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桂云 《天风》2013,(4):18-19
作为师母和牧师的我,对“如何关顾传道人的妻子”这个话题深感兴趣。到底“师母”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成为师母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职责?遍查圣经都找不到答案。有时真想知道百基拉或彼得的妻子是怎样的人,她们是如何帮助丈夫成为主所重用的仆人的?  相似文献   

2.
<正>她们却依旧坚定地追寻着、忍耐着,并用行动为自己见证:"嫁给牧师不后悔!成为师母不后悔!"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师母"一词通常是指牧者的妻子,这个重要的身份意味着一份神圣的担当。不过,在这份神圣的担当背后,却有着一些艰辛,甚至是不为人知的"血汗与泪光"。"为人师母多不易"。她们不仅要成为一位敬虔的女人,还要成为一位辅助的仆人;不仅要成为一位慈祥的母亲,还要成为一位贤德的女人;不仅要学会料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9,(8)
<正>编者按:师母,由于其特殊身份,颇为教会信徒所关注。或许她们并没有什么位分,但她们却有形无形地承担着教会中的责任;或许在某些地方,她们只是当地教会聘牧时"买一赠一"的"附属"恩典,但她们却在教会建设中成为牧师或传道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者。可是,当她们默默无闻地在教会里操劳的时候,有谁能理解她们的酸甜苦辣?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教会中的传道师母!  相似文献   

4.
<正>师母的"母"字既意味着荣耀,也意味着母亲般的责任我们在圣经中很难找到与师母相对应的角色,但我们从以诺的妻子身上可以看到一点与师母相类似的地方。以诺65岁生玛土撒拉,而后与神同行三百年。以诺与神同行,那么谁与以诺之妻同行?以诺生育儿女,那么谁抚养儿女?他要与神同行,家庭的重担自然落在妻子的身上。以诺是属灵人的代表,以诺之妻可以说是师母的代名词。若不是妻子的同心,以诺是很难在  相似文献   

5.
单渭祥 《天风》2011,(11):39-40
传道人的妻子,常被称为"师母",处在一个极为特殊的位置。圣经提到传道人品格时,常会提及他们的婚姻和家庭。未婚的青年传道难免常感孤单寂寞,一旦成婚,不但可能营造一个温馨迷人的家庭,且有一位佳偶可以成为自己福音征途上的比翼双飞之伴侣,助牧  相似文献   

6.
远来  吴新望图 《天风》2014,(3):32-34
<正>中国基督教因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处境,造就她在普世教会传统中具有共性之外的显明个性及发展方式,在此情景下的中国传道人自然也有其特殊的甜酸苦辣及挑战。笔者试着从八个方面来谈谈今日传道者所存在的危机。一,过度忙碌,以致传道人有一种被耗尽的枯竭感。因为"羊多牧少"之故,中国教会不少传道人从常规的讲台侍奉、查经、小组分享、探访、诗班带领、牧会与治理等,再到家庭婚姻的辅导,帮信徒介绍工作、介绍对象、代祷、担当生活顾问等,事无巨细,几乎充当了信徒全方位监护人的角色。输出得多,接受得少。忙,是传道人生活的普遍写照。传道人被自己的"侍奉"与信徒的厚望过度消  相似文献   

7.
献给传道人     
你是三月里的春风,吹进我们心中。你是黑暗中指路的灯,把我们引向光明。为主传扬福音,你辛勤做工。不畏挫折与艰难,你忠心耿耿。因为你知道一切磨难,全凭荣耀神而行。无论风霜雪雨,电闪雷鸣,泥泞的道路上总会出现你 奔忙的身影。明知前方坎坷不平,但你的脚步更快更加坚定。勤劳的传道人哪,愿主与你同行。献给传道人@胡光荣  相似文献   

8.
关心重视传道人的生活是教会自养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各地教会中,经过一定造就,相对专职的传道人数以万计,如何切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治理、牧养神的家,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也是担当一定领导职位的教会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的确出现对传道人“光培不养”的情况,导致圣工的损失。我们一方面要在教会中树立关怀传道人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作传道的同工们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以下两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曹惠云 《天风》1997,(3):22-23
关心重视传道人的生活是教会自养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各地教会中,经过一定造就,相对专职的传道人数以万计,如何切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治理、牧养神的家,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也是担当一定领导职位的教会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的确出现对传道人“光培不养”的情况,导致圣工的损失。我们一方面要在教会中树立关怀传道人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作传道的同工们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以下两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义工"在教会中常指参与教会事工却不领薪金的基督徒,这在全国教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温州教会中,"义工"则专指那些参与教会传道、负责讲台牧养而不取酬报的"义工传道"。"义工"在温州教会中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各个历史时期充当了重要角色。可以肯定地说,今日温州教会复兴的基础,就是拥有数以千计的义工传道。他们对教会的自身管理、教会牧养、事工拓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温州教会各个历史时期为主线,简要介绍义工在温州教会的发展,藉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义工发展以及他们在教会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吴志福 《天风》2017,(5):36-37
<正>一段时期以来,在微信的朋友圈里,都会看到有些传道人在发布、推销自己所卖的商品。这些"传道人微商"引起了很多弟兄姊妹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论。不少人觉得没什么,认为传道人也要生活;但也有部分信徒难以接受,批评这些传道人"不务正业"。那么传道人是否可以做副业呢?  相似文献   

