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宗教》2022,(4):77-77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在新中国成立后,为摆脱教会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实现“自治、自养、自传”,团结全国基督徒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积极参加国家建设的爱国爱教运动。1950年7月,在吴耀宗倡导下,基督教界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宣言,简称《三自宣言》,号召基督徒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相似文献   

2.
联合礼拜     
正中国基督徒的宗派观念十分淡薄,多数情况下,他们对宗派的选择纯属偶然。正因为如此,进入20世纪后,不少中国教会领袖主张根据圣经"合而为一"的教导,实现教会的合一。但由于当时的教会都控制在西方传教士手中,一直无法实施。新中国成立后,教会合一的大环境有了,只是还需要时机。这个时机出现在1958年。1957年,由于中共党内极左思潮的影响,开始了整风与反右运动,从此时起,中国进入了一段政  相似文献   

3.
倪光道 《天风》2008,(21):8-9
我的外公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传道人,父母也是基督徒,本人是1967年"文革"期间开始信主、1973年受洗的。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日子里,我想得最多的,就是1978年前后的教会生活。回想起来,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4.
岳清华 《天风》2007,(13):34-35
在历史上,中国基督教是从西方传来的,这样教派问题也一同被带到我国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49年,西方各国传教士先后把70多种的教派留给了中国教会,有的教派还在中国成立了教派组织。旧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教会当时作为“洋教”的存在,宗派林立、分门别户、互相攻击,成为旧中国基督教会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危害、阻碍中国教会健康发展。虽然过去也有不少基督徒教会领袖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解决。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在三自爱国基础上实行联合礼拜,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联合礼拜以来,遵循求同存异,彼此尊重的原则,中国  相似文献   

5.
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中受圣灵启发而发起的。三自有其圣经依据,而且从初期教会的实践也得到证明。《使徒行传》记载使徒在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怎样三自。教会成立之初,还没有从犹太教里分出来,第一批基督徒同时都是犹太教徒。当外邦人也成为基督徒时,出现了要不要让他们也成为犹太教徒的问题。一派认为应该,另一派以保罗、彼得、巴拿巴为代表的提出“人因信称义,不在乎遵行律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赵志恩 《天风》1996,(9):11-13
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于1950年全国人民解放以后,在新中国发起的一个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运动。它虽然有明显的政治意义,但是40多年来的教会生活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基督徒认识到:它是一个有圣经根据,有教会历史传统,富有神学意义的,建设中国教会必备的一个爱国爱教的运动。它的目的是:使教会更加纯洁,更加符合神的心意,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它是中国基督徒不能不走的一条荣神益人的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9)
正将圣经中的精意与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仍能寻见引导我们前行的亮光一、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基督徒发起的三自爱国运动开辟了中国基督教历史的新篇章。之后,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并在改革开放初期又成立了基督教协会(或教务委员会),爱国团体的成立在中国基督教的健康发展上发挥了重大和积极  相似文献   

8.
詹静波 《天风》2014,(2):22-24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督教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形成自身多元化发展的特性。各年龄段、各文化水平、各种职业阶层的人们都开始走进教堂,寻求和接受真理。这样的情形对教会的教牧和发展带来比以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其中,青年事工是教会牧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年轻人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会各项开拓性事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各地教会越来越重视青年基督徒的牧养关怀,相继成立了各类青年聚会、青年团契、青年小组,使教会凝聚起更多年轻基督徒,使他们的属灵生命更好地获得栽培和成长。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有一群刚刚加入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9.
詹静波 《天风》2014,(2):22-24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督教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形成自身多元化发展的特性。各年龄段、各文化水平、各种职业阶层的人们都开始走进教堂,寻求和接受真理。这样的情形对教会的教牧和发展带来比以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其中,青年事工是教会牧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年轻人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会各项开拓性事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各地教会越来越重视青年基督徒的牧养关怀,相继成立了各类青年聚会、青年团契、青年小组,使教会凝聚起更多年轻基督徒,使他们的属灵生命更好地获得栽培和成长。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有一群刚刚加入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0.
<正>中秋后的申城,阳光暖人、秋高气爽,人人脸上洋溢着喜庆的微笑,期待即将到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欢庆的日子。广大基督徒与全国人民一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成就喝彩,为伟大的新时代助力,共筑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梦……2019年9月23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纪念日,中国基督教两会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感恩新中国给予中国基督教会的新  相似文献   

