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大体勾勒了 《管子》经济伦理观的基本特征。其一, 《管子》从 “自利”、“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出发确立了功利主义的原则导向, 但并未走向极端功利主义; 其二, 它从“国家本位主义”出发把 “民富”作为 “国富”的重要手段, 但并不违背手段善原则; 其三, 它强调经济公正, 但却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其四, 它强调 “士农工商”四民 “分业而治”的职业伦理, 但却客观上阻碍了人员与职业的正常流动。这些特征共同构筑了 《管子》经济伦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它表达了人们希望事情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振奋精神迈好第一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道业生活中没有迈好第一步的情况是常有的。这时候,是不是就“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了呢?现代青年道人以未学少见受挫,继而以悬梁刺股认真拚习的精神赢得好评。他们以雄辩的事实告诉我们:一步赶不上,并非步步赶不上!这里,首先要总结第一步失利的教训。对于弱者,这一步失利可能是一口毁灭的陷讲;对于强者来说,则是一盏引路的明灯。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它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可见,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就要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4.
“浑沌”与“氤氲”:道的朦胧美趣潘显一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考察,道教美学对“道-美”的把握,带有一种与“道”俱来的模糊性、朦胧性;它对“修道”理论中的“真气”、“元气”的阐述和理解,也带有理性表达和理论意义上的模糊性,而有一种审美意义的朦胧性;它又要求...  相似文献   

5.
赞赏的力量     
赞赏是一种激励和温暖人心的力量。它也许并不华丽,但一定出自真心,在“赞美”之中包含着“欣赏”;它也许不具备点石成金的魔力,但一定拥有潜移默化、润物于无声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自己心仪的单位工作,只有首先平安地度过试用期,才能立足这个平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这方面,白岩松等央视主播颇有心得。笔者为此专门编写了一段“三字经”:“试用期,要用心;品行端,不揩油;做主角,挑大梁;觅平台,捕契机;降身价,巧打杂……”以此与职场的人们共同学习分享。  相似文献   

7.
打七     
“打七”是指在 七天中,集中精力, 克期求证的修行。 修行者为了求得在 短期内得到比较好 的修行成果,常作 限期的修行,在一 定时期内,除了必 要的饮食睡眠之 外,专心致志地修 行。通常大多以七 日为期,称为“打 七”,又称为“结 七”。如果要七天之 内,专修念佛法门 者,称为“打佛七”,略称“佛七”;专修禅宗法门者,称为“打禅七”,略称“禅七”;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为“观音七”;专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为“地藏七”。 “打七”应该是起源于善导的念佛三昧行仪,善导在《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指出,念佛三昧,可…  相似文献   

8.
“谢谢!”“好吧!”是需要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瑞典政治家、哲学家达格·哈马舍尔德说:“对于一切已经存在的,说声‘谢谢’,对于一切将要发生的,说声‘好吧’。”“这很重要,它不仅能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而且能培养我们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好政府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团体之间的关系,是宗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宗教工作中的具体反映,它事关我党能否建立起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事关江泽民同志关于宗教工作“三句话”的精神能否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事关我国宗教界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构建新形势下两者之间的一种在管理上层次分明、职能明确,在情感上和谐融洽的良好关系模式,对于做好新世纪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违法活动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进…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场”上游刃有余,精彩纷呈。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呢?诀窍无它——过好五道“关”。  相似文献   

11.
感悟人生     
有人说,人生就是万绿之源的绚丽花朵;也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桌供人享用的佳肴;还有人说,人生就是那坎坷崎岖的山路;而我说,人生就是永不停顿的攀登。野菊将它的诗写在崖畔,谓之“秋耀金华”;大雁将它的诗写在蓝天,谓之“雁过留声”;睡莲将它的诗写在水中,誉为“清水芙蓉”;兰花将它的诗写在暗处,点缀“曲径通幽”;我将自己的诗写进生命,憧憬“未来盛世”。所谓成功的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悲壮  相似文献   

