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堂幽默     
正我跟不住牧师为新人证婚,按照程序,一般新郎与新娘的回答很简单,只要说"是的"或"我愿意",但居然也有例外的。请看这个证婚案例:牧师问新娘:"你愿一生都爱他吗?"新娘答:"是的,我愿意。"牧师又问:"今后无论他去哪,你都愿意跟他到底吗?"新娘迟迟不答,牧师再问,新娘只好摇头苦笑。牧师惊奇地问:"这是为什么?"新娘答:"牧师,他是一个邮差,我跟不住啊!"  相似文献   

2.
教堂幽默     
<正>篮子干净了每次牧师讲道完毕,总是见到有位老姊妹与牧师握手,并滔滔不绝地称赞牧师的讲道精彩。某主日,这位牧师问她:"还记得我今天讲了什么吗?"她说:"不好意思,我年纪大了,不记得了。"牧师说:"一句都记不起来吗?这对你可没啥帮助啊!"老姊妹强调说:"不,牧师。看起来我听道好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6,(3)
正那日恰逢正月十一,日丽风清,阳光明媚。伴着初春的脚步,我踏入了无锡这座极富江南味道的城市。当天的计划是去采访无锡市中山路堂的主任牧师张佩富。当车子停在中山路堂门口的时候,我被这座矗立于无锡最繁华路段上的教堂所深深吸引了,哥特式的建筑,高大的钟楼,与周围林立着的高楼大厦风格迥异,却又显得那么和谐。来之前,我向林曼红牧师"打听"了一下关于张佩富牧师的情况,林牧师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总之,他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于是,我怀着好奇又兴奋的心情,踏进了张牧师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教堂幽默     
《天风》2015,(8)
<正>捐一半一位牧师听到一个生活清贫的弟兄说:"假如我有一百万,我一定会捐一半给教会!"牧师就问:"那么,假如你有十处房产,你会捐五处给教会吗?"对方答:"当然没有问题!"牧师又问:"那么,假如你有两头猪,你能捐一头给教会吗?"这位弟兄睁大眼睛,看着牧师说:"这……不公平,你明明知道我家有两头猪!"【随感】确实,在教会中人们唱"一切全献上"容易,但献上"十分之一"却很难!  相似文献   

5.
教堂幽默     
<正>"你别太累!"一位牧师去某地教会讲道,主办方要求牧师一天内讲三堂。中午,当地教会长老见到牧师,很客气地说:"牧师您日理万机,可要注意休息啊!身体是圣灵之殿,健康是侍奉之本……"牧师说:"太谢谢你了,我真有点累!商量一下,晚上能否请别的牧师替代我讲道呢?"长老一怔,马上说:"那可不行,神一定会给你力量的!"  相似文献   

6.
白天民 《天风》2007,(4):24
尊敬的编辑同工:你们好!我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现在的女牧师、女长老很多,她们能主持圣餐礼、参与按立牧师、长老的仪式吗?有人说女人不能主持,有人不接受女长老给他施洗,请解答。山西白天民  相似文献   

7.
教堂幽默     
<正>它名字叫"群"一青年信徒找到牧师,要求牧师为他"赶鬼"。牧师问他有何症状?他说:"我每天花在微信朋友圈上的时间太多,无法自拔。而最近读经时突然发现,原来魔鬼的名字就叫'群'(参可5:9)!"[提醒]此"群"是人,那"群"是鬼。此群非那群呀!看房价再定有一个信徒向一些生意人传福音,说完之后问他们:"你们死后愿去天堂还是地狱呢?"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去天堂。但最后一个生意人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他慢  相似文献   

8.
教堂幽默     
《天风》2019,(12)
<正>名字一次洗礼时,牧师按次序为人施洗。临到一个年轻姊妹时,牧师忽然忘记了姊妹的名字,想来想去记不起来,就悄悄问站在一旁的助手。助手指了指说:"口袋、口袋。"牧师便高声说:"口袋姊妹!我奉主的名,为你施洗。阿们。"从教堂出来,那姊妹找到牧师说:"牧师,我不叫口袋。我的名字条在我口袋里!"  相似文献   

9.
教堂幽默     
《天风》2020,(3)
正我有耶稣一位信徒与牧师见面,信徒说:"哇,牧师,好久不见,你怎么头发全白了啊!"牧师说:"是是,但我见你一点没变,尤其是头发,仍然黑而亮!看上去真年轻。"信徒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那我不一样,我有耶稣!"于是,牧师站在风中凌乱……[提示]每个真信徒都有耶稣,只是上帝对每个人的带领安排有别。  相似文献   

10.
陈丰盛 《天风》2014,(3):22-23
<正>两位可爱与可敬的长辈,彼此间相敬如宾,举手投足间尽显默契……姚民权牧师与师母吴亦侬老师曾经执教于华东神学院。姚牧师的《新约神学》课程,将深邃的新约神学讲解得浅显易懂,让我获益匪浅。虽没有听过吴老师的课,但在与她的相处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令我肃然起敬……从1998年入学华东神学院到毕业后至今,16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去过姚牧师家多少次。但我记得每次去他家,总是给我一种被爱、被接纳的感觉。每次去他家之前,我总会打电话,吴老师总会说:"我们欢迎你来!"从2002年开始,我跟姚牧师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当时,我写了第一篇比较长的论文,是我花了半年时间完成的。写完之后,我交给姚牧师,请他指教。姚牧师仔细地读了我的文章,并很认真  相似文献   

