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科学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狭窄 (Restenosis,RS)是随着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等介入治疗技术用于治疗冠心病而带来的一个新的临床问题 ,严重影响了PTCA这一有效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为认识了解再狭窄的发生与发展 ,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过去十余年各国医学界 ,特别是心血管病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从过程、发生机制到临床对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 ,这一认识过程有着鲜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2.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科学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狭窄(Restenosis,RS)是随着经皮腔内窥状动脉成形术(PTCA)等介入治疗技术于治疗冠心病而带来的一个新的临床问题,严重影响了PTCA这一有效治疗方面的远期疗效。为认识了解再狭窄的发生与发展,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过去十余年各国医学界,特别是国管病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过程、发生机制到临床对策都取得了明显了成果。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这一认识过程有着鲜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特点。  相似文献   

3.
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骨桥蛋白(OPN)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预测价值,并比较二者对ISR预测的准确性。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成功施行PCI并自愿随访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206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复查CAG的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再狭窄组(n=28)和无再狭窄组(n=178),复查CAG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浆hs-CRP、OPN等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再狭窄组患者hs-CRP及OPN水平均高于无再狭窄组,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hs-CRP及OPN水平对PCI后发生ISR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当hs-CRP及OPN取最佳临界值时OPN对IRS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hs-CRP。相对于hs-CRP,OPN对PCI后发生ISR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尤其是其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综合正在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原则。用综合的思想看待支架术后的再狭窄问题有重要意义,从支架术后的再狭窄的概念到再狭窄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防治方法,无不体现综合的思想。正是这种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联系推动着冠心病支架术后的再狭窄防治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提高,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从再狭窄这一个单纯的问题,可以体现出医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综合思想在科研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冠状动脉分流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的广泛开展,CABG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RS)成为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CABG术后RS的研究需要遵循综合、全面、均衡的科学理念。只有在综合、全面、均衡的科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加深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增进研究的科学性,取得更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冠状动脉分流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广泛开展,CABG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RS)成为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CABG术后RS的研究需要遵循综合、全面、均衡的科学理念.只有在综合、全面、均衡的科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加深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增进研究的科学性,取得更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1977年瑞士医生Gruntzig等[1] 成功地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 ,由于其安全性和迅速改善缺血的良好效果 ,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然而 ,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约有 2 0 %~ 30 %的患者在成功实施PTCA后的 3~ 6个月内形成再狭窄 (Restenosis ,RS) ,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远期疗效[2 ] 。近 2 0年来 ,随着病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CAD)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对于CAD的大多数de novo病变常规置入支架,可有效减少单纯球囊扩张的并发症和再狭窄的发生率,但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又日益突出,成为严重影响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主要问题。对再狭窄发生机制的研究近十年来取得诸多新进展,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和探索为解决这个世纪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本文应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从哲学角度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一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CAD)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对于CAD的大多数de novo病变常规置入支架,可有效减少单纯球囊扩张的并发症和再狭窄的发生率,但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又日益突出,成为严重影响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主要问题.对再狭窄发生机制的研究近十年来取得诸多新进展,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和探索为解决这个世纪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本文应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从哲学角度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一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作者在儿童科学概念认知领域的研究,其中包括儿童的朴素生物学、朴素物理学认知及其与心理理论发展关系的研究。作者研究了儿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发概念,包括对生长、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生命现象的认知,探查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物理学概念(如力等)的朴素认知,力图发现儿童早期认知中的潜力,同时探明他们相应的错误概念,并采用教育干预实验,促进儿童科学概念的转化。还探查影响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因素,包括外部教育条件以及个体认知能力(如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推理能力等)。研究发现,儿童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前就对人类重要的科学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作者主张儿童的科学教育(包括健康教育)应该以儿童的“朴素理论”为基础,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型推理的科学认知论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近20年来在科学哲学中发展起来的、关于科学推理本质的一种新观点叫做“基于模型推理的科学认知论题”(the Scientific Cognition as Model-Based Reasoning Thesis)。按照这个论题,科学推理实质上是语义过程。对于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科学理论陈述观和科学推理句法观来说,这种观点是一种有别于历史学派和其他后现代科学哲学思潮的挑战和修正,它也可以纠正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特别是早期基于格式塔转换的间断性革命变化学说)的极端性。然而,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限于用科学发现和概念变化的课题来阐述基于模型推理的概念架构(简称为“…  相似文献   

12.
杜秀芳  张承芬 《心理科学》2007,30(2):391-393,336
科学探究涉及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Klahr和Dunbar的SDDS模型、Kuhn的模型以及双过程模型对此过程进行了描述;另外研究者们还对科学探究过程不同阶段需要的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颈动脉狭窄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选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例89例,健康对照组100例,全部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临床痴呆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结果发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侧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其中随着狭窄的严重程度增加,患者在延迟回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计算力与注意力、语言能力方面评分显著下降.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血运重建的临床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无保护左主干(LMS)狭窄的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一直被认为是“标准治疗”,原因就是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具有远期生存率方面的益处。但是,目前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药物支架而不是CABG治疗左主干狭窄的趋势,尽管目前这方面的证据还不充分。在此,本文在汇总了经皮血运重建技术(PCI)干预无保护左主干、对比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认为,对于适合外科手术的无保护左主干狭窄患者,CABG仍旧是血运重建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16.
自我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严格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以促进自我理论的深入发展。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的自我研究已经成为自我研究的新生力量。文章最后对该取向的意义和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陈图农  武欣  王志庆 《心理科学》2007,30(4):990-993
认知模型认为抑郁个体存在认知加工的偏向,但是,相对于外显认知,抑郁的内隐认知研究较少。现有研究表明:抑郁个体沉迷于特定的内隐认知偏向:抑郁个体倾向于注意环境中的负性刺激;在概念驱动内隐记忆测验中表现出偏向;更可能呈现出无望感的内隐态度。内隐认知可能是抑郁个体维持抑郁的重要因素,在治疗中,可采用知觉内隐认知、扩展功能失调思维记录、记忆日志和增进注意控制等认知技术改变抑郁患者的内隐认知偏向。  相似文献   

18.
认知的内隐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持有者的不同,可以将认知的理论分为两类:认知的外显理论(explicit theory of cognitive)和认知的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y of cognitive)。前者是指心理学或其它领域的专业研究者通过实施大样本的各种认知测验和数据分析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认知结构及其发展历程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文化边界——科学活动认知层面社会学解释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0世纪社会科学诸领域中, 文化作为解释元, 被广泛地用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所研究的诸多问题中, 它被应用的范围如此之广, 以至于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现象能够完全摆脱文化的解释。其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 还努力尝试着把科学放到与其同时出现的其他思想及社会文化变革的关联中去研究, 而他们关注更多的是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背后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他们看来, 似乎任何一种现象都要唤起一种文化记忆, 都要从文化角度进行说明。于是, 不但人文社会学科内部的界限被跨越了, 就连它们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疆界也在文化的大一统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预测文化观念大多属于假言推理的预 卜学,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预测科学。但是其预测 的文化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使一些人当作认知事物的演算工具,试图从中 寻找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未知迹象。由于其预测 观念不是建立在科学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不能经过 实践反复检验,只是用偶然性判断社会现象的必然 性,用单一模式去解释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