12.
论“进步”及其历史──对现代性核心观念的反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步”之在中国,完全是一个现代观念。这里的所谓“现代观念”,一指它是一个现代性的前提,象它在西方现代社会的作用一样;二是指它在中国的形成,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某种结果。所以只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进步才被中国人逐渐接受。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人的观念世界中没有“进步”信仰。主流意识的世界观、历史观背景是循环论,甚至是历史衰退论。中国哲学有极其富于民族特点的“变”的智慧,它集中体现在易学哲学之中。但是中国哲学赞美变易的理论,中国智慧的实质,在于承认对立统一是宇宙间普遍适用的法则,和人事在“否”-“…  相似文献   

13.
织好心网     
“灵感”是经过思考获得的好点子、高招、妙计、良策。它好像是林中小鸟,捉它,非常难。鸟网是捕鸟器具,渔网是捕鱼器具,心网是捕“灵感”器具。  相似文献   

14.
有了绿,不等于就是文明城市;没有绿,就不是文明城市。绿,意义和作用不限于“绿化”,而是标志着城市的文化品位。有没有“绿”,“绿”的面积大小、质量高低、养护得好坏,对城市的文明水平,有决定性的影响。“绿”之于城市,象征着它的生机勃勃,是它的“气色”或“...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本文的题目,来自郭沫若的一段话。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我们要跳出了‘国学’的范围,然后才能认清所谓国学的真相。”这段话写于1929年,距现在已半个多世纪了。之所以重新把它提出来,是考虑到这句话不仅击中了那时的国学家们的要害,就是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国学仍然大有启迪:只有跳出“国学”的范围,才能研究好“国学”。在某些人看来,“我们的国情不同”,值得自豪之点,就在于:世界四大“文明”,于今只剩下华夏文明了。这是因为——在国学家看来——是孔子的思想、古代经典即所谓国粹在起作用的结果;国…  相似文献   

16.
总部大楼矗立在美国德州达拉斯市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被一名极具幽默感,提倡“笑着赚钱”的导航人率领,奇迹般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小航空公司起步,至今已发展成为全美第五大商业运输公司。它已成为美国商企界收益最稳定可靠的公司;因为它自1973年起在26个连续赢利年中成绩突出,美国交通部曾三番五次将“运旅业王冠”奖冠于其首;另外美国交通部还誉称西南航空为“美国航空业界变化最令人瞩目”、“全美最完善”的航空公司。当人们走进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总部大门,一幅铭刻在玻璃上的励志标语:“开发全体员工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穷无尽…  相似文献   

17.
浅论《春秋》三传在西汉的不同命运战化军《史记·儒林传》说,高祖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难顾庠序之事;文帝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武帝即位,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后崩,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相似文献   

18.
“第二部《论语》”——《法言》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了《法言》的基本思想:(1)关于扬雄“广评诸子,归宗孔门”的思想宗旨及其对先秦诸子的评价;(2)关于扬雄“性善恶混,修身为本”的人性论及其伦理思想;(3)关于扬雄“礼法宜中,道有因革”的政治思想及其历史观;(4)关于扬雄“天道无为,生死自然”的自然观及其对神秘主义的批判;(5)关于扬雄“礼义立世、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本文认为,《法言》作为一部模仿《论语》而写成的著作,一方面有其一定的学术价值;另方面,它与《论语》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影响,又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中缘故值得深思玩味!  相似文献   

19.
知晓“五戒”的人很多,但说到“不饮酒”这一成,好多青年朋友便不理解,甚至不以为然;认为这一戒只是对出家人的要求,居家学佛者守不守这一成都无所谓。一些自以为学样的朋友,表现得似乎更达观,论调也很高,“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对禅,我领悟不多,不敢妄断,但对“不饮酒”这一成,我自己有点见闻和感受,这里说说,以供在家学佛的青年朋友参考。酒,对于从不饮酒者来说,它只是个字,是个名词,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说酒能乱性,对爱饮酒者来说,似乎已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污辱,简直是对“酒”这个神圣名词的硝污。酒能舒筋…  相似文献   

20.
当花季的你因“爱”而迷惘、惆怅不能自拔的时候,便失去了无法挽回的时间;当你吃尽苦头,回过神的时候,已被同学们甩了好长好长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