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意象是20世纪心理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心理学家马尔慈认为: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象,就犹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动作机制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沮丧的失败者,你就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耷拉脑袋的自我。反之,如果你觉得你是个总统,你便能成为一个总统。这种自我意象就是自己的“标签”。美国一著名心理学家说:“心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你的“标签”会直接影响你的成败,“成也标签,败也标签”。我们在漫漫的人生路中,用好自己…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如在西方一样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根据这种意识 ,他人乃是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这是“你—我”这种本真的、健康的存在状态的异化。这种他者意识首先是与关于自我所属族类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因而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与其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 :异族的存在规定着本族的存在 ,进而族类的存在规定着自我的存在。于是 ,本真的自我也就不复存在了。这种他者意识渗透于汉语全套人称代词“他”、“你”、“我”中 :如果说“他”是“缺席的他者” ,“你”是“在场的他者” ,他们对“我”来说都是“外在的他者” ,那么“我”就只是一种“内在的他者”。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婴儿即将出生。他问上帝:“他们告诉我明天你将要把我送到地球,不过为什么我在那儿会那么弱小和无助呢?”上帝说:“在所有的天使之中,我已经选中了一个给你。她将会等待你和照顾你。”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加州,如今兴起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如果你情绪不好、心理压力过重或是紧张消沉,那么医生会为你开一个特别“处方”一看好莱坞影片,这种疗法被称作电影疗法。这种疗法之所以仅仅在加利福尼亚最为风行,是因为加州有心理问题的人特别多,还因为美国电影王国好莱坞就在这个州,所以很自然地这个州就兴起了“电影疗法”。  相似文献   

5.
“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进一步,有风景;退一步,得心境。快乐和幸福,说到底,只是心里的一种安闲与宁静”,这是《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来,  相似文献   

6.
祈盼清静     
幼稚的“文革”、狂热的“插队”、自豪的“入伍”、忘我的“统计”过后,已近不惑之年的我,悄悄的渴望清闲、渴望清静。不贪繁华带来的虚荣,不愿热闹耗去有限的精力。渴望清静,渴望那么一点点只属于自己随心打发的时光,渴望那窄窄小小的书房兼微机房里的只属于自己的宁静空间。没有谁来打扰,甚至不需要音乐的陪伴,只有窗前的凝视和心的休闲,只有桌前的构思和敲击键盘的欢畅。不必担心谁会关注,慢慢地回味过去那段凄婉的故事,然后苦涩地微笑。细细地设计未来,再执著地去填写眼前那无怨无悔的人生方格。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巧用标志激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是教育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教师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教育艺术。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的优点,多少都有点自负心,都愿意表现自己,而且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承认。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这种欲求,学生即可让你掌握,依照你的期待去行动。例如,你对一个小学生说:“你很聪明,若肯用功,功课一定会愈来愈好。”这个小学生就会如您所愿,努力做个好学生。相反,如果对他说:“笨蛋,你什么事都做不好,有什么用。”学生也会依你所说的,愈来愈差,最终成为一个“差生”。这种心理趋势,称之为“标志效果”或“角色形象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每天,我们总是不断地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暗示,这种影响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和信心,有时又会令我们感到郁闷不安。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使自己变得更快乐!以下是10个快乐的自我心理暗示法:1.经常用肯定句对自己说话。你在对着镜子试新衣服,售货员一定说:“太合适了,这是最新的款式,穿上它让你显得高贵大方。”你的信心就会大增,越看自己穿新衣的样子越顺眼。如果她对你说:“还可以吧。”你就会犹豫起来,肯定的说法与…  相似文献   

