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向明 《天风》1995,(8):29-29
有人认为做礼拜不就是到礼拜堂去唱唱诗、听听道吗?说得不错,可是不少信徒对做礼拜的真正含义还是模糊不清。其实,进教堂好比古时进圣殿、去圣所,是信徒朝拜神、与神交通的地方。既然如此,进了教堂就应当严肃,  相似文献   

2.
做礼拜是我们信徒教会团契生活中一件既平常、又重要的大事。说平常,是因为每主日都要做礼拜(参徒20:7);说重要,因为做礼拜是教会生活的中心,也是提高信徒信仰素质的必要途径。 礼拜是被主宝血救赎之人聚集一起(教堂)共同敬拜神。内容有唱诗、祷告、读经、献诗、讲道、祝福等。但是怎样做礼拜,主日礼拜较少提及,也不便多讲,然而又直接影响到礼拜的效果。那么,我们当怎样做礼拜见?下面分几点讲: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10,(4):50-50
网络兴起对懒得进教堂的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既能保持宗教信仰,又不用去教堂做礼拜,创造出“教堂2.0世代”。《洛杉矶时报》报道说,网络兴起后,外界担忧年轻一代沉迷网络,也将逐渐失去对宗教的信仰,但结果似乎不然。  相似文献   

4.
余康 《天风》2005,(11):24-24
在陕西省旬阳县蜀河古镇,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基督教堂,至今,每逢星期天仍有许多善良、虔诚的信徒前来做礼拜,接受心灵的洗礼。早在1934年,挪威牧师贝德伟和湖北省牧师夏德灵二人在蜀河河边搭起布道篷,宣传基督教义,两年后信徒初具规模,自愿奉献资金租房建起教堂。1994年,经旬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成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历经70余年的风风雨雨,蜀河教堂的信徒日复一日地学习圣经、咏唱赞美诗歌、做祷告,怀着感恩的心一路走来。  相似文献   

5.
教堂幽默     
佚名 《天风》2018,(2):45-45
谁是罪人? 有一个警察在追捕一个逃犯的过程中,怀疑那逃犯逃进了正在做礼拜的教堂,于是他走进去,大声喝道:"谁是罪人?给我站出来!"只见全体做礼拜的信徒都站了起来,站在台上的牧师温柔地问那气喘吁吁的警察:"警察先生,在神面前我们都是罪人,你要找那一位?"  相似文献   

6.
曾仁讹 《天风》2006,(21):30-31
各地教会在加强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在安排、使用参与管理堂会钱财的人员时须慎重而又慎重啊——印象中,《天风》不久前曾经刊登一篇“警惕犯罪分子在教会作案”的文章,大意是说:“某间教堂曾有不法分子假装以‘信徒’的身份进教堂做礼拜,其打扮得很体面,西装革履,手挟公文包,一进教堂门,就把公文包放在奉献箱投币口的位置上,跟着就拿堂会奉献封来填写,还邀请其他信徒帮其填写,好像挺热心,奉献项目颇多之举动,让看到的人深受‘感动’。殊不知他是来做贼的,来偷窃的。他那公文包里面装有精制的机关,以巧妙的手法将在奉献箱里的钱从投币口中钓上他的公文包里面来,且屡屡得手,后来才被发觉……”当时读罢这篇文章后,笔者心中涩涩的,感受很不是味道,这些人做贼竟然做到神的教会里来了,这不是太可恶了吗?  相似文献   

7.
1996年9月,经郝瑞教授的举荐,我有幸获得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和美国华盛顿大学中国项目的资助,来到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 了解美国宗教与宗教徒,在离开北京前就列入了计划。当时我想,要了解宗教,也许最好的办法是与信徒生活在一起。我的宗教田野考察就从我住进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单身女士安贝SB#相 深入“田野” 第一个星期天,我便迫不及待地要求跟安员到教堂去做礼拜。安贝的教堂名叫西雅图第一自由卫理公会教堂(seattle First Free MethodistChurch),英文简称为FF…  相似文献   

8.
谭静芝 《天风》2012,(2):40-41
一般的信徒关心崇拜是出于一颗敬虔的心,到教堂做礼拜是表示神在生命中的重要性。教会的领袖大多关心安排崇拜各环节由谁负责担任,只要“负责人”各就其位——诗班、指挥、领唱、司琴都有了,那么崇拜与音乐就会顺畅自然地发生了!教会诗班可能关心献唱的水平、参加崇拜的信徒是否爱听;司琴关心诗歌有否弹错;指挥可能关心诗班在献诗时表达是否充分反映排练时的修正结果,或信徒会怎样评价自己的表现等。  相似文献   

