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先华 《大众心理学》2020,(1):33-33,32
有无自制力,表现大不同有些同学总是抱怨自己每天早晨睡不醒,不愿起床,甚至戏谑地自称"起床困难户";还有些同学属于"拖延症患者",经常把要做的功课、应做的事情一再耽误,对自己爱磨蹭、拖延时间不断后悔、自责。出现这些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同学的自觉性不高、自制力不够坚强。自制力,就是控制自身认知、情绪、欲望和行为的能力。拥有自制力是人类克服困难、征服障碍、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我国宋朝的苏轼曾总结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相似文献   

2.
苏志明 《天风》2023,(2):15-16
<正>经文:加5:16-26;约6:1-15“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参加5:22-23)“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要求。“崇俭”就是要节约资源、爱惜资源、反对浪费。“戒奢”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对物质、金钱等方面的追求要有节制。  相似文献   

3.
经文:撒上15:22,弥6:7—8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犯罪”的问题。没有信主的人会觉得那纯粹是个法律问题,是以行为结果来界定的。而信主的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个信仰问题。因为除了法律标准的罪,还有神所定的宇宙性的标准(灵性)。“罪”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射不中目标”,即达不到目的。简单说就是,神造人有他自己计划和目标,就是要人以神为中心地生活,与他同行、与他同工。人的生活如果脱离了神要求的  相似文献   

4.
李元雄 《天风》2008,(23):28-29
经文:赛7:14;太1:23耶稣基督的降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基督诞生为人,实现了人类"可以亲眼看见神"这一多年的梦想。人可以亲眼看见神,这就是"神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说:"人要称他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太1:23)。神与人同在是圣经的中心。今天,我们欢庆圣诞,纪念救世主降生与我们同在。我要与弟兄姊妹分享的主题是"神与我们同在"。  相似文献   

5.
长大成人     
<正>"我们最深的期望与祈求,就是你们成为成熟的基督徒!"(林后13:9,英文版今日圣经直译)一个人重生之后,神的旨意是要每一个信徒在灵里成熟,长大成人。"效法他儿子的模样"(参罗8:29),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可是,大家心里有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长大成人?如何才能长大成人?一、如果你不长大你不成长,为父的心非常难过。想想如果你的孩子一直长不大你会如何?使人得更丰盛的生命是耶稣到世上来的任务,也是教会牧养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王保富 《天风》2002,(7):54-55
“洗礼”及其仪式,在当代教会中存在许多看法和争论,各有各的道理。重视洗礼的人认为,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信徒必须要经过洗礼。因为耶稣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6),对洗礼抱有质疑观点的人认为,洗礼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礼仪而已。人的得救不得救并不取决于受洗与不受洗,受洗礼的人并未表明他真的重生,得到基督的生命了,未接受洗礼的人也不见得他没有重生,没有得救。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强盗,那右边的不是也未接受洗礼吗?耶稣却对他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加6:15)有人认为孩童时代接受洗礼最好,因为上帝曾对亚伯拉罕说:“你们世世代代的男子,无论家里生的,是在你后裔之外用银子从外人买的,生下来第八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向度     
《天风》2020,(8)
正主耶稣说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参约10:10)。基督徒的生命若能朝着长宽高三个向度延伸,那么自然就会变得更丰盛了。1.生命的长度"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西4:5)一般人都以寿数来论生命的长度,其实年岁长久的人并不一定健康快乐。我们所追求的生命长度不以年岁来论,而是以生命的质量来看,犹如好睡眠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贵人     
年近耳顺,阅世渐广,积多年人生经验,我很认同这句话:要想成功,自己得行,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自己得行。这个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贵人。好莱坞流行一句话:成功与否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认识谁。那个人就是贵人,咱就先  相似文献   

9.
做主真门徒     
吴恩平 《天风》2007,(24):16-17
当我们诵读《约翰福音》的时候,发现有许多个"真"字特别引入注目,令人深思。比如主耶稣见证自己就是真光、真神、真理、真粮、真葡萄树等。他教导我们敬拜神的态度必须要真心实意,绝对不能假心假意。"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约4:23)  相似文献   

10.
王俊 《天风》2016,(9):8-10
正经文:撒上15:22-23;彼前2:13-17;弗5:19-21"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相信神是信徒信心生活的基础(参来11:6),顺服神则是信徒信仰生活的重要原则。信徒随时都会遇到需要顺服的事,要经常学习顺服的功课。一个肯顺服的人,必定会从顺服中得益。一、在信仰生活中要顺服神信徒在信仰生活中,不论从神的本性,还是从与其的亲密关系来看,都理所当然地要顺服神。(一)顺服神有因。一是神  相似文献   

11.
今年22岁的我,虽是女孩,却从小就很要强。也许就因为这样,父亲叫我自己独自经营他的商店,而我也干得很成功。 就在我独自经营事业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人,一个也许今生都忘不了的人。 他经常来我的店里买香烟等东西,一坐就好大一会儿工夫,也就聊了许多的话题。他曾几次说过,要带我去玩,  相似文献   

