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信主时间久了,敬拜时的神圣、崇高、庄严的感觉是否就渐渐消失了……"敬拜"一词亦称"礼拜",指从思想、感觉、行为上对神的尊崇、敬畏与钦服等。在圣经中对真神"敬拜"的意义,原文有至少三个方面:(1)有"下拜、跪拜、叩拜"之意(参创47:31;申30:17;撒上1:3;诗95:6);(2)是"在圣灵和真理"里"屈膝敬拜"(参约4:24);(3)是"脸伏于地"心悦诚服地敬拜(参林前14:25)。主耶稣升天之后,门徒仍然到圣殿祈祷敬拜  相似文献   

2.
薛连喜 《天风》2004,(6):7-9
经文:徒4:36-37 据圣经记载,巴拿巴是一个利未人,原名"约瑟",就是"增添"的意思(参创30:24),但其他的使徒却称他为巴拿巴,意思就是"劝慰子"(徒4:36)。路加对巴拿巴及他的工作如此评价说:"这巴拿巴原是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徒11:24)  相似文献   

3.
冀慎杰 《天风》2006,(17):6-7
约瑟是圣经中最完美的人,他的一生没有一点过失,他预表主耶稣。圣经中提到他是一个秀雅俊美的人(创39:6)。他不但有俊美的外貌,而且也有美好、的心灵;是一个秀外慧中、表里如一的人。一、以善胜恶是一种美约瑟是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是雅各年老时生的,深受他的宠爱。约瑟17岁时与同父异母的十个  相似文献   

4.
约瑟     
《天风》2006,(16):25-26
愿神加添My God add得帮助Helped增多Increase 1、约瑟是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是妻拉结所生,但名分上却是雅各的长子(创30:24,代上5:1),他是玛拿西和以法莲的父亲。他的子孙包括有以法莲和玛拿西两个支派,两个支派常通称为约瑟家。约瑟是他父亲年老时所生的,所以得到雅各特别的宠爱,还给约瑟做了一件彩衣。他常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10)
<正>妇人对他说:"先生,我看你是一位先知。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敬拜上帝,你们倒说,应当敬拜的地方是存耶路撒冷。"耶稣对她说:"妇人,你要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敬拜父,既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敬拜他。神是灵,所以敬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约4:19-21,23-24《和合本修订版》)  相似文献   

6.
刘美纯 《天风》2022,(5):26-27
符类福音记载门徒关于"天国里谁为大"的询问(参太18:1-5)、争论(参可9:33-37)和议论(参路9:46-48),三卷福音书记载的角度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天国里谁为大"这件事,且都是发生在耶稣第二次预言他受难与复活之后.当耶稣第三次预言他的受难与复活后,他最亲近的两个门徒雅各和约翰兄弟俩就来求耶稣:"在你的荣耀里,请赐我们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参可 10:37;参太 20:21,和合本2010)由此引起了其他门徒对他俩的不忿,"其余十个门徒听见,就对雅各和约翰很生气"(可 10:41;参太 20:24,和合本2010).当年门徒的"谁为大"的争论,以及雅各和约翰想要坐高位的想法,自古以来并未停止过.做最大的、坐高位、有权,人性使然,是会让人心动的.  相似文献   

7.
姜诚 《天风》2022,(3):32-33
四、由"会议的过程"看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依规民主办教 对于耶路撒冷会议的过程,《使徒行传》中说:"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辩论已经多了."(参徒15:6-7)说明当时有许多人发言了,充分展现了当时会议的民主做法.之后,彼得以事实作为依据谈了自己的看法,得救的问题是上帝的主权(参徒15:7-8),又借着人的信(参徒15:9).彼得讲完之后,众人有反驳的声音,但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众人停止了辩论,默默无声(参徒15:12).后来巴拿巴和保罗又述说上帝借着他们在非犹太人中所行的神迹奇事(参徒15:12),雅各引经据典,倡议最后的会议结论(参徒15:12-21).大家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认同此建议,于是定意(参徒15:22).请注意,此处说是"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而非雅各一人或当时一部分人的定意.  相似文献   

8.
孙玥 《宗教学研究》2020,(1):204-211
《创世记》37-50章记述的是关于约瑟的故事,其形式和内容都不同于之前的先祖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叙事(创12-36),且成典的位置在《创世记》的最后,连接着《出埃及记》。但是除了《创世记》37-50章,约瑟在五经中只被提及了一次(出1:8),而在五经之外鲜有提及。为了解开此谜题,本文从约瑟故事中"梦"这个主题出发,并通过与《但以理书》1-6章的对比,重新对《创世记》37-50章做了详尽分析,认为约瑟故事实际上形成于散居时期,因此之前形成的文本有可能不知道其叙事内容。  相似文献   

9.
颜敏 《天风》2003,(11):6-7
创50:15-20 这段经文是发生在约瑟和他兄弟们之间的一段对话,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经文的背景,才能明白这段经文。约瑟和他的兄弟都是以色列的儿子,以色列又叫雅各。因为以色列格外偏爱约瑟,为此其他的兄弟们很妒忌约瑟。有一天,以色列打发约瑟去找在外面放羊的兄弟们,  相似文献   