9.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曹原 《美与时代》2004,(7):70-71
海报设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视觉传达形式从产生之日起就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忠实地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反映着人们生活情趣和精神文化追求的品位与方向.我们回首那些优秀的海报作品,就会被其精美的艺术手法折服,被华丽的艺术形式所打动,会在海报记载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生活中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1.
你想在人际交往中独树一帜吗?你想在社会交际中左右逢源吗?那么,请掌握———一、主动向对方打招呼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对于陌生人来说,你先开口向对方打招呼,就等于你将其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以谦恭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对方,一定能叩开交际的大门。如果你能用自信诚实的目光正视对方的眼睛,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报姓名时略加说明记忆术中有一种被称作“记忆联合”的方法,这是一种把一件事与其他事连在一起的记忆方法,初次见面的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比如你姓张,便可说:“我姓张,张飞的张,不…  相似文献   

12.
已经不记得是哪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比喻是文章中语言的灵魂。”其实,比喻岂止只是文章中语言的灵魂,在生活中、在政治中、在谈判中、在辩解中等等,如果我们都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比喻这门艺术和技巧,那么,你的智慧和能力就将通过语言这个载体,使你人生的岁月透着更加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
青年人充满热情和活力,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梦想成真。然而,要迈向成功,走向辉煌,达到人生的顶峰,每位青年都应该懂得,在面对人生路途时,所抱持的态度,所具有的自我形象,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不具备良好自我形象、缺乏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坚毅不拔地努力奋斗,成就大事业的。那么,什么是自我成功形象?青年应该怎样提升自我成功的形象呢? 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 所谓“自我形象”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欲向山中寻宝路,独取无人涉足处——古谚艺术求异生 经营亦如此艺术界有谚:“异生同死”.意思很明显,艺术是一种创作,只有创新才有生机,如果都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传世之作呢.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就极为中肯地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相似文献   

15.
没有捷径     
我们这个社会很浮躁,人们渴望着一夜暴富,于是,彩票成了不少人的“精神寄托”;人们都渴望不用吹灰之力就能掌握每项技能,于是,不少人常常浑浑噩噩地等待奇迹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我和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除了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外,还应该包含人的自我和谐这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并且为理论界长期关注。这种分裂和矛盾在我国的现阶段又有其特殊表现。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就要面对现阶段还存在“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现实,追究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寻求在当前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的方式,使人的自我不断趋向统一、完整、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一自从人的自我意识产生,就开始有了人的自我分化乃至自我矛盾,这种分…  相似文献   

17.
女人的一生有很多角色。首先,你要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这些属于“第一角色”——家庭角色;然后,你要立足于这个世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定位,这些属于“第二角色”——职业角色;最后,我们还会有自己的“第三角色”——社会角色,你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一个气场,得到认同和提升,它游离于你的日常生活轨道,是自我的外延和拓展。这么多角色,还不是你的全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就是自我角色。这是一个人最核心的本色,让你在悟性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一个莺歌燕舞风和日丽的伊甸园,也不是“而无人声杂,而无车马喧”的桃花源,它是一条泥沙俱流鱼龙混杂的河流,它是一个既有歌声鼓乐又有刀光剑影的大舞台.很多时候,我们正在花前月下漫步,一把匕首霍地顶住了胸前;我们正在优美的歌声中醉入梦乡,几个蒙面大汉忽地破窗而入……此时此刻,你孤身一人,你手无寸铁,你一无所有,唯有的——唯一所能派上用场的,只有一张嘴.假如你有一张生动、伶俐、灵活、机智的嘴,很有可能你就会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那么,怎样的嘴才能应付这种种危急的场合?从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那么……”是一种常见的句式,在逻辑学中,这种句式叫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只不过,这一句式在日常交际中的神奇功能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不信,请看一个小故事。一天,皇帝打算为难一下阿凡提,就故意指着皇宫前的水池问阿凡提。“阿凡提,你知道这水池里有多少桶水吗月阿凡提笑笑:“这问题太简单了,连我的毛驴都知道,这就是,如果水池与水桶一样大,那就有一桶水,如果水池比水桶大一半,那就有两桶水!”皇帝听了,只好点头称是。请注意,皇上的话的确是一种刁难,但阿凡提不慌不…  相似文献   

20.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