整,得到了不少读者朋友的支持与鼓励。为了进一步完善杂志,使《中国宗教》更好地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们希望获得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是关于《中国宗教》杂志的问卷调查,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1.职  业 □学生  □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宗教工作干部  □宗教职业人员  □其他    2.年  龄 □20岁以下    □20——40岁     □40——60岁    □60…  相似文献   

6.
致读者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从2004年第1期开始,《中国宗教》以新的形象与您见面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期《中国宗教》在栏目设置、内容定位、封面设计和版式风格等方面,都和以往有了较大的不同。《中国宗教》不仅是编者的,更是读者的,希望新的《中国宗教》,能够得到您的喜欢。《中国宗教》的改版,首先是客观形势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从今年开始,《中国宗教》实行“管办分离”,由原来的国家宗教局主办,改为中国宗教杂志社主办。这一变化,不仅带来了刊物定位、办刊取向、发行手段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同时,也给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信箱     
《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我是一个热心维护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读者,深感贵刊的问世,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大举措,十分欢迎。也希望贵刊越办越好,特提供几点意见: ①贵刊的栏目及文章,对象不广,泛泛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宗教》杂志在海内外影响的扩大,许多读者乃至外国读者建议我们出版《中国宗教》英文版。由于多种原因,现在出版英文版还有难度,但能否在这方面做些积累和探索呢?我们想到在中文版中开辟一个英文栏目。真是因缘殊胜,恰巧近日叶小文局长投来一篇英汉对照的稿件,很适宜作为我们的开栏篇目,同时,也希望借此文,推动宗教工作部门干部重视外语的学习,以适应中国加入WTO以后,宗教工作对外开放,扩大交流,应对挑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批苏联著名学者正在集体撰写一部新的哲学教科书。我们认为,把这些作者撰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书的结构、前言和结束语向广大哲学界作一介绍是适宜的。我们也和该写作集体一样,希望听到读者的反应。该书即将由《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哲学导论》一书现正由贾译林、李树柏主持翻译,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出版。)  相似文献   

10.
易卦与趣味数学欧阳维诚近年来,不少易学爱好者将《周易》与数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联系,不少读者都希望了解,《周易》与数学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笔者曾著《周易的数学原理》一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对《周易》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自创刊以来,得到读者热情的理解和支持,日益引起临床界的关注,订户也逐渐上升,主动为本刊撰文的作者也日渐增多,为了更好地提高稿件的采用率,现将若干主要栏目的特点及用稿要求作一介绍,希望广大作者踊跃为本刊撰文。  相似文献   

12.
林静宜 《天风》2013,(9):29-29
出于感化不同信仰读者的需要,我的作品很少会正面地提基督,一位主内读者以为我不是基督徒,很热心地发了两篇文章过来,一篇是《为什么信耶稣》,一篇是理论性的文章,这位读者希望我能通过这两篇文章来归于主。我有些小兴奋。但是,我跟那位读者说,信仰需要慢慢感化,如果一味灌输,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2,(12)
一九八一年,赵朴老在《法音》发刊词中说:出版这个刊物,“希望它能起到‘法音宣流、普摄群机’的作用”。事实上,《法音》出版至今,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现在,《法音》百期纪念出版专辑,我虽够不上老作者,只能算是一个老读者,受它十二年的法乳滋润,内心蕴藏和交织着亲切、喜爱、感激和希望的情怀,于是不顾拙陋,谈点感想,期望“法音遍布尘寰,众  相似文献   

14.
袁雪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40-140
《雨巷》是戴望舒先生的成名作,发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8号。自《雨巷》这首诗歌一问世,就在读者中广为传颂,对《雨巷》的解读也是颇为丰富。这首诗歌蕴涵丰富,因此也有了读者在表现主题、独特意象、以及由诗歌反映作者心境等角度方面的解读。笔者重点在主题、意象以及其他诗歌与《雨巷》的对比解读这三个角度对解读《雨巷》的文章进行分析,对于《雨巷》的另类解读也作以陈述。  相似文献   

15.
此文原载1985年3月29日上海《文汇报》第二版。朱仲刚教友现任上海市天主教爱国会副主任。上海教友达尼老见到报纸后,立即向本刊建议予以转载。希望各地神长、教友和本刊读者踊跃撰写各地教友在四化建设中多作贡献的真实报道。各地报纸、杂志上发表的这类报道,也欢迎推荐给本刊转载。  相似文献   

16.
本刊第四期登出《向读者问策》以后,热情地关心和支持着本刊的广大读者纷纷来信,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批评意见和宝贵的建议。本刊编辑部全体同志特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将对来信做出认其的研究。现在先将部分来信中所提出的意见摘登于后,目的在于希望有更多读者向我们献计献策。一、《逻辑与语言学习》应具有什么特色? “应具有指导全国学习和普及逻辑知识的特点。传  相似文献   

17.
本栏目上期所载《班禅大师肉身金像成就记》,受到读者好评,《中国青年报》、《文摘报》先后摘编转载。这说明人们对雪域高原的好奇心倒是越来越强了,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也是越来越深了。读者中自有妙笔生花的,已不断寄来描述藏传佛事的文章。我们将随时敞开本栏的窗户,迎接从香格里拉吹来的高原之风,也欢迎广大读者“点题”。  相似文献   

18.
本刊连续刊登了乔纳森-米勒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编写主播的电视片《有关无神论问题访谈录》的部分中文译稿,读者反映良好,普遍希望能将该公司播出的正片《无神论简史》译出,以资同好,以见全豹。本刊拟从本期开始将它的三集分三期刊载。译稿或有错讹之处,恭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1,(7)
对于佛性与禅的问题设若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容易望文生义,误入歧途。在《浅淡佛性与禅》一文中,李群伟居士谈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体会,希望能对读者正确地认识佛性与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希望和建议     
希望和建议王树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人需要陶铸一个美好的让公众喜爱的个性,一个学术刊物也是这样,只有具有这样个性的刊物,才有生命力。《哲学动态》在同类刊物中是比较受读者欢迎的一个,这是事实。但是,若说它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个性,似乎还为时过早。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