11.
若磐 《天风》1994,(收录汇总):16-17
作为中国基督教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布道家、作家、神学家,陈崇桂是一位十分受信徒喜爱的牧师.他曲折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救国和新中国的建立,在多变动荡的环境中,他忠心牧养,奋兴布道,著述良多,后来又积极投身三自爱国运动,以自己的生命和侍奉见证了基督徒的爱国爱教情怀,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属灵遗产,对今天的基督教中国化的圣工不无启发.本文将从三个维度来浅探陈崇桂牧师的基督教中国化的思想与实践,也提醒和激励今天的教会牧者和基督徒,更好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推进教会植根中华沃土,结出美好的福音硕果.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9,(10)
<正>1950年9月30日,吴耀宗、陈崇桂、江长川、鲍哲庆等40位教会负责同工借《天风周刊》的"宣言专号"向全国基督徒发出"教会革新"的号召,庆祝国庆1周年。在该期的社论中说:"爱国民主的中国基督徒面前的特定使命……是努力完成中国基督教的革新,在新中国建设中,负起我们特定的责任,努力建设自治、自养、自传的中国本色教会。在庆祝国庆1周年纪念时,中国基督徒数千人连名签署,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文件,明确地指出了今后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应走的道  相似文献   

13.
以勒 《天风》2007,(24):24-25
作为一个教会,当如何引领基督徒去生活,如何教导基督徒在社会中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如何既做好上帝的子民,又做好社会的一份子,这是从初期教会就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在初期教会基督徒们有做得很好的方面,当然也有偏激的地方。总体来说,在当时的社会处境之中,基督徒们尽自己的所能在做荣神益人之事。初期教会的生活一般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2009,(5):I0002-I0004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天主教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走出了一条适应中国特色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使中国天主教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15.
傅先伟 《天风》2005,(1):54-5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徒开展了三自爱国运动,一方面改变了"洋教"对基督教产生的消极负面影响,摘掉"洋教"的帽子,与人民相认同;另一方面,积极阐释基督教福音真理,包括爱的福音信息,投身于社会服务和建设。五十多年来,中国基督教有了崭新的面貌,福音事工蓬勃开展,教会日益兴旺。就以上海来讲,现有信徒18.7万多,有教堂162座,教牧同工362位,还有一所神学院,妇女事工组、青年事工组等各项事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外消息     
晓爱 《天风》2018,(8):62-62
朝韩两国基督徒同台献唱庆祝世基联成立70周年 6月17日,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简称世基联)70周年庆典在日内瓦圣皮埃尔大教堂举行。朝韩两国团结的主题成为当日庆典活动的主旋律。朝韩两国基督徒互相挽起手臂、共同演唱歌曲庆祝。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叶开始的中国教会,依恃天主圣神的启迪和眷顾,在全新的社会主义祖国发展的进程中,走过了半个世纪不平凡的成长历程。 忘却历史就等于背叛,歪曲过去无异于蒙骗,历史应还它本来面貌。在新中国刚刚诞生的50年代初,中国天主教广大神长教徒基于一个基督徒爱国爱教的良知,依赖天主圣神默导,满怀着对教会在新中国的适应和发展的渴望,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彻底清除了霸持控制中国教会的殖民主义势力,争回了中国地方教会应有的办教主权,从而使中国教会有可能在政治上彻底摈弃西方教会掺杂在传教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基督徒"在欧洲原指信奉基督教并受洗入教,专一向文化界、知识界传播福音,注重高品位文化学养的一些基督徒。不意近来港台教会学者竟把中国大陆高校及社会科学界的基督教学者简称为"文化基督徒",以讹传讹,谬以千里。有些人竟至离开实  相似文献   

19.
李静 《天风》2000,(11)
今天的教会还在地上,就必须要适应周围的环境。中国的基督徒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就要在这个地方为神传扬福音,为基督作好的见证,因此,应当正确看待教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一、教会应有爱国的见证 基督徒应当爱国,因为爱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主耶稣的教训和圣经的真理。 主耶稣就是一个爱国的榜样。他生在犹太国,从小就热爱自己的国家,他熟悉本国的律法,遵守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老一辈牧长的带领下,中国基督教致力于教会的整体建设,遵循圣经教导,为上帝做出了美好见证。中国教会不仅赢得了普世教会的尊重,也得到了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督教在圣灵引领下,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投入到加强教会自身建设、践行基督教社会责任的使命中。30多年来,中国教会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