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风》2019,(11)
<正>编者按:教牧人员应有怎样的追求、如何成为信徒的榜样,圣经中便有据可循,从使徒保罗的谆谆教导到彼得的"灵程八步",为今日的教牧人员提供了最好的借鉴。本期我们继续邀请几位牧者同工,从圣经真理出发,探讨教牧人员如何在侍奉实践上不断学习,成为教会的好管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国教会,特别是农村教会,仍处于稼多工少的情况。据很多教牧人员共识,现在牧养工作担子沉重,光靠少数教牧人员来牧养教会势必不能达到兴旺教会的目的。所以,在教会的牧养工作中,必须群策群力才能充分发挥教会肢体的作用,这是圣经使徒教会留下的原则。我县有62处聚会点,遍极334个村庄,光登记的信徒有7000多人,可全县只有一名牧师、一名长老。别的不说,每年光到各点分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不时听到中年教牧英年早逝的消息,噩耗令人心酸。中年"早逝"的现象在社会上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教会内,可能较少有人顾及。因此有必要提出来,望引起各方重视。教牧人员无疑是教会的重要人物,肩负管理全教会运作、信徒牧养及教会发展等重任。尤其在人才匮乏(也缺少行政同工)的中国教会,一个教牧每每"上至海陆空、下至阴沟洞",什么都可能要去顾到,所以稍尽忠一点的教牧总是有一种侍奉不完的感觉。有不少教牧感叹自己已经走进了"耗尽"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俞伟忠 《天风》2011,(5):6-8
三.教会提高专职教牧同工待遇的必要性 1.是保障教牧同工现实生活的需要 要使教牧同工能"专心以祈祷传道之事"为念,那么保障教牧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哥林多前书》9章7节说:"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从经文可以看出:教牧同工拿教会的工资是合乎圣经真理的。因为教牧同工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也需要生活。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9,(7):8-9
教会历史证明,教牧人员在教会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神所重用的器皿,为主的福音摆上了自己,理所当然地受到众肢体的尊重和爱戴。本期约请了几位教牧同工,让他们谈谈教牧人员的家庭与生活,相信这是弟兄姊妹所关心的,希望他们的分享能带出读者的感恩和代祷,也使更多的人能够关心他们的生活,以至让他们能更加专心地事奉上帝。  相似文献   

6.
<正>来我们教会访问的教牧团队有很多,通过交流可以发现,一些教会有时会存在教牧同工不团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如果教会牧者具备以下"五会",一些存在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一、要会选人教会同工的选择很重要,一起服侍上帝的人,要精挑细选,不能草率行事。摩西的团队是上帝特别选召的,无论是亚伦、米  相似文献   

7.
教会中有一种不正确认识:神学思想建设是神学院的事,与教会无关。事实上,教会中牧师和传道人的每一篇讲章,甚至于每一个祷告,以至于为信徒提供的每一次教牧关怀都是一次神学努力,也都有意或无意地具有一定的神学导  相似文献   

8.
<正>导言爱的辅导是用基督的爱关怀、辅导、帮助人。在此是基督教的一种生命关怀方式,与过去的方法不尽相同,具有建构意义和动力价值;是将生命关怀与教牧心理辅导(简称教牧辅导)紧密结合,辅导加关怀;并且注重爱的辅导,以爱为焦点,综合各种辅导方法,成为今天教会求索的一种教牧辅导新模式,以加强生命关怀,促进教牧辅导的高效,提高教会牧养和生命关怀的质量以及教牧辅导的帮助转化能力。作为教牧辅导的理论和方法,爱的辅导给人以切实和温暖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9,(12)
<正>编者按:这三期的众议苑,我们讨论了有关教牧人员行为规范的问题,旨在引起广大教牧人员注意。教会是否健康,关键之一是教牧人员是否健康。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健康发展、有好见证的教会一定有一批同心合意、充满热情、积极阳光的牧者。中国教会要在自己的处境中得以成长,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牧人员队伍。希望这些讨论能继续走向深入,激发广大教牧人员在爱中建立自己,凡事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  相似文献   

10.
张远来 《天风》2015,(3):16-17
<正>堂委应该成为牧者的左右手,以圣经的真理为根基,顺服上帝所设立的教会权柄,顺服教牧带领,执行教牧团队的决定,协助教会做好牧养工作。以"堂委"的形式管理教会是中国教会本色化的一种表现。教会传统和当代世界其他教会都鲜有这种教会管理模式。它贴近中国教会处境。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教会中存在的某些矛盾往往不是来自平信徒,而是来自那些在教会中兼任某些侍奉职位的同工、义工,或者说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堂委。把不正确的人放在了不正确的位置,矛盾就会  相似文献   