12.
正在前几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我在讨论的间隙参与了一个小型的加冕仪式,被几位学者授予"身体美学之父"的称号。随后的几天里,已经略有名气的他们自愿扮演师兄弟的角色。"身体美学家族"悄然出现,成为会议现场最醒目的群落。现在回想起来,此次事件虽然不乏游戏成分,但也展露了激动人心的事实:中国学者发现了自己可以大展身手的领域,可以在其中扮演创世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3日上午,听到仲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呆坐了很久,尔后给刘光敏师母打了个电话。师母告诉我,仲先生住院前在病榻上,在中阿文对照版《阿拉伯古诗100首》的扉页上,艰难地给我签了名,并交代师母说:"一定要把这本书转给罗林,他教学的时候用得上。"听到这里,我在办公室失声痛哭。4月15日清晨,我和北京大学阿语系付志明教授、林丰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薛庆国教授一起,为仲先生扶棂,送先生走完最后一段旅途。直到此刻,我仍然不愿意相信,那个敦诗悦礼、穷理尽性的仲先生,那个温文尔雅、威仪抑抑的仲先生,真的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8)
<正>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期间,舟山基督教牧师陈德鋐以实际行动响应共同抗日的号召,以爱国爱民的爱心荣耀了基督。陈德鋐于1900年出生在温州一基督徒家庭,上世纪20年代因他虔诚信教又有文化,经温州教会报送进入上海沪江大学神学院学习,两年后肄业,由教会分配到浙江湖州传道,1933年9月调到定海县任牧师,时年33岁。陈牧师的传道宗旨为"神就是爱",这也是他一生行事为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和曾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聊天,我问他:"你所看过的不快乐的人很多。请问他们有什么共同特性?"他说:"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沉溺在一个负面事件里不想出来。恨一个人,就不断说那人做的坏事、说的坏话。倾吐是一种发泄,但不断谈论自己痛恨的人,会累积负面能量,那人的形象就更可恨了。"很多和婆婆处不好的儿媳妇,心情不好就想起婆婆。"花太  相似文献   

16.
杨周 《天风》2002,(12):30-31
在古汉语中“事”就有“侍奉之意”,“侍”有陪伴侍侯之意,“奉”是拿出来供养,其意指对长辈的侍侯、奉养。在一般基督徒的习惯用语上“事奉”是表示在对待神的事上如何尽心竭力。有人把祷告、传道之事工看成是基督教事奉神的全部,并谣言在其他的事业上不能荣耀神。必须把祷告、传道以外的事丢开,其理由曰:祷告、传道以外的事都不是事奉神,也不能事奉神。更有甚者还引经据典说:一个仆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路16∶13),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约6∶27),在祷告、传道以外的事业上即使成就再大,能得人的喜悦,就是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7)
正曾经有位传道人在分享时对会众说:"你们当中谁在信仰中从来没有怀疑的,请举手。"结果全场一片寂静,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信徒举手,以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心。于是他说:"这就对了,怀疑是基督徒信仰历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事。"不过在事后,有些信徒却对传道人的观点提出意见,认为怀疑是信心软弱的表现,而传道人不该将这个问题拿出来说,这对弟兄姊妹的生命成长不利。不少教会在教导中也  相似文献   

18.
严青 《天风》2004,(6):23-23
传道人应该作信徒的榜样。保罗说,首先是在言语方面。传道人在教会第一要紧的是,作话语的执事。讲台上的工作就是话语的事奉,讲台下的教会生活,与信徒的交通、同工之间的话动,也是靠言语来传递我们内心世界,正所谓的"言为心声"。另有一个更为要紧的是,信徒对待传道人所讲的话不分台上台下,换言之,传道人在台下所讲的,信徒也在留意。  相似文献   

19.
胡年兵 《天风》2003,(1):45-45
基督教会里,圣经是教会真理的基石。传道人的主要任务,就是阐释圣经内容,传播神的话语。但这还不够,传道人不仅要传道,更重要的是要正意释真道,这是保罗的劝勉,也是神的要求,同时,也是传道人的本分。 在信仰的历程中,省、市教会的传道质量如何,我尚不清楚,但县级以下教会及聚会点的传道,却大有改进的必要,我发现有个别传道人,在传道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任意按主观意志大加发挥,曲解神意。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4)
正我曾遇到一件事,在一个教会,一位姊妹问我:"教会的传道人在团契上说,'受难周要到了,大家都要保持严肃的态度,想念耶稣基督的救赎,在这个时期里,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甚至脸上也不可有笑容'。听了传道的话,我感到很为难,我是一名服务员,每天要接待八方来客,不苟言笑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啊。我该怎么办?"受难周是普世教会最重要的节期,是纪念耶稣受难的日子。基督徒需要在此期间敬虔度日,减少娱乐嬉戏,默想主的救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