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11)
<正>丁主教是20世纪末最伟大的世界教会领袖之一丁光训主教研究专家魏克利博士在其《丁光训主教与中国教会——在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上的讲话》一文中说:"丁主教是20世纪末最伟大的世界教会领袖之一。"魏博士肯定丁主教在世界教会的地位,原因是由于他对20世纪教会有深度的认识和研究,从而对丁主教做出如此评价。由于丁主教是世界教会伟大的领袖,我们举办此次研讨会才有意义,对丁主教的神学思想和所建立事工所做的研究才有价值。丁主教既是"最伟大  相似文献   

2.
不管你侍奉的教会是什么类型,或是在哪个地区,所有教会领袖都面临一个试探:当教会蒙神赐福,经历大幅增长,他们都会沉浸在大量初信者涌进教会的喜乐中,忘却要计划如何真正把这些初信者纳入事工范畴。  相似文献   

3.
顾梦飞  孙琪 《天风》2011,(11):22-24
2011年9月,中国基督教两会在美国成功举办了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及圣经事工展开幕式,促进了中美教会交流,加深友谊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6,(11)
2006年4月27日晚, 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洛杉矶水晶大教堂举行盛大的开幕式,筹备近两年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美国巡回展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海内外嘉宾云集。来自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国家宗教事务局代表团、圣经事工展当地筹委会、当地政要、教会领袖和南加州地区教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更有来自纽约、科罗拉多和明尼苏达州等美国其它地区和城市以及香港特区、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友人远道而来,致以祝贺,共襄盛事。  相似文献   

5.
知然 《天风》2022,(5):64-64
[问]最近牧师在教会的家事分享报告中鼓励并招募义工参与招待事工,我想在参加这项侍奉之前,进一步了解教会为什么需要招待事工? 郑昌方弟兄 [答]郑弟兄,你好!首先,为你积极回应教会的招募且愿意投身教会的侍奉而感恩;更为你深入探究教会事工的态度而感到欣慰.其实,教会中的所有事工都需要我们经常反思,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会招待事工不可或缺,是每个教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须周密安排,精心落实.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6)
正有位姊妹跟我交流信仰见证,她说自己十几年前就参加教堂的活动了,可是感觉并不太好。原来当时她和青年团契的弟兄姊妹围在一起祷告时,不少人竟哭了起来,尤其她身边的一个大男生,更是哭得稀里哗啦。这种氛围让她感觉怪怪的,于是就离开了教会好几年,直到偶然参与了某教会事工,才真正信主。  相似文献   

7.
晓望 《天风》2005,(11):F0002-F0002
2004年8月,中国基督教两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后,海外教会及教会机构纷纷邀请中国基督教两会能够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让普世更多了解中国教会的圣经事工,为此经全国两会充分准备,决定“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国举办。2005年2月和8月中国基督教两会两度组团访美,往2月的访问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  相似文献   

8.
培训事工     
《天风》2011,(10):32-33
江苏圣经学校开展教会培训事工调研 江苏省基督教圣经专科学校“教会培训事工”调研小组,于2011年8月26日至27日,对江苏省淮安、盐城等地教会的培训事工,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组在与淮安、盐城两地教会同工座谈时发现,淮安、盐城等地教会能够实现各项事工的稳步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9.
不是钱的事!     
雪峰 《天风》2013,(4):36-37
谁都知道,教会的复兴并不靠钱,可如果没有钱,很多事工就无法开展,教会的复兴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将事工的滞后全部归结为没钱。事实上,不少教会负责人就是如此,他们将没钱当作事工滞后的托词:教堂环境得不到改善,他们会说“教会没钱”;教牧待遇得不到提高,他们也说“教会没钱”;社会服务得不到推进,他们还说“教会没钱”……  相似文献   

10.
穷寡妇奉献仅有的两个小钱而得到耶稣称赞的故事(参路21:1-4)是每个基督徒都熟知的.在这个故事的激励下,许多弟兄姊妹追随了寡妇的脚踪,倾其心力地为教会奉献钱物.正是有了这些奉献,教会的各样事工才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常有牧者将弟兄姊妹的奉献款称作"寡妇的小钱",以此来肯定弟兄姊妹的奉献精神及对教会事工的贡献.用弟兄姊妹的奉献推动教会的事工,这本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情,但当前教会中出现的一些任意挥霍钱财的现象却让人担忧.为此,笔者要向教会的牧者及财务管理者进上一言--珍惜"寡妇的小钱!"  相似文献   

