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著者和出版情况简介 著者巴克莱(William Barclay)1907年出生于爱尔兰首府威克洛(Wicklow)的贫寒农家,卒于1978年,享年72岁。他青少年时代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和在德国的马尔堡受教育。1947年受聘为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讲师,1964年被聘任为格拉斯哥大学三一神学院的新约及希腊文教授,后曾任该学院院长及学院诗班指挥,为当代著名神学家,电台布道家和报纸专栏作家。他的著作甚丰,除注释新约各卷的《每日研经丛书》外,尚有《致七教会书》、《新约原  相似文献   

2.
<正>"教会的任务是根据《新约》倾听《旧约》,根据《旧约》倾听《新约》",克里斯托佛·赛茨(Christopher Seitz)恰如其分地说。[1]若不能完成这种双重的工作,就是否认这样的基督教会真理,即,《旧约》舍弃《新约》就不完整,《新约》舍弃《旧约》同样不完整。基督教给予犹太人的希伯来圣经(简称希伯来——亚兰文圣经)以"旧约"这个标题,这个标题传递出了一种清晰的信号。[2]这个信号作为依据《旧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圣经》汉译版本之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为希伯莱文,共有39卷。“新约”原为希腊文,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4个部分,共有27卷,是耶稣的门徒等著述的汇编。在19世纪以前,《圣经》只有个别天主教传教士翻译了部分内容。19世纪初,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热心于《圣经》的汉译工作,翻译了许多种版本。从语体角度可以分为三类:深文理译本(High Wen Li Version),即文言译本;浅文理译本(Easy Wen Li Version,Sample WenliVersion),即…  相似文献   

4.
<正>新约作者在引用旧约历史典故时,常常会溢出原来的含义,给典故以新的理解,即将历史事件当做新约的预表,旧约是影子,新约是实体,旧约是表象,新约是实现。这种新旧约的对比在保罗的著作中尤为明显,"摩西的帕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保罗在《哥林多后书》3章里提到,承当新约执事的凭据,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字句"是第一层含义,文字都有其本义,意指实体世界的某件物品或精神世界的某种状态,例如"猫"这个字的本义是一  相似文献   

5.
陈贻圣 《天风》2012,(12):38-39
纵观圣经及教会历史,圣乐侍奉在教会中的主体性地位确凿无疑。旧约时期大卫在圣殿设立诗班(参代上25:1-8),及至新约《启示录》所描绘将来新天新地十四万四千人的诗班在主前侍奉(启14:1—3)。诸如教会历史记载,教皇格列高利(PopeGregoryI)以及其后的马丁·路德(MartinLuther)等,均以圣乐来建造教会、改革教会、发展教会。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芬芬 《天风》2004,(6):50-51
编辑老师: 近来,有法轮功邪教组织分子利用圣经《启示录》的内容,曲解、谬解《启示录》中有关"大淫妇"、"兽的印记"来蛊惑人心。请你们予以揭露并帮助解释《启示录》中"大淫妇"、"兽的印记"的意思。 安徽-弟兄  相似文献   

7.
杨联涛 《天风》2023,(1):21-22
<正>《启示录》中充满了旧约的形象、主题和观念,了解约翰怎样引用旧约及引用之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白此书。一、不同形式的引用《启示录》是新约中引用旧约最多的书卷,在这一点上学者们已达成一致。约翰自由且极具创造性地使用旧约经文,很少直接引用。他在几乎每一章的词汇、主题、模式或观念等方面引用旧约,404节经文中有518次引用了旧约,而我们却看不到诸如“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你们听过有话对古人说”“如经上所记”之类的引用导语。  相似文献   

8.
天主教传世的著作《圣经》,分“古经”(旧约)和“新经”(新约)两大部份。“旧约”又称《旧约全书》共四十六卷,写人类起源之说和依斯赖耳人从部落到立国及其衰亡的历史等;“新约”又称《新约全书》,共二十七卷,记载耶稣的生平及宗徒传教的历史。依斯赖耳人的史籍和文学作品等都以古教圣典的形式流传下来。《旧约全书》约略可分三部份,即法律书,先知书和圣著。法律书共五卷,即梅瑟五经,即《创  相似文献   

9.
《启示录》的象征语言与永恒时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语言方面与时间方面,对《新约》中的独特文本《启示录》展开言述。《启示录》作为《新约》预言与启示的唯一书卷,它在语言上以象征传达关于未来诸世代和种种事件的讯息。每个具体的象征意象中,又有象征的能指和所指的差别。根据《启示录》的言说方式,如第一印中的骑马者象征敌基督,白马象征他的最初的得胜(第一级的象征),但敌基督最初的得胜也不过是上帝最终审判的象征,或者说是上帝最终审判的构成部分(第二级的象征)。第一级象征语言的所指(敌基督、他的最初的得胜),构成第二级象征语言的能指,即第一级象征语言的所指和第二级象征语言的能指是同一的;第二级象征语言的所指却是基督的最后审判事件。正是通过这种层级的象征性言说,约翰完成了他在福音书中未完成的基督论——关于耶稣的再来和审判的言说。这种末世论的信仰,和《启示录》的时间观相呼应。在约翰看来,上帝是时间的起点和终点的设定者。上帝的全能使他成为永恒,而上帝的全能性首先又呈现在他的永恒性里面,呈现在他对时间的超越性里面。另一方面,约翰又生存在一种短时段的末世论时间观中。它意味着:公元一世纪早期的基督徒相信在基督升天后与他再来(基督复临)之间的时间,是一段短的时间。换言之,他们相信耶稣将很快复临,期待世界的末日将在不久的将来来临。  相似文献   

