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叶东升 《天风》2009,(9):48-49
四、善牧的主要工作 在教会里,牧人要做的工作很多,尤其在中国教会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常常需要牧者的过问和参与。这不是说牧人专制、独裁,也不是说教会里真的没有人才可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可能是牧人没有很好地教导信徒参与教会侍奉,在侍奉中又缺乏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第二,也可能是教会里确实存在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吴兵 《天风》2015,(2):8-9
<正>谁被赋予了传道的职分,谁就领受了基督里的最高使命。牧者当为自己谨慎、为全群谨慎,教会也当尊重上帝所设立的职分。这些年来,中国教会按立了许多圣职人员,在教会中从事宣道、教导、管理等牧养事工。虽然目前中国教会"羊多牧人少"的现象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但相对于以前,已经大有改善。这是让我们为之欣喜和兴奋的,但同时,作为一名服侍教会多年的牧者,我衷心希望在新的时代里,教会和牧者能够回归圣经教导,使被按立的圣职真正体现出其神圣性,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建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11)
正牧者在神的救恩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当弟兄姊妹说:"牧师,我是你的粉丝!"或说:"牧师,是你牧养了我。"我们是否会因此沾沾自喜?是否会忘乎所以?或者,我们每天尽心服侍,却仍然有弟兄姊妹批评、指责时,我们是否因此而失去服侍的动力,从而怀疑自己的蒙召?保罗一方面被哥林多教会尊为四派之一,另一方面却被哥林多教会其他派别质疑与否定,然而他并不因此改变自己服侍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晓含 《天风》2006,(2):47
最会写诗作歌的大卫称“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诗23:1),希伯来书的作者称耶稣是“群羊的大牧人”(来13:20),彼得把神称为“牧长”(参彼前5:4),而蒙神所拣选的牧养信徒的人被称为牧人。牧人,多么神圣的名字,牧人,多么令人羡慕的称谓。有不少人都认为,牧人既是神所拣选的人,有神同在,有神同行,有神同工,作牧人何等荣耀,作牧人必是心旷神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牧人有多少不是常流泪?也许你会问:“牧人啊,你怎么也会流泪?牧人啊,你为何而流泪?”泪,历代神的仆人和先知都曾流过。像尼希米,当他听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  相似文献   

5.
正问:我是信主多年的基督徒,一直在一个教会礼拜和服侍,但近来因种种原因,我不想在这个教会里呆下去了,思忖着换一个教会。可又生怕伤了一些牧者和肢体的感情,给教会带来负面影响。请问我当怎么办?姊妹:小芮答:小芮姊妹,谢谢你把心里的难处说出来,我估计有这样想法的人在基督教会内不会只有你一个。实际上,一个人在一个教会时间长了,总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1)
<正>《约翰福音》10章记述了主耶稣以"我是好牧人"为主题的一次讲道。这次讲道的听众,以犹太人为主。所以,对于"牧人"这一概念以及"牧人"所指代的上帝,听众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几乎每个犹太人都能脱口吟唱大卫的经典圣诗:"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诗23:1)耶稣这次讲道的主旨,是要阐明他是"好牧人"这个事实,但涉及的内容却较为广泛,帮助犹太人正确理解"羊圈"与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4)
正基督徒的敬牧观关系到教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教会事工的开展及福音的传播。基督徒当有正确的敬牧观,此乃圣经的教导及基督徒灵性生命的具体表现。一、敬牧的重要性敬重牧者是基督徒的本分,亦是圣经的教训之一,保罗在书信中也多次要求信徒为牧者祷告,关心牧者的需要(参弗6:19-23;帖后3:1-3),并嘱咐信徒当如何对待牧者:"我们劝你们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  相似文献   

8.
属灵与否,一直是中国基督徒信仰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关于属灵问题的讨论也长期吸引着教会牧者的眼球。上世纪50年代,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以后,教会领袖、牧者同样将属灵问题的讨论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希望借助"神学三人行"这个平台,梳理中国教会关于属灵问题讨论的主要观点,供广大信徒和教牧同工参考。我们首先讨论什么是属灵?或者说属灵的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张玲 《天风》2022,(3):54-56
基督教神学家、灵修作家卢云说牧者是"负伤的治疗者",牧者个人的伤痛经历能成为他人的安慰、医治和帮助,这正是主耶稣受苦的生命样式. 作为教牧人员,我们要面对教会日常繁多的事务,参与弟兄姊妹生命中"迎来送往"的悲喜时刻,陪伴他们度过伤恸幽暗的日子,还要面对和处理教会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际关系,有时会被误解或中伤,常是身心疲惫,还要在主道中自省,认识自己的亏欠失败、软弱跌倒??牧者的处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教会的处境.  相似文献   