11.
房赢 《天风》2007,(2):40-41
《天风》在新的一年开设的社会服务一栏,将在每一期刊登出在我国不同地区与基督教有关的社会服务事工。其目的是让我们基督徒进一步了解中国基督教的社会服务事工,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基督教爱国爱教的事工。甚愿我们各地的教会和基督徒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都能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的事工之中,真正做到如圣经所说:“……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林前10:33)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4,(10)
香港基督教界对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给予积极评价 从8月6日至10日在港展出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市民及基督教界赢得了良好的反响。多名香港基督教界人士表示,圣经事工展不仅是内地与香港教会的盛事,也进一步加强了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香港圣公会大主教邝广杰说,圣经事工展使内地教会与香港教会间的联系更紧密了。在展览筹备时,两地同工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增进了了解。展览更让香港市民及海外人士了解到内地圣经事工的发展--海外有些人认为内地圣经很少,受到很多限制,有的甚至怀疑内地圣经不是全本。事实上近十年来,内地每年的圣经印刷量高达250万本之多。此次展览不仅消除了上述疑问,也表明中央政府和内地教会对圣经事工的重视和支持。他表示,圣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4,(9):23-23
尊敬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主教、尊敬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各位嘉宾、主内同工同道们: 今天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在香港各教会团体、教会领袖的大力支持下筹办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这里开幕了。这是内地教会第一次在香港举办展览会,是中国教会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我谨代表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感谢香  相似文献   

14.
知然 《天风》2022,(6):64-64
[问]前不久,我们教会的负责同工邀请我参加探访事工服侍,我很愿意参与,但不太清楚教会为什么需要探访事工?请给予解答为盼. 梁晓玉姊妹 [答]梁姊妹,你好!作为信徒,在被教会牧养关怀的同时,也愿意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这是值得鼓励的.探访关怀事工是教会的基础性事工之一,有时也被称为探望事工;集体聚会礼拜是信徒来到教会接受真道的装备,而探访关怀则是教会进到信徒实际生活中的供应.如此双向的聚散过程,可使得"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相似文献   

15.
田丽凤 《天风》1998,(4):30-30
在黄上高原的晋西北宁武县的聚会点有一位不惑之年的姊妹,她身材瘦弱,体重只有90斤,可她担负着服侍神、带领教会、牧养群羊的重任。她总是以神家里事为念,每天忙忙碌碌、尽心竭力,为主的事工东奔西忙。 项姊妹为了神的事工,把每月可以攒几百元的个体经营柜台完全放下不做,而把身心全部献给神。她为了提高神学素质。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2,(2):64-64
美国加州Westminster Sanctuary Church(圣所堂),将停车场改建成滑板练习场,为年轻人开辟运动场地,也为青年福音事工开启一扇大门。有些人不习惯教会内的定期活动,但滑板场让他们就像在家里一样自在。圣所堂青年事工在每周四傍晚,邀请年轻人到教会停车场练习滑板,  相似文献   

17.
, 《天风》2012,(12):8-10
编者按:在今天的中国教会,义工已经数以万计,他们对教会的发展贡献巨大。当各地教会培养了不少神学生进入教会并且日渐发挥更多作用的时候,义工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什么样的义工才能作“义”之工?教会又当如何培训义工,以使他们在教会事工中的果效更加显著呢?让我们看看本期的话题吧!  相似文献   

18.
王保成 《天风》2018,(11):16-17
社会服务是教会公益慈善事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服务事工是教会的传统,也是教会的优势。近些年来,教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事工,也成立了许多的社会团体,数量最多的就属养老机构,达到近400家。  相似文献   

19.
金秋时节,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和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对于增进中美教会互信与友谊,探索两国在宗教方面交流与对话的新机制,推动中美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两项活动得到中美相关方面的高度评价。此次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筹措已久,堪称首创,书写了中美基督教交流与对话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路平 《天风》1995,(6):48-48
香港基督教联合会以赞美感恩庆80周年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于4月8日隆重举行80周年纪念感恩礼拜,与会者有香港各宗派领袖、教会机构代表及神学院院长等。主席廖志勤牧师指出:联会通过举办各项联合事工,促进了不同宗派教会的相互了解和合作,间接加强了信徒之间的互助互爱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