10.
田炜帅 《天风》2023,(4):49-51
<正>任何一种宗教在其诞生地之外的异文化区域传播都离不开经典的翻译,基督教也不例外。圣经的汉译工作不但是基督宗教在华传播的必然努力,更是教会本地化(enculturation)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在华天主教而言,直到1968年12月才有了全部的汉译圣经,即《思高本圣经》,而之前的传教士或中国教会人士汉译圣经的工作均未能系统化,最高的成就是完成了新约部分的翻译和出版。献县教区(今沧州教区)萧静山的译作《新经全集》是第一本新约译本,也是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新约译本。  相似文献   

11.
缩读往来     
音歆 《天风》2004,(5):50-51
近来,有法轮功邪教分子利用圣经《启示录》的内容,曲解误解((启示录》来蛊惑人心。请你们予以揭露并帮助解释《启示录》中“龙”的意思、13章中“怪兽”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正翻看《新约·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这句话让人沉重的内心陡然轻松了许多。有时候,切中肯綮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人"放下包袱"啊!忧郁症是一种城市流行病,也是一种现代流行病,严重者会因此自杀。克服忧郁症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疗法,但根本的,还是心理疗法。笔者以为,《圣  相似文献   

13.
1707年,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白日昇和其中国助手徐若翰写作了汉语《圣经》(1),在《圣经》汉译史上,这是首次系统地将哲罗姆武加大本《圣经》(Biblia Vulgata)译成中文,译出了约80%的新约,是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汉语《圣经》。而后世"二马"《圣经》很大程度参考了它,可见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神"作为对Deus的翻译,可以说是"白徐"的创举之一,二人在翻译时既回避了教廷所反对的"上帝""天"等译法,也没有使用罗明坚和利玛窦初倡且至今获准的"天主"之译,这种译法的直接影响是新教的"和合本圣经"至今还有以"神"为主名的版本,使"白徐"的译法在300年后广受认可并推广开来。本文通过对白日昇书信的整理以及对历史背景的深入探讨,分析"白徐"Deus译名选择的内在因素,还原白日昇译经的背景及译名思考。  相似文献   

14.
海外消息     
《天风》2015,(3)
<正>全球13亿人缺乏母语圣经英国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于近日发布的《圣经与语言统计2014》显示,现在全球约有7000种语言在活跃使用中,但只有2800种语言有一卷或以上的圣经书卷译本。此外,至少13亿人口没有他们第一语言的整部圣经,而其中有超过6.34亿人只有新约译本,余下的则只有部分经卷或相关翻译工作正在进行。科学家在木乃伊身上发现第一世纪《马可福音》手稿阿卡迪亚神学院(Acadia Divinity College)教授克雷格·埃文斯博士(Dr.Craig Evans)近日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撰写了三篇文章专门论述基督教的起源。1882年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刊登了他的论文《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这篇文章评价了鲍威尔对基督教的贡献。翌年,恩格斯在英国《进步》杂志上发表了《启示录》一文,该文评述了基督教在《约翰启示录》里究竟是什么样子。最后,恩格斯在逝世前夕于1894—1895年为《新时代》杂志写了《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一文。恩格斯对基督教的形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不但因为所谈的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问题之一,而且因为恩格斯发现了十九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基督教的形成之间有着相同之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卫道 《天风》2004,(4):45-45
编辑你好: 近来有“法轮功”邪教组织分子利用圣经《启示录》的有关经文,进行胡编乱造,企图达到他们搞乱基督教神圣信仰的目的,为此请你们能否给予揭露并解答圣经《启示录》中所讲的“巴比伦大城”是什么?“新耶路撒冷”是什么? 浙江一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尚书》于儒家经典中最为古老,也最难懂。从语言文字而言,韩愈、朱熹等人已明白承认它的一些篇章"佶屈聱牙""已不可解"。而从思想内容而言,其所记多为上古帝王的为治"心法",因而为后世学者追溯"道统""治统"的主要凭借。唐代刘知几对《尚书》评价甚高,认为《尚书》是"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群籍。"(《史通》卷四《断限》)近现代学者对于《尚书》的研究,大体有两个方向,一是关于思想史的研究,因为学者不能完全看懂  相似文献   

18.
读经:诗篇122篇 在旧约,圣殿是以色列人崇拜的中心,因为圣殿建立在锡安山上的耶路撒冷城内。所以耶路撒冷称为圣城,锡安山称为圣山。当时神的选民都热爱耶路撒冷,向往锡安大道,渴望到圣殿里朝见神(参诗27:4—6;诗84:)。在新约,五旬节圣灵降临后,教会建立了。教会就是神的殿,是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2:19—22)。在启示录二十一章里,约翰所看见的圣城新耶路撒冷,也是基督的新妇——教会的象征。因此,每  相似文献   

19.
大卫·施特劳斯(D.F.Strauss,1808-1874年)青年黑格尔派主要成员,杜宾根学派的主要代表。本期选读的是他的名著《耶稣传》。该选读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本文是第一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施特劳斯生平、著作及其影响;接着是他圣经新约进行历史考察所得出的结论,特别是我们从他书的目录可以看出他认为几乎整个新约都不过是神话。  相似文献   

20.
"约伯问题"对神义论向人义论的转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约伯记》展示了安妥生活与传统的德行业果观的张力、德行业果观与无辜受苦的冲突和德行业果观的危机。本书描述的约伯超利害的敬虔和美德与对上帝的忠心,为上帝的公义和权能提供了更深的一层内涵,批判了善恶报应、德行业果观的教条主义所持守的立场。《约伯记》教导我们以何种心态去面对我们所不明白的"义人受苦"的问题。而在新约中,我们会明白上帝如何处理苦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