9.
一所教堂是周边信徒的"家",是信徒心目中崇高、圣洁的地方,是信徒得以安息、得到牧养的地方;一所教堂是周边非信徒心目中认为高尚、神圣的地方.无论信徒与非信徒,每个人都希望所看见的教堂能够发出好的亮光. 在我心目中,一所教堂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教堂,也只有和谐的教堂才能真正荣神益人,才能真正实践圣经教导,才能成为信徒的家,才能成为基督信仰的见证,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单渭祥 《天风》2005,(2):40-41
许多人因为从教堂里出来,他的生命焕然一新,犹如平淡无味的"水"变成了香飘万里的"美 酒"!礼拜堂是启发真、善、美的地方,它叫人瞻望永恒的事物,不再斤斤计较身外之物--"我信了就行,何必一定要去做礼拜?" "我们不加入教会,不去做礼拜,不一样可以做基督徒吗?"我们在家庭里祈祷读经,不一样可以吗?"我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礼拜!"教堂里听道没劲!"以上都是一些人不想去礼拜的种种"理由",也许大多数基督徒不会同意这些看法。但作为基督徒,对于礼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确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1979年9月9日,上海第二个开放的教堂、南市区的清心堂恢复礼拜了。教堂琴师马老师的一个邻居是我同事,他悄悄告诉我:"教堂开放啦!真的,不过开放那天凭请柬才能进教堂。"我家以及我们周围的人都不是信徒,我既没听到过别人向我传福音,也从未见过圣经。不过有股力量召唤我要进入主耶稣的门,我想没有请柬我可以借本圣经进教堂。我有个朋友家里有一本圣经,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有很多的礼节和礼仪,比如婚礼、宴会以及朋友互访等,都要讲究一些礼节和礼仪。而我们基督徒走进教堂做礼拜的时候,也要讲一些礼节和礼仪的。而且要比其它任何一种礼节和礼仪都更庄重更神圣。 也许有人会说:到教堂做礼拜,就是听道唱赞美诗歌、祷告等作敬拜神的活动,还用讲什么礼节和礼  相似文献   

13.
金微 《天风》2002,(2):53-53
《天风》编辑部: 我是辽宁教会的信徒,平时在合法登记的堂点做礼拜。有人对我说登记的教会不属灵,是属三自的,去那里做礼拜就是信三自,信三自不得救。我很害怕,信了一辈子耶稣,到头来却不得救,这是真的吗? 辽宁一信徒我国各地进行堂点登记,目的是为了让政府可以依法管理,使教会能够得到健康发展,怎么会不属灵呢?凡是荣神益人的事,符合真理的事都是属灵的。圣灵“就是真理的圣灵”(约14:17),“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  相似文献   

14.
张韦 《天风》1996,(6):43-45
这里主要概述教堂的基本功能要求、艺术造型、经济问题,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在建堂前,这些问题要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1.基本尺寸及平面型:教堂应建多大?根据我国观状,可考虑每座0.6至0.7平方米左右。例如500座,其使用面积可取300余平方米,800座则可取500平方米左右。这个面积是指做礼拜的主堂的座席区、走道、圣台面积之和,并不包括进厅、房间及墙体等。  相似文献   

15.
信仰与情感     
我们经常听人说,信教是为了求得精神安慰。确实,一个人,不管是信徒或是非信徒,当他遭到不幸或受到冤屈时,就会到教堂里去向神灵祈祷、倾诉。因此他会得到心灵净化和平静。但这是否就是宗  相似文献   

16.
见证之后     
小胖 《天风》2011,(5):47-48
我第一次去教堂做礼拜,懵懂地跟在人后,懵懂地听牧师讲道,然后又有两个人先后上台讲话。那时我初到伦敦,英语听力不算太好,讲的人又有严重的家乡口音,我满头雾水地看着他们在台上哭哭啼啼,心里却不知所为。  相似文献   

17.
叶小莲 《天风》1996,(11):12-12
云南的气候宜人,云南的弟兄姊妹对真道的渴慕更令人振奋。8月4日是主日,马牧师在锡安堂讲道,我在三一圣堂讲道。三一圣堂谈不上雄伟、漂亮,她是一所古老破旧的危房,她的外貌虽然不惊人,但她的“内涵”却是非常动人。我一进教堂,就看见一位长辈拿报纸分给信徒,我很希奇,礼拜天怎么叫信徒看报?原来这报纸,是作垫当凳子坐的,因为教堂小,人很多。  相似文献   

18.
纪蒙恩 《天风》1996,(6):11-12
怀远县兰桥乡刘集聚会点,自1991年秋由梅郢搬迁到刘集之后,神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教会,现有一千多位信徒,每主曰要拥挤在十间又窄、又矮、又破、又漏的草屋里做礼拜。看着弟兄姊妹夏天顶烈日,雨天打雨伞,冬天冒严寒,我们几位同工的心很不好受。现在生活改善了,有的弟兄姊妹收入增加,我们为什么不能建一座新教堂呢?难道让神的殿仍然荒凉、破旧,而自己却住在“天花板的房屋”吗?  相似文献   

19.
吴志福 《天风》2024,(3):43-44
<正>在教会中,有些信徒不大喜欢去做礼拜,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觉得主日讲道过于平淡,缺乏新意,牧师讲的都是他们熟知的教理以及寻常的见证,听道时一坐就要一个多小时,令他们昏昏欲睡,觉得十分无趣。这些信徒的想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主日礼拜的根本乃是敬拜主,而不仅是听道,他们需要纠正自己错误的观念。但是与此同时,教会牧者也要思考,如何使主日讲道的信息更丰富、精彩,令弟兄姊妹喜闻乐见,更愿意去参加礼拜。  相似文献   

20.
刘言 《天风》2002,(6):40-40
年届八旬,从教会退休后的陆福珍长老,依然是那么繁忙!不是去医院探望病人,就是走访没来做礼拜的信徒,即使是在家里,也常常是客朋满座,屋子里满溢着基督之爱的馨香。有人说,陆长老其人,就如她的祷告一样,朴实无华,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