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宗教》2012,(7):64-6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督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秉承"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传统,发扬济世利人的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慈善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范围与数量当前,中国基督教界从事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的领域主要包括:医疗卫生、养老托幼、助残扶贫、  相似文献   

2.
善事·圣工     
四方 《天风》2012,(8):4-4
近些年,各地越来越多的基督教会及弟兄姊妹,参与到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中,这些"善行义举"涵盖了灾害救助、扶贫助残、养老托幼、捐资助学、施药义诊、环境保护等领域。近五年来,用于救灾、扶贫、助学等慈善捐款高达三亿五千万,受益人数达六十余万之众。前不久,基督教全国两会在杭州举行"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事业经验交流暨先进表彰会"。在会上,受到表彰的10个先进集体和12名先进个人正是这些基督徒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3.
王荣伟 《天风》2003,(3):24-25
湖北省基督教两会在遵循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力、教会原则的同时,积极倡导社会服务,把每年的元月定为“扶贫月”。2003年1月24日,湖北省基督教两会在基督教感恩堂举行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大型扶贫活动,对教堂周边5个社区进行了爱心走访,为51家贫困户及部分孤儿奉献了爱心。为此拉开了各地两会开展社会服务事工的序幕,当记者了解此事后进行了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赴三都县开展扶贫工作调研5月21日至24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一行赴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工作调研,为新一年度的"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确定工作方向。南京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杭州基督教女青年会、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等负责人及同工参加调研。调研先后走访了三都县福利院、县职业技术学校,考察了当地养老服务专业发展、师资、设备与建设情况,了解了当地扶贫工作情况及扶贫项目成果展,参观了以水族马尾绣为  相似文献   

5.
国内动态     
回良玉会见美国基督教联盟主席帕特·罗伯逊2006年12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基督教联盟主席、基督教广播电视网董事长帕特·罗伯逊博士。回良玉说,罗伯逊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向对华友好,多年来一直在中国西部地区开展扶贫救灾等慈善活动,中方对此表示感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欢迎所有真诚友好的国际和外国慈善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在中国依法开展各种慈善活动。罗伯逊表示,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同时为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帕特·罗伯逊一行是应中国国际友好…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是由西方传入中国,因而被中国人视为洋教。自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教会就意识到要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基督教的信仰实乃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基督教历史就展示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的漫长过程和独特意义。自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就经历了本地化、本色化和处境化的过程,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历经文化、政治的冲击,依然能够存在、发展,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原因之所在。中国基督教会要努力建设一个忠于上帝托付和圣经教导的中国基督教,一个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健康发展的中国基督教,一个坚持三自原则、爱国爱教的中国基督教,一个既扎根于中国文化、又适应现代社会的中国基督教,一个讲团结、讲道德、讲服务的中国基督教,一个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使人追求真理的中国基督教,一个神人喜爱、荣神益人的中国基督教。  相似文献   

7.
张妍 《中国宗教》2018,(5):50-51
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利用自身社会服务领域方面的资源和优势,积极开展扶贫助学、再就业培训、定向帮扶等活动,在国家倡导、发起的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作用。2011年,在北京市延庆区妇联的帮助下,女青年会启动了对延庆的精准扶贫项目。项目确定的扶助对象为贫困女童。  相似文献   

8.
略论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冲突与适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新中国成立前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相冲突的原因及相适应的几个方面。认为,尽管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有巨大的矛盾和冲突,但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基督教是能够不断调整自己,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回顾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冲突与适应的历史,可以为探讨中国基督教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当前社会相适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内新闻     
《天风》2016,(3)
正各地消息江西省南昌市基督教两会于2016年1月7日,在志道堂召开新年全市基督教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去年一年市基督教两会在爱国爱教、服务社会、扶贫助学、培训人才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布置了2016年第一季度神学思想宣讲安排等工作。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十届、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第七届第五次会务(扩大)会议、常委会会议及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于2016年1月7日  相似文献   

10.
利百加 《中国宗教》2022,(12):62-63
一、新时代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自觉1.“中国化”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基督宗教每到一处都有“在地化”的过程,这既符合基督教教义,也秉承了教会传统经验。“在地化”要积极适应区域文化,才能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处境化”。基督教中国化让基督教在中国社会成为一种良性、和谐的存在,并力求将至今还存在于基督教与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身份之间的隔阂清零,这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2017,(8):47-49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将与上海青年会、女青年会强强联合,发挥团体自身优势,为贵州黔南的养老服务事业、为国家宗教局在贵州的扶贫工作贡献团体的智慧和力量!为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响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响应国家宗教局扶贫贵州三都的号召,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发挥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2.
综合短讯     
《天风》2018,(12):45-45
◎山东省基督教两会教会救助与帮扶专委会于2018年10月22日,在济南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按地区划片分工开展扶贫调研的提议,并要求做好详细的扶贫计划。◎陕西省基督教两会联合陕西圣经学校于2018年10月24日至26日,举办“建校3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系列纪念活动。活动包括赞美晚会:感恩崇拜、建校30周年纪念大会以及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正>一、基督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宗教,只有实现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基督教来说,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完成从"基督教在中国"向"中国基督教"的转变,这既是党和政府的期望,更是中国基督教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教会和谐健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4,(4):56-56
爱德基金会组团访问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应香港基督教协进会邀请,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率团一行6人于2004年2月11-16日访问了香港,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以爱德基金会董事的身份参加。访问期间,访问团出席了由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办的“社会服务及扶贫工作分享会”。曹会长就香港和内地双方的社会服务理念等方面作了交流,她说:现阶段我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与教会社会服务密切有关,信徒的灵性生活长进应该与爱的服务和行动结合起  相似文献   

15.
岳清华 《天风》2018,(4):10-12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尚。中国基督教在这新时代要一展宏图,就必须与新时代相互辉映,必须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基督教中国化包括中国教会牧养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和价值实践,而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基督教圣乐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讨论了城市化为中国基督教带来的变化、中国基督教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基督教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崛起的中国以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的舞台,展示着大国的担当和责任,为世界所瞩目。而古老的基督教以永恒的价值追求和深邃文化底蕴不断融入中国社会,并在中国的特定处境中阐释其经典及教义,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本文直面当下基督教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处境反思中国基督教发展历程,并将基督教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构建崇尚真理、经世济民的中国神学为导向,引导基督教在发展中不断与处境对话,认同国家、民族、政治、历史和文化,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凸显自身存在价值,作为基督教中国化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50多年前,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中国基督教不可避免地被推到风口浪尖,何去何从,面临重大考验。1950年9月,吴耀宗先生等几十位基督教界人士联合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一文,主张中国基督教要认清过去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的事实,努力完成中国基督教过去所倡导的三自运动,达到基督教革新的目标。这篇后来被称作“三自革新宣言”的文章以及由此发起的三自爱国运动,改变了中国基督教“洋教”的面貌,翻开了中国基督教历史新的一页。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基督教也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张志刚 《天风》2014,(11):52-53
<正>我们所致力的基督教中国化研究是要面向未来的,是富有建设性的,也就是要有助于克服中国基督教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推动基督教积极融入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以使其广大信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1.基督教中国化可为构建文明对话神学奉献中国智慧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的",首先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那么,在当今中国社会致力于妥善处理宗教关系,呼唤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做出贡献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将与上海青年会、女青年会强强联合,发挥团体自身优势,为贵州黔南的养老服务事业、为国家宗教局在贵州的扶贫工作贡献团体的智慧和力量!为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响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响应国家宗教局扶贫贵州三都的号召,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发挥自身优势,以"授人以渔"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