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读王玉樑同志刊在《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上的文章《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以下简称“王文”),很受启发。文章最大特点是将价值的哲学研究奠定于唯物史观的根基之上,奇出蹊径,立意亦较深远。面对近年来关于价值规定的讨论,我也在构思与王文有某种相似之处的看法。不肖说,我对王文基本的理论倾向和主要思路是赞成的。然而,一则王文  相似文献   

2.
人本心理学是20世纪40、5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心理学流派,针对盲目照搬自然科学方法的机械主义心理学的种种弊端,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等人本心理学家重新回到哲学中寻求智慧,道家哲学成为他们注目的对象。罗杰斯吸收老子思想而创立“以人为中心疗法”;马斯洛更是对道家表现出特殊喜好。不少人认为,马斯洛在晚年才接受道家思想,而据霍夫曼《马斯洛传》等书,早在1942年,马斯洛就深为完形心理学家惠特海默(M.Wertheimer)关于老子和禅宗的演讲所震动,对他“正在形成中的人格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促使他阅读道家书籍。(霍夫曼,1998年b,第1…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6—9日,第四届中日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会议由《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和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等19个单位联合主办。与会中日专家学者逾百人。会议围绕价值哲学研究方法、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以人为本与价值观、生态文明与价值观、全球化与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张异宾(笔名张一兵),男,祖籍山东茌平,1956年3月生于南京市,1981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原理教研室主任。主要学术成果有:《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折断的理性翅膀》、《西方人学第五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第三卷,合作)等8部论著,以及130余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我国著名价值哲学家王玉樑先生出版了一本代表作:《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1在该书中,王先生通过对一百多年来中外价值哲学发展轨迹的理性审视和解读,揭示了当代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的局限,提出了走出价值哲学研究困境的期盼——从自发到自觉。同时,在该书中王先生还区分和讨论了理论价值哲学和实践价值哲学,主张在价值哲学的研究中摒弃单极思维、贯彻全面彻底的关系思维。针对当年王先生的这本代表作,我曾发表了书评:《价值哲学的回顾与  相似文献   

6.
试析界定哲学的“价值”的方法论分歧──并非仅仅敬答杨清明《论哲学的价值范畴的真谛》一文陈述,赵守运感谢杨清明同志不吝赐教,撰写《论哲学的价值范畴的真谛》(《哲学动态》1993年第5期,以下简称《真谛》)质疑拙文对“一般价值”的界定。当前,我国哲学界主...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哲学与《公羊传》周桂钿近日读到《管子学刊》1993年第2期上发表的金德建的文章《〈公羊传〉述作当在董仲舒辨》,颇受启发。该文主要观点是,《公羊传》是董仲舒的述作,否定徐彦所引《戴宏序》的说法:即《公羊传》由子夏传五代到公羊寿,然后由公羊寿和胡毋...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普遍关注价值和价值研究的文化气氛中,赵馥洁教授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理论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价值与真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独立于认识论之狭义价值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之尴尬简括为以下几点:(一)在德语中(汉语及其它语种也一样)日常用语“价值”与经济学上的“价值”是同一个字,马克思批评德国经济学教授瓦格纳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书中,从使用价值引出作为“满足需要”之“价值一般”混淆经济学上的“价值(‘交换价值’)”。马克思当时所说的“价值一般”不是后来“价值学”所说哲学的“价值一般”,而是日常用语之“价值一般”,就是说它并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4—417页)。虽然它作为“一般”在日常用…  相似文献   

10.
人作为价值本身是否可能——与赖金良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突破哲学价值论研究的认识论方法框架,在新的方法论视域中重新规定作为价值哲学基石的价值范畴,赖金良先生发表了《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以下简称赖文)等一系列颇富创见和启发的论文。赖文在把“人”和“主体”两概念作了仔细区分之后,提出“价值理论的轴心概念是‘人’”、“人既是价值的设定者同时又是价值本身”、“人以自己为价值,把自己设定为价值”等基本观点。这些观点的理论贡献在于对“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有所突破,把价值从“主体”、“主体性”、“客体”拉回到人本身,试图实现价值从人的功…  相似文献   