10.
约瑟     
《天风》2006,(18)
2、亚萨的四个儿子之一(代上25:2),四人都被派在圣殿中唱歌,他是第一班的班长。3、巴尼的子孙(拉10:42),决定休弃外邦人的妻子者之一。4、在约雅金作大祭司的时代,祭司约瑟作示巴尼族的族长(尼12:14)。5、依人看来,约瑟是主耶稣的生父(太1:16,路3:23)。他的父亲是雅各,岳父是希里,妻子  相似文献   

11.
汪维藩 《天风》2010,(8):58-59
<正>(五十七)人之尊贵人之卑微,是因他乃以尘土被造(参创3:19);人之尊贵,则因上帝赐他以荣耀与尊贵(参诗8:5)。尊贵,英译为honour,最主要的意思即为尊敬与尊重。人有自尊心,正由于在被造时上帝给了他尊荣。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这种自尊心特别强烈。所谓"特立独行"(《礼记·儒行》),  相似文献   

12.
吴兵  吴新望 《天风》2015,(3):10-11
<正>经文:启5:1-14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基督教的核心就是敬拜基督,教会诚然是一个敬拜基督的团体。敬拜的中心,即是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斯托得牧师曾言:"基督徒的团体是十字架的团体,因为它是借十字架产生,它敬拜的中心是被杀并得荣耀的羔羊。因此这十字架团体又是欢颂的团体,感恩的团体,不断借基督向神献上我们赞美与感谢的祭。"因此,我们在过教会敬拜生活时,必须了解耶稣被钉十字架事件对于敬拜生活的意义。每一个主导和参与敬拜的人,必须明白如  相似文献   

13.
拉结     
思恩 《天风》2007,(18):23
每当读到旧约圣经的雅各时,我们都能看到一位幸福的女子——拉结(拉班的次女,雅各的妻子,约瑟和便雅悯的母亲),因为雅各为了她而为自己的舅舅拉班(拉结的父亲)服事了十四年。从雅各为拉结的付出,我们可以看到拉结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位女子。但就是这样一位本应幸福的女子,却在一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9)
正"世界"(■)一词在圣经中经常出现。圣经中既有许多经文肯定"世界"的美善(参创1:3 1;诗19:1,24:1,89:11;罗14:14;林前10:25-26;提前4:4-5);也有一些经文,特别是新约圣经中的一些经文对"世界"持否定的态度(参约15:19;罗12:2;加6:14;雅4:4;约壹2:15-  相似文献   

15.
雅各     
普圣召 《天风》2008,(10):21-21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摩西,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这样或那样的试探;但他们却做出了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佩的举动。当然,他们也有失败的地方,那些就是今日你我的警戒,下面就让我们来列举其中的一个人——雅各,让我们看看在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好的,或是应引以为戒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杨雪连 《天风》2007,(23):14-15
弥赛亚在旧约中译作受膏君王或受膏者(参但9:25—26),在新约中译为基督(参约1:41,4:25)。这是犹太人对所盼望的中心人物正式的称呼,该名称为君王的尊称,是指着上帝所拣选而蒙受膏的君王的称呼。圣诞节前的四个星期,在教会传统上称作降临期(或称将临期),降临期的意  相似文献   

17.
高峰 《天风》2009,(12):6-7
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段经文,它记载了雅各死后约瑟的兄弟们如何面对约瑟以及约瑟如何对待他的兄弟们。叙述形象生动,很有启发性。通过读这段经文,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罗以 《天风》2004,(12):26-27
自古以来,教会视荣耀上帝为事奉的主要目的,信徒聚会的目的是为了敬拜赞美上帝。 在旧约和新约中,"敬拜"是全人的(包括心思、意志、情感和身体),以无比敬虔的心以及行动,与神面对面相会,表达我们个人对神的尊崇、敬畏、尊荣与爱慕;同时,让神的圣洁、荣光与真理来使我们洁净,好让我们能更具有神的形象(参林后3:18)。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3)
正好的管理不但要有序,更要有策略、有制度地运用和组织教会的各类资源,并有效率、有效能地达成目标当今教会,绝大多数的教会负责人或教牧同工都相信,教会作为一个属灵团体,管理依然是必不可缺且是重要的。从圣经角度看,无论是在旧约中,神安置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修理看守"(参创2:15),并要"治理这地"(参创1:28),还是在新约中,使徒保罗把"治理事的"作为圣灵的恩赐之一的事实(参林前12:28),都清楚地说明管理或治理是教会发展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以下是个人关于教会管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儒家倡导的五礼中,理雅各最重视祭祀礼,其中,他又特别关注祭天礼。《诗经》里有许多诗篇涉及祭祀礼仪,虽然这些祭祀礼仪并未表明是敬拜上帝,但是,理雅各坚持认为与上帝有关。在他看来,儒教和基督教敬拜上帝的方式不同,而儒教祭天与以色列人祭拜上帝的仪式却相似。他知道,在古代,以色列敬拜上帝是真正的举国全民参与,而在中国只有天子可以祭天,普通民众不能参与其中,全民皆可参与的是祭祖。理雅各对中国人的祭祖持批评态度,但又承认祭祖具有社会意义,并在祭祖礼中看到了上帝的存在,从而将中国传统宗教纳入一神教模式中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