10.
"在服侍中遇见冲突的挑战,正表明上帝要熬炼你成为合用之器!"——一位资深牧者如此说某次笔者遇到一教会负责同工,在谈到教会冲突矛盾时,他长叹一声说:"算了,在教会还是同工少点好!"他见我很纳闷,就继续道:"单打独斗,我最多是累死!但若人多不同心,会把我活活气死。累真的累不死,气真的会气死!"听得出,这位负责同工在处理教会冲突时已伤得不轻。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3)
<正>编者按:"堂务管理委员会"是教会的管理组织机构。随着教会的发展,对教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管理组织的堂委会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堂委会"的职能是什么?应当怎样换届?本期请几位牧者谈谈堂会换届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牧者需自牧     
读了近两年的神学,有幸接触了一些地方的牧者、同工,了解了他们的处境以及侍奉的状态,再加上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感受——牧者真的很需要注重自牧。在家庭里,牧者面对着与信徒一样的生活。他们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女,是父母,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一种责任,无论哪一种责任都无可推诿。正如《提摩太前书》3章里教导做监督的:"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所以牧者要忠于自己的另外一半,一起经营家庭.  相似文献   

13.
<正>每年夏季,会有一批神学毕业生奔赴禾场,开始服侍人生;每年秋季,会有一批弟兄姊妹进入神学院接受装备和造就,开始为主所用、学做牧人。神学生是教会的祝福,如何帮助他们走好服侍之路,作为学校和教会,需要他们学些什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同时,他们又有什么期待。在本期访谈录中,让我们倾听神学院教师、教会牧者同工和神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庄守寰 《天风》2005,(1):3-3
经文:诗23篇 诗篇共有150篇,第23篇是很宝贵的一篇,也是为人喜爱诵读的一篇,素有"诗篇中之珍珠"的美称。大卫年轻时是牧羊的,他很爱他的羊群。他从他牧养羊群,看守羊群的经验而想到主耶和华怎样眷顾他的子民。他以耶和华为牧者,以信徒为羊群来表达他对耶和华这位大牧人的无限喜悦和信任,道出了一切亲尝过神恩之人的心声,使人能从中得到生命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本诗的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因此羊群所需要的一切,当然一无所缺。无论我们要什么,他都能按着"我是"供给我们。只要我们有了耶和华为牧者,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15.
身为牧者,要时常关注群羊的需要,有什么创伤、有什么寻求、有什么软弱、有什么重担,深深地了解他们。主说:“我认识我的羊。”我们是否认识主的羊呢?我们认识群羊,了解群羊,就要用圣经的教导去安慰、缠裹、医治、带领群羊。关键是如何教导?提摩太后书3章15至17节清楚地告诉我们,圣经被赐下是为了我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8)
正在微信里看到过一个视频,是一些摄影爱好者拍摄天空中雁群经过的场景,讲解中提到一只领头雁将这一个庞大的雁群从西伯利亚带出来,往南方迁徙。笔者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想到教会的负责同工、牧者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会弟兄姊妹的"领头羊"。主耶稣在讲羊圈的比喻(参约10:1-11)时,提到他自己是牧人,他认识自己的羊,  相似文献   

17.
傅真 《天风》2002,(5):38-39
雅各和以色列家的人都要听:你们出生以来,我就照顾呵护你们;直到年老发白,我还是这样地怀抱着你!我造了你,必定照顾你;我扶助你,也必定拯救你(赛46:3-4)。“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1-6)。教会是神的家,也是我最亲爱的家。我从小生在教会(河南信阳鸡公山),长在教会,我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教会办的学校,我是在教会的  相似文献   

18.
计文 《天风》2013,(12):1-1
这个问题答案可能不止一个,有人立即联想到答案是“主教”,可惜,自丁光训主教安息之后,中国内地教会目前还没有主教;有人则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作答,主张牧者应加强自我修养;当然,也会有人反问:我们不是有一位灵魂的大牧人、好牧人耶稣基督吗?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3,(11):64-64
[问]我是一位年轻的教会牧者,近年来,教会里不断有人受洗归主,但同时,又不断有人离开教会.所以信徒人数总量变化并不大。为此我遭到一些长执的批评,认为我管理牧养不力。但我已经很尽力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位小牧者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9)
正施洗约翰"我就是那……人声"的自我定位,在牧者使命中的着重点就是为基督做见证,也就是"传道"。这种单纯的定位在初期教会中有特殊的例子,其教导来自十二使徒和保罗。初期教会建立之后,信徒越来越多,十二使徒似乎有点忙不过来,"有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