11.
凡事都可行     
单渭祥 《天风》2005,(5):40-41
常有信徒来到牧师面前问:这件事我可以去做吗?那件事呢?是的,对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例是否可行,有的在圣经中根本查不到针对性的教导。但是,圣经却清楚告诉了我们一些行事为人的重要的原则,就在这些原则指导之下,基督徒"凡事都可行"!  相似文献   

12.
计文 《天风》2010,(9):1-1
一次,我从医院出来,遇上一位来城打工的初信者。“牧师,你在这里探望吗?”“不,是我自己在求医。”“啊?”她的神色显得很惊讶:“牧师你怎么也会生病?”我或许能理解这位姊妹,也许在她看来,牧师是神的仆人,为神辛苦作工,神自然得格外照顾,怎么会生病呢?可是这位纯朴善良的姊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牧师也是人!”是的,“牧师也是人”这个事实常被一些人忘记。  相似文献   

13.
汪维藩 《天风》1994,(5):33-34
去年9月和沈承恩同工访台期间,曾与台湾一些基督徒有过一点接触。 8日星期三下午,承恩同工去看在台北的胞姐,周联华牧师带我去参加了一次“妇女祷告会”。但这不是一般妇女,而是台湾要员的夫人或女儿、儿媳。祷告会是宋美龄早年发起的,至今十余年从未间断,即便适逢春节或12级台风也照常举行。人数并不多,10余人而已。我去后,周牧师让我先讲20分钟,然后回答问题。第一位举手发问的是胡宗南的弟媳,问题是:“听说在大陆的真基督徒要受到迫害,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4.
河南見聞     
金翠芳 《天风》2001,(10):16-17
今年8月下旬,独自前往河南采访,主要走了三个地方:许昌、灵颖和开封,郑州不过是中转站,尽管如此,但它毕竟是我进入河南的第一站.在郑州时,我去省两会拜访了河南省基督教协会会长赫连召选牧师,三自主席吴承荣牧师,秘书长唐卫民牧师,副会长胡俊杰牧师等教会负责同工,他们告诉我许多让我振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据"荔枝新闻"报道:近日,山东烟台一名女子乘坐公交车时因为用的是苹果手机,遭到一名中年男子当众指责谩骂,斥责她是"卖国贼",并说"你是不是中国人,走,跟我到公安局去"。男子持续骂了15分钟左右。面对莫名的指责,女子回应:"我是中国人啊!"可男子不依不饶:"中国人还用外国人东西啊?"直到女子下了公交车,男子还一路尾随,辱骂女子不爱国,并做出踢腿等动作。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一个儿童多动症的连续个案。目前是在第22次咨询后接受的督导。来访者提出咨询结束咨询师沉默了一下才开口:"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清楚。这个个案结束了,但结束得很突兀,而且是来访者主动提出来的,我的感觉特别复杂。"督导:"能说一下你的感觉吗?"咨询师:"我觉得……"咨询师停顿了一下,想寻找合适的词:"有些失落。好像来访者抛弃了我。"督导:"能够理解,这是很多咨询师都会有的感觉。能说说咨询中发生了什么吗?是怎么结束的?"咨询师:"这个个案已经做了半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8,(12)
正有一天,一个比较富有的信徒来问牧师:"我一生忙于赚钱,请问我应该赚多少才能满足?"牧师在桌上摆了一个杯子,拿一大壶茶注满杯子。茶水都溢满整张桌子了,牧师还继续倒茶,直到把整壶茶都倒光为止。牧师问:"你看懂了没有?"信徒说:"我不解,您这是什么意思?"牧师说:"整壶茶水是你一生想要赚的钱,  相似文献   

18.
正前阵子和多年前的同事闲聊,我突然问:"君还在公司吗?"他回答我:"还在啊,我待会找他的电话给你。"不多时,他发来11个数字,我迫不及待地拔通电话,只"喂"了一下,君就在电话那头嚷开了:"小希!这些年你躲哪去啦?我找你好久了,我还以为这辈子咱们就散了呢!"  相似文献   

19.
原来如此     
冯淑仙 《天风》2022,(3):56-58
<正>“冯老师,请问天气变化会引起抑郁症吗?”一天早上起来的我便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着急地问,而我尚未弄清楚对方是谁。我只能快速地回答:“环境气候变化是会引起情绪波动的,一年中有两个月份被精神心理医生称为‘高危敏感月’。这是你现在面临的困扰吗?你可以告诉我你是哪位吗?”原来来电者是一位已毕业多年的神学院研究生,他去了南方城市的教会服侍,在教会里勤奋尽责,工作表现良好,被主任牧师信任,被堂委们和信徒表扬,今年也被按立为牧师了。  相似文献   

20.
芜沐 《天风》2023,(3):34-36
<正>某天,我与一位对教会颇为了解的朋友闲谈,他突然冒出一句话:“你们教会里的某些牧师,可真不像牧师。”说者无心,但是却一下子刺痛了作为牧师的我。于是我赶紧回答:“人看人,看的是外貌,上帝看的是内心。”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我内心的底气是有些不足的。果然,这位朋友立刻又补充了一句:“你说的似乎没错,不应该以外貌来衡量一个人。但是中国古语不也说‘诚于中,形于外’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