11.
冯淑仙 《天风》2022,(6):54-55
在教牧班授课过程中,曾有不少教牧同工问我应该如何教养子女.教牧同工平时忙于教会的工作,总是感觉没有足够的时间教导儿女,当发现孩子长大了却不肯听话,或是孩子叛逆的行为增加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是好.本期我就来回答一下关心此问题的教牧同工,与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做有智慧的父母.  相似文献   

12.
坛祭羊 《天风》1994,(2):22-23
广西河池地区教会情形令人担忧,主要困难之一是教牧人员的严重缺乏,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带领信徒的班子;之二是教会自养受当地经济的严重制约。河池教会反映了当今不少地区教会的状况,我们要为他们祷告,求神在艰难中兴起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确保他们能按规定退休、有保障退休,无后顾之忧,生活得有尊严教会早有关注和服务老人的优良传统,圣经关于敬老的教导更是很多,今天中国教会应当高度重视和真诚关怀教牧退休人员,做好养老事工,给予他们切实可行的保障,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归,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教牧退休同工的生活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十分重要。有人认为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督教教职牧养人员通称‘教牧’。~([1])教牧是我国基督教信仰生活和教会行政管理的重要成员。教牧的体质状态和灵命境况直接关系到他们所牧养的群体和个人的信仰内涵与工作效率。本文通过海内外文献期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等,分析了教牧身、心、灵等方面的整全生命成长和教牧心、性、意、力的运行规律,旨在引领中国基督教在合法、合理、合情的处境中,渐渐趋近基督教中国化,尤其是教牧灵修生活中国化,并促进教牧与神、与己、与群体、与世界的和谐韵律关系,使教会成为教会、社会和个人的祝福。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结合哈尔滨市农村教会情况进行了调查,信徒的热情很高,积极参加聚会,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教牧人员严重缺乏。在农村教会中,经神学院专门学习的教牧人员有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会由义工负责;大部分义工只受过短期培训,对基本要道和圣经知识,往往一知半解。二、信仰动机不纯正。对为什么信耶稣缺乏认识,有的单单为了治病;有的追求神迹奇事……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3,(10):32-35
现今的时代是需要青年人奋斗和作为的时代,青年人要担负起历史的重托。对青年教牧人员的培养是肘代赋予教会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信徒的信仰生活;直接关系到教会的发展和未来 怎样作好青年教牧人员的工作,北京李永红牧师认为:青年人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关键靠人才,希望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在教会中对青年教牧人员的培养更是关系到教会的发展和前途,青年同工自身的教牧水平决定了教会整体的信仰水平。那么,作好青年教牧人员的培养工作是重中之重,是当务之急。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作好这项事工。  相似文献   

17.
<正>三、安徽教牧培训现状的检视从笔者在各培训中心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对中心的主要负责同工访谈发现,同工们对教牧培训对安徽教会的发展与信徒质素的提升是肯定和推崇的。但正如基督教全国两会傅先伟长老曾说"因为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教会在经济状况、教牧人员待遇、教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不平衡",~([2])安徽地  相似文献   

18.
中外教会历史说明,教会健康发展与教牧同工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教会的复兴祈望神兴起大批优秀的教牧同工。现实的近况:1.从数量上看:"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尽管这三十年各地神学院校、培训中心竭尽全力,培养了许多神学人才,但与需要量相比仍有杯水车薪之嫌。近几年不少地方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但也有些地方却是青黄不接。2.教会事工日益繁重,教牧人员往往"上至海陆空、下到阴沟洞",事无巨细包括牧养、行政甚至工程等工作都需要教牧人员兼顾,以致教牧人员所有时间全被教会事务占据,未能有时间好好培育灵命,更没时间顾及家庭需要。休息对教牧人员来说几乎被看为"体贴肉体"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健康成长的教会应努力做到四世门徒同代训练应有尽有,为教会得以延续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复堂已进入了第40个年头。全国各地教会第一波教牧退休潮已悄然来临,我们不禁要自问,我们准备好了吗?教会教牧常态化的更替可从三个方面思考与实践。一、使徒统绪相承无替我们得遵循普世大公教会传统,重新审视作为基督宗教基本  相似文献   

20.
郭玲 《天风》2024,(3):53-55
<正>教牧人员通常是教会内负责牧养的牧者,自蒙召奉献开始,他们就担负起牧养、关怀和辅导基督群羊的责任,而教牧人员自身是否需要被牧养、关怀和辅导呢?如果需要,谁来牧养、关怀和辅导他们呢?教牧人员是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承接着超越身体的灵性生命工作的特殊人群,他们也会出现灵性低潮受伤(spiritual low tide injury)的经历,并且比普通信徒受到的影响更深。因此,教牧人员的灵性低潮受伤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现象,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