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探测词再认范式的变式,考察了个体的自发特质推理与自发情境推理。实验1发现,当给个体呈现既隐含特质又隐含情境的行为句子时,个体既进行自发特质推理又进行自发情境推理。实验2表明,内、外归因的个体均能够进行自发特质推理和自发情境推理,但内归因个体的自发特质推理与自发情境推理无显著差异,而外归因个体的自发情境推理强于自发特质推理。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探测词再认范式,分3个研究考察了知觉者和行为者的贫富对个体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研究1考察了知觉者贫富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裕启动条件下的被试更可能进行自发特质推理。研究2考察了行为者贫富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更有可能对富人刻板一致的行为句子进行自发特质推理。研究3考察了知觉者和行为者贫富对自发特质推理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仅富裕启动条件下的被试更可能对富人刻板一致句子进行自发特质推理。本研究为自发特质推理发生的灵活性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3.
特质推理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主题,它包括有意图的特质推理和自发特质推理。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蓬勃发展,研究者开始探讨二者的神经机制。fMRI研究表明,特质推理期间主要大脑活动定位于mPFC和TPJ这两个广泛脑区,有意图和自发特质推理分别更多地激活mPFC与TPJ。ERP研究发现,P300是特质推理期间与不一致信息探测和解决过程相关的EEG成分,有意图和自发特质推理在时间进程上大多同步,却激活了不同脑区。总之,当前已积累了较多可信的脑成像证据,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探讨特质推理的神经机制是未来较有前途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外关于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发特质推理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说明自发特质推理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自发特质推理的几种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有争议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钟毅平  黄柏兰 《心理科学》2013,36(5):1031-1036
采用错误再认范式,考察了心理距离是否影响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自发特质推理。实验1采用2(配对类型:图片-可推测的特质词、图片-不可推测的特质词)× 2(空间距离:近、远)的混合设计,要求被试判断特质词是否在前面的行为句中出现过,以探讨自发特质推理形成情况。结果表明,与近空间距离相比,被试对远空间心理距离的行为主体产生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理。实验2采用2(配对类型:图片-可推测的特质词、图片-不可推测的特质词)× 2(时间距离:近、远)的混合设计,被试反应与实验1相同。结果发现,与近时间心理距离相比,被试对远时间心理距离的行为主体产生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理。实验结果提示远心理距离比近心理距离更利于自发特质推理,并在解释水平理论的框架内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应聘者面孔对招聘决策的影响以及在招聘领域验证自发特质推理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网络招募235名被试,采用2(面孔亲和性:高、低)×2(面孔能动性:高、低)的被试内设计进行模拟招聘情境的实验。结果发现(1)对中学教师的应聘者,面孔亲和性特质高和能动性特质高时招聘意愿更高。(2)对法官的应聘者,面孔亲和性特质低和能动性特...  相似文献   

7.
近来, 考察自发特质推理中的社会刻板效应, 成为自发特质推理研究的一个新趋势。在介绍自发特质推理及其研究范式的基础上, 概述了刻板印象与特质的概念联系, 并阐明了考察自发特质推理中的社会刻板效应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接着, 对自发特质推理中的职业、种族和性别刻板效应研究进行了回顾, 发现刻板印象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主要通过它对自发特质推理的阻碍作用体现出来, 在高认知负荷下, 这种阻碍作用更为明显。最后, 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自发特质推理是个体根据他人行为信息自发推断人格特质的过程,自发特质推理的指向性则是指个体将根据行为信息推理出的特质指向谁。文章首先概述了自发特质推理的指向性及其研究范式,接着介绍了关于自发特质推理指向性的两种对立观点。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近二十年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最后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竞选情境中, 基于政治候选人面孔的能力或热情特质推理可以预测选举结果。面孔吸引力、面孔成熟度、面部表情和面孔熟悉度等因素对基于面孔的特质推理预测竞选结果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研究者已经由基于面孔预测结果的行为研究逐步扩展到神经机制的研究上, 采用fMRI技术发现当被试对候选人面孔做负性特质判断和投票时, 杏仁核、岛叶、腹前侧扣带回等脑区会被激活, 而获胜候选人的照片并不会引起脑区的激活。研究者从认知取向和进化适应角度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根据面孔中的特质推理进行预测。以往研究在实验材料、研究内容等方面仍有不足, 这也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颖寻求(或感觉寻求)特质与许多成瘾药物的易感性密切相关。例如, 高、低新颖寻求动物对可卡因、苯丙胺和吗啡等成瘾药物的奖赏、运动激活、强化效应的反应存在差异。长期饮用酒精也容易成瘾, 但尚未发现关于新颖寻求特质影响酒精成瘾的报道。本实验采用药物成瘾研究中常用的自发活动模型, 考察了高、低新颖寻求动物在酒精急性处理、慢性处理和激发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实验过程中首先采用两种新颖寻求模型, 即新颖环境中自发活动模型和新颖客体偏爱模型, 将昆明小鼠分别区分为高、低自发活动组和高、低新颖客体偏爱组, 连续10天给予酒精(2g/kg/d, i.p.)或等量盐水处理, 戒断2天后所有小鼠接受酒精(2g/kg)激发。实验结果表明, 新颖环境低自发活动小鼠比新颖环境高自发活动小鼠对酒精急性、慢性处理导致的运动激活效应更敏感; 在酒精激发期前者的自发活动水平也高于后者。本实验结果说明新颖环境中自发活动特质影响动物对酒精导致的运动激活效应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