11.
在96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陈箱泉、刘奔主编的《哲学与文化》表达了一种新的思路,即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一种现代化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是一种从实践角度着眼的社会历史批判理论。《哲学与文化》认为,这种实践性的批判方式是非常有潜力的,它能够产生出对文化的正确理解,因此,应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极为重要而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方面日益显露出来”,其中有“尚待发挥和发展的一些原则性论点,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缚和曲解,它们或者被埋设和掩盖,或者被误解”。例如历史唯物主义有时候被认为是不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评《现代西方价值理论研究》邓安庆价值哲学或哲学价值理论是哲学的一门年轻的分支。在西方,对价值理论的重视源起于19世纪末以洛策(Lotze)为代表的所谓“后唯心主义”时代,试图以“价值论”(Axi-ologie)来补充德国唯心主义的本体论(On-tologie)(参阅HerbertSchnadelbach《1831-1933年的德国哲学》,1983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200页),是其理论的出发点,但真正形成一般的价值哲学则是20世纪初的事。在我国,直到80年代初价值问题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形成了一股至今不衰的“价值热”。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的“价值热”从理论起点上讲,是由“真理标准问题”的深入讨论所带来的附产品,这就决定了我国价值哲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认识论定向。我们暂且不谈这种定向是否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认识论定向使价值研究局限在一个十分狭窄的范围内,因而时间一长,研究就难以深入。可以说,随后价值研究的深入或多或少地都依附于对纯粹认识论视野的超越。如何进一步超越这一视野,就成了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湖北大学副教授江畅博士推出了他30万言的专著《现代西方价值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三届价值理论研讨会于1991年9月24日至28日在西安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陕西师大政教系、山西师大政教系、《人文杂志》编辑部、西安交大社科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社科部、西北政法学院科研处等14个单位联合发起的。有近50多位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价值与文化、价值与精神文明、价值与历史发展。围绕此一主题,与会代  相似文献   

14.
<正>在近六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罗国杰教授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为创建新中国伦理学的宏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其著作等身、卓见非凡,为伦理学从业者和学生所敬仰。在其多达数十卷的著述中,1980年在《哲学研究》第6期发表的题为《论科学技术、物质生活与道德的关系》一文,为国内学术界较早关注这一课题的力作,为奠定和开拓我国科技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乃至整个应用伦理学确定了基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理论和实践中不容置疑的地位和逐步显露出来的局限,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强大推动。笔者对这种推动下的劳动价值论研究关注和思考已久,看到鲁品越教授的《创新劳动价值与社会生产历史进程——两层次劳动价值创造论》(见《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以下  相似文献   

16.
法国《哲学研究》(Les 6tudes philosophlques)季刊 第18年度第1期1963年1一3月 (认识论谈话的几个方面)分析哲学与语言亡.本沃尼斯特看作为翻泽的科学与哲学R.吕耶论物理和哲学当前的诸关系R‘布朗舍哲学与心理学:两者关系的三种看法R.拉克罗茹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互作用、交换和正义的范 畴,卫.布里考 第18年度第2期1863年4一6月 (美学与哲学)哲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它.苏黎安哲学与文学M.则拉法绘画与哲学O.一P.布鲁哲学与电影人,艾弗里 第18年度第3期1863年7一9月 (克尔凯郭尔)危机和一个女演员生活中的危机5.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的《…  相似文献   

17.
《医学与哲学》杂志问卷调查大连理论医学研究所(116013)张斌《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已有18个年头。为了准确地了解读者对《医学与哲学》杂志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我们仅就《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11期、12期和1996年第1期共3期80篇论文...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末期开始,第五代导演开始将电影的创作倾向转向民俗化,从而衍生出了一批带有浓郁民俗文化色彩的电影。张艺谋通过其独有的色彩风格,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众多本土民俗文化的元素。张艺谋在《红高粱》这部影片中,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有生动的视觉展示,表现出意境美以及民族精神。从美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民俗文化与电影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审美意义与趣味,不论是对电影还是民俗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伦理学与美学、审美与德性之间的联系在康德哲学中是显而易见的。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充分提示了这种联系。这种联系使第三批判在体系里起着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之间联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冬,《中日价值哲学新论》出版。这本书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哲学价值理论研究在东方的进展。本文想就其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效用”与“效应”有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对这种作用和影响,有的用效应来概括,有的用效用来概括”(第5(?)页)。查《汉英词典》“效应”与“效用”的英文词都是effect,换言之,effect的汉译既可以是“效应”,也可以是“效用”。再查《现代汉语词典》时“效应”和“效用”的释义,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