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比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证分析显示,在江苏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所得比重偏低。影响劳动所得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产业结构升级、承接国际产业资本向外转移、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劳动者收入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创造的和正在创造的伦理文明,其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对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内容体系的研究,可以主要选取经济伦理文明、政治伦理文明、生态伦理文明、社会伦理文明、国际伦理文明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和呈现。一、以共建共享为核心的经济伦理文明“共建共享”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人平等、天下大同的高尚伦理追求,形塑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经济伦理思想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1](215))“共建”突出经济建设各主体的伦理责任,要求发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每位生产者“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2](363))。“共享”反映分配环节公平正义的要求,强调形成人人享有的分配格局。“共建”“共享”相互依存,只有保障人民参与经济建设的机会平等,才能增强群际团结,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3.
曹信邦 《学海》2014,(2):114-118
社会保障制度是权力资源对国民收入再分配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制度安排,具有政治的属性。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属性是由社会保障制度所要解决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的本质和解决冲突的手段决定的,社会价值的判断、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制度制定的政治模式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政治属性。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属性有助于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目标实现,有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发展,也有助于政府社会保障理念的转变。需要通过社会保障立法规范、社会保障参与主体多元化和政府道德约束来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属性加以制衡。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消费需求不足的难题,并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对此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如何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入手,对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阻碍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原因1、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使消费收入弹性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也打破原有平均化格局,呈现出差距逐渐拉大之势。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国面临一个重要困境是发展成果创造、获取和分配等历时态问题的共时态解决,这吁求发展伦理在共享发展成果问题上的"出场"。发展伦理的出场引发了共享权利的外在机制,即"共享理念之生成——共享权利之应然——共享权利之实然"的过程,也凸显了共享权利的内在逻辑,即"成果共建——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理论范式。同时,也将"共享权利"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上日程,使其内含共享经济成果、政治成果、文化成果、社会成果和生态成果的综合性权利,从而为解决发展的共时性难题提供视角和方法,推动中国发展进入到坚定发展信念、共享发展成果权利、重视分配正义的历史性阶段。  相似文献   

6.
健康中国战略是指引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 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它的伦理基础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全民健康是建设健 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它要求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 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第二,健康中国的价值指引是共享发展的理念,它要求每个公民都共 享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第三,健康中国的道德基础是 共 同善,体现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即获得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第四,健康中 国的核心道德要求是健康公平,它对国家卫生制度与资源的公平分配提出了根本要求,每个 公民都应该纳入国家基本卫生保障制度的覆盖之下,以实现“全民健康”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徐琴效率与公平是任何一个现代社会所遵循的规则和追寻的目标。无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为高效率地创造国民财实提供最优越的条件。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和权利予...  相似文献   

8.
财富共享可从财富的共同享有享用和公平享有享用两方面去理解。共同享有 享用,是指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应为大家共享,而不能仅为少数人享有享用 。在现代个体化发展不断凸显、人们的权利—责任意识不断清晰的社会背景下,财富共享必 具体化为财富分享,即按照社会正义原则来分配财富。分配正义是财富共享的正义基础和基 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包括差异性正义原则和同一性正义原则。差异性正义原则是按照被认 可的“差别”进行分配之原则,同一性正义原则是按照被认可的“同一”进行分配之原则。 财富共享是两种分配正义原则的协同统一,现实地表现为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促进和谐人人有责,但政府负有主要责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是关键。能否“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作为特殊的专业化社会管理部门的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一、努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按照…  相似文献   

10.
转型社会国民心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国民心态”,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之总和。它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国民性”,即一个国家成员长期形成的、符合该国国情的人格和行为方式的特征。显然,在“国民心态”中必然地“烙”上了一个国家成员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痕迹”;二是“国民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社会心理。一个发展中的社会的“国民心态”必然反映了该社会发展中的特征。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发生剧变的转型社会。显然,中国的国民心态也发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出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在社会改革中出现的弱势群体,切实保障他们的生活,维护好他们的权益,事关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心、爱护、救助弱势职工群体,维护他们的权益,使他们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各级组织责无旁贷的职责,也是各级组织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我国加入WTO组织,一段时间内,以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为主体的弱势群体的扩大将不可避免,这迫切需要各级组织认真研究新的情况,采取新的措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卫生资源公平分配:权利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对于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批评及分析,大多是工具性的进路和方法.根据这种分析,提高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就意味着从数量和规模上增加卫生资源的投入,注重资源在人群中的合理分配,并提倡政府在分配中的责任和主导作用.本文作者首先分析工具性进路和方法的缺陷,指出并分析公平分配的复杂性,最后提出,在中国卫生资源极为有限以及地域差异巨大的情况下,赋予被分配者--社会成员以权利,使他们能够参与分配过程的讨论和决策,是实现卫生资源公平性分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始终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究竟是“效率优先”,还是“社会公正至上”还远未达成共识。但是,以往的争论有很大的片面性,那就是不少学者把“公平”理解为收入分配的均等或财产分配的均等,如此,“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就被扭曲了,就变成了互相对立的关系。实际上,这一对“公平”的理解本身就是十分错误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社会公正论原理,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认为,社会的公平或公正本来就不可以被“解释为收入分配的均等或财产分配的均等”,相反,除了其他诸道德…  相似文献   

14.
易小明 《伦理学研究》2021,(2):F0003-F0003
社会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涉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共享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共享理念为社会分配理论注入了新的活水。本书通过梳理社会财富共享等基本理念,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思想资源,探索如何在社会分配问题上让共享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严重的"公共服务赤字"与"制度赤字",在此情况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建设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毫无疑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实现都依赖于制度创新,在制度公正与制度和谐的基础上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子系统进行制度安排设计,并把制度内化为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和行为标准,从而推进社会合作体系的生成,形成社会合作体制,都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安排的目标.这样做,也是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将会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能够适应转型社会要求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合作治理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夙愿和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强调发展的人民性、正义性、公平性、共享性,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积极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其核心价值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全面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原则,在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社会政策体系等方面作出更加合理的安排,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平等对待和保护,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正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的国情现实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行深刻认识和把握的结果。从我国的国情现实来看,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但因此而形成的丰硕社会发展成果并没有在国民中间得到很好地共享,贫富悬殊、机会欠均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作为影响社会财富的创造积累、社会利益的分配格局和社会需求的有效供给的基本经济细胞,需要擢升其企业公民意识、关怀利益相关者以及尊重社会及其成员道德尊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力,以向社会传递一种荻取企业自我价值实现的社会道德认同境界.  相似文献   

19.
张国华 《学海》2007,(6):191-194
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及其评价 随着改革开放、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社会价值观念相应地、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在价值观主体、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评价标准等向度上都发生了变化.既然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多元化的变化,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财富的分配正义已成为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通过经济增长能够自动解决分配公正问题,然而这种“波及效应”并未出现,也没有产生期望的“共享”效果.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财富分配正义目标的不一致性,既要重新审视财富分配正义的实质内涵,又要突破以往增长理论的局限,对分配正义与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使财富的分配正义要求与共享性增长方式相契合,进而探讨解决之策,把“做大蛋糕”与“切蛋糕”视为同等要务来抓,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