12.
进窄门     
路加福音中记载:耶稣经过城市乡村,随处施教,朝着耶路撒冷走去,一个人问他说“: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回答他说“:你们竭力由窄门而入吧!”(路13:22)那个人怎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因为当时犹太人的观念以为天国只有犹太民族的份,而外人只能留在外面,然而耶稣坚定而清晰的回答无疑的对他们是一个惊醒,一个打击,耶稣的答案是“:你们应由窄门进去!”在这里,耶稣同时也给了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直接重要关系的答案,那就是:一,他愿意所有人都得救(弟前2:4)。二,而且给出了得救的条件就“是进窄门”且“是竭力进窄门”。进窄门:就是天主…  相似文献   

13.
严青 《天风》2005,(11):F0004-F0004
“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箴24:10)。当人认定自己是失败者之后,即使成功就在离他不远处,成功还是与他交臂失之,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胆怯。胆怯的人,在世上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业;一个怕失败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成功。成功的人,没有不经历失败的。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对中国近百年来的现代化历史作出回顾总结时,便会越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主体,事实上就是人的行为和观念形态的现代化变迁,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在于人,现代化的滞后也缘于人。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又必须凭籍高素质的一代新人才能得以完成,所以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既是历史的启示也是未来的召唤。  相似文献   

15.
佛经里常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世上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人的珍贵在于你就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这种独特性,是一个人成长与幸福的立足点.教育发展到今天,要想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培养出创新人才,珍视学生的独特性,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这是我们班主任不可忽视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1964年3月22日至26日,罗马葛兰西学院组织了一次关于“道德基础”问题的国际讨论会;应邀参加的有苏联、捷克、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匈牙利、意大利和法国的哲学家。参加这个讨论会的法国哲学家有加罗迪、谟里和萨特尔。陶里亚蒂参加了这个讨论会的开幕式。加罗迪在会议的第一天作了报告,这个报告后来发表在1964年11月的《新评论》上,就是我们在这里摘要译载的这一篇。加罗迪的这个报告,主要是想解决道德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他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要澈底与教条主义决裂,一个是要创立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性理论,一个是要创立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性理论。加罗迪在这个报告中,十分强调费希特的哲学遗产的重要性。他一则说,费希特最先抓住了道德和社会这属于一条链的两端的统一,提出了从自由过渡到规律的问题,创立了一种既非主观主义又非个人主义的理论;再则说,存在主义的最初根源可以在费希特那里找到;三则说,马克思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在费希特身上找到了共同的祖先;最后说,马克思主义者把费希特的主观性理论批判地采纳过来,就可以解决道德的基础问题。加罗迪认为,存在主义提出了主观性这个现实的问题。他批判了萨特尔的无时间性、非历史性的观点,但又认为马克思主义应当从存在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主观性问题。加罗达又根据人有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大谈其超越性的理论。他说因为人从事劳动,能估计可能性和作出计划,有选择的自由,有需要,所以总是从现状向未来超越,这就是属于人的而不是属于神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使人脱离动物性和异化。无产阶级的革命就是主观性和超越性的高度表现。他说社会劳动、社会实践的创造活动,就是主观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也就是道德的第一范畴,即道德的基础。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道德既是社会的道德又是个人的道德,两者不可分割。这种道德的最高目的是创造种种条件,使一切人都可能实际成为完全的人,即成为创造者。抬出费希特,于主观性之外提出“超越性”,用“主观性和超越性的统一”来代替主观能动性这个概念,这是加罗迪用以宣扬其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新花样。  相似文献   

17.
正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这确是诚实有裨于诚实人的日子。他们得享受下临诸河的乐园,而永居其中。真主喜悦他们,他们也喜悦他。这确是伟大的成功。"(5:119)又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要敬畏真主,要和诚实的人在一起。"(9:119)诚实就是讲诚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的教育学家朱永新说:"一个老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我想说:一位神父不在于他当了多少年神父,而在于用心当了多少年神父,而在于用心为主的教会做了多少事情。人们常说:"干一行、钻一行和爱一行,"要用心为天主工作,首先要用心处理好工作中的五种人际关系,即神父与社会、主教与神父、神父与神父、神父与信友及修女、神父与堂区各种人员关系才能为牧灵福传工作铺平道路。一、神职人员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大敌     
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纳出很多很多,比如机遇不好,比如外部条件不成熟,比如自身缺乏实力等等。这些原因,人们很容易看到,自然也能引起重视,然后对症下药去加以克服。然而,导致失败还有一些机遇和实力之外的很重要的原因,比如对人们内心困难的畏惧,却很容易被人忽视,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克服,从而给成功带来最致命的阻碍。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人的行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他做了一个实验: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  相似文献   

20.
心理距离的远近是成功的关键。有人在总结成功之道时指出:“年龄是个宝,能力作参考,学历少不了,关系最重要。”虽然有不当之处,但也反映了部分实际:关系重要。这里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 心理距离远近除血缘和婚姻关系外,并不都是固定不变的。心理距离远的,通过努力可以变近;心理距离近的,由于处理不当也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