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辜鸿铭学贯中西,在中西文明的多角度、多方面的比较中形成了他的孔教观:认为儒学从狭义的宗教概念来说不是宗教,若从造成的社会效果来说又与宗教是一样的,可以视为广义的宗教.孔教是一种社会的宗教或国家宗教,其教堂是家庭和学校.孔教是一种以礼义为其本质,无我为其哲学,羞耻感为其宗教情感的良民宗教.辜鸿铭对传统孔教也有历史反思,对近代孔教运动有所批判.  相似文献   

2.
韩星 《宗教学研究》2003,2(2):91-103
过去对清末民初孔教活动及其引起的争论以反动复古判之,有简单化之嫌。本文认为孔教活动是儒教是教非教之争在近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对孔子儒学的判释误区,以及直接的政治目的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孔教活动引发了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不同反应和激烈的争论,焦点是孔教的兴废,学理是孔教是教非教,其基本态度和倾向开了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矫枉过正的激烈反传统之路。梁启超是儒教是教到非教转变的一个特殊人物,很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孔教的态度是:认为孔教有种种弊害,否认孔教为宗教,反对定孔教为国教;能科学地分析看待孔教,但采取不可调和的态度反对孔教。陈独秀的这种孔教观有其时代合理性,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其合理性是使新文化运动达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峰,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纪元。其局限性是把繁杂的思想文化问题简单化,完全割裂旧文化,忽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基本精神,带有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香港主要宗教组织简介□刘金光●香港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地区,而且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即已传入香港,天主教、基督教则是随着殖民主义者的炮舰进来的。现在,香港经政府注册的合法宗教共有10多种,除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回教、孔教六大宗教外,还有印...  相似文献   

5.
在《南海康先生传》中,梁启超不仅将康有为称为中国几千年未有之宗教家,而且声称康有为"宗教思想特盛",并对康有为的宗教思想予以概括和阐发。在《论支那宗教改革》中,他声称自己的演讲只不过是"述康南海之言"。就康有为的宗教思想来说,梁启超对孔教思想的介绍、阐发最多,态度变化也最大。从早期梁启超对康有为的亦步亦趋到后来的公开驳斥,直观地展示了梁启超与康有为的思想分歧。通过梁启超对康有为孔教思想的介绍和评价,可再现梁启超对康有为孔教思想的误读及两人思想的分歧。  相似文献   

6.
"宗教"已成为现当代常用的词汇,围绕"宗教"定义而起的儒教(孔教)宗教性的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这一问题可追溯至20世纪初年,东渡日本的梁启超引入"宗教"概念并对宗教与孔教的关系作出划分。这一关系的划分引发了当时知识界的争论。留日学生及章太炎、王国维等受日本影响的人士赞同孔教非宗教说,而《新世界学报》同人及康有为等坚持孔教是宗教说。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宗教"涵义的理解。20世纪初的这场论争为儒教宗教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历史角度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多元宗教的中国文化58  正如我们经常观察到的那样,“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这样典型的西方问题可能会让本土中国人无法回答。他们觉得要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十分困难——主要因为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多的是在宗教间发展起来的。(即使在多宗教的印度,其中的一种宗教——印度教已经明显地支配着其他的宗教。)在百家争鸣时期,也就是中国的文化和宗教思想形成的战国时期,儒家(教)和道家(教)一开始就在同一时期形成,几个世纪之后,也就是西汉末年,佛教也加入。在这些宗教共同体中,虽然有很多的不一致,并且经常有正面的冲突和未遂的…  相似文献   

8.
香港地区六宗教领袖座谈会,由佛教、天主教、孔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联合组成,成立于1978年,目的是促进不同宗教团体间的交流、团结与合作,以发挥宗教的推动力,切实为香港地区社会作贡献。在过去40多年间,就各项社会民生议题、政府政策等发表过多次联合声明。香港地区六宗教领袖座谈会定期举办思想交流会,大家互相对话、互相尊重、互相礼让,以“和为贵”的理念互相学习,求同存异、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共建和谐共融的社会。香港地区六宗教领袖曾在香港地区公园为纪念互相交流合作25周年的情谊,立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道:“求同存异、和衷共济”,表示不同宗教之间的真诚交往。  相似文献   

9.
尊孔运动是民国初年在孔教会和袁世凯政府积极推动下企图以国教的方式恢复儒学在中国传统地位的一场复古运动。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尊孔运动,作为基督徒的张亦镜以《真光报》、《大光报》等为阵地,坚决反对把孔教立为国教。他从基督教的角度回应尊孔运动的主张,指出:定孔教为国教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与信教自由相悖,与民主共和相违,并驳斥立孔教为国教的荒谬性,阐释自己的政教观。对于张亦镜与尊孔运动关系的研究,不但让我们观察到百年前宗教大讨论的复杂局面,也为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重建和走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应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邀请,香港宗教代表团(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孔教)一行23人于2001年7月10日在北京西什库圣堂拜访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北京教区傅铁山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柏年教友。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并互赠了礼品,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大教堂。香港宗教代表团来访@刘玛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传统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非宗教型的。可是,在戊戌时期却出现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宗教热,几位有影响的维新派思想家曾先后呼吁在中国建立宗教。他们或是将“孔子之教”视为宗教,要求在全国范围建立孔教会;或是提倡佛教。有人甚至把建立宗教视为当时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拟对此现象作一些分析。在大力提倡宗教的几位维新派思想家中,只有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即具有宗教思想、宗教热情,并曾在隐居西樵期间产生过一些神秘体验。而谭嗣同、梁启超等人早年并无宗教思想、宗教热情。在1896年“北游访学”之前,谭嗣同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复兴与奔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别等多个方面,较之其他民族或地区的现代化显得更为艰巨。因此,解决好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而又非常迫切的。本文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基础教育与人才基础和政治基础等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复兴与奔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别等多个方面,较之其他民族或地区的现代化显得更为艰巨。因此,解决好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而又非常迫切的。本文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基础教育与人才基础和政治基础等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香港地区孔教学院作为香港地区孔教的核心组织,由康有为弟子陈焕章先生在1930年创办,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香港地区孔教学院历来坚守爱国爱港立场,有宗教、教育、学术研究三项基本功能。为了发展香港地区孔教事业,团结香港地区孔教信徒,我们创立了香港地区孔教总会。香港地区回归25年来,我一直担任孔教学院院长,在我及孔教学院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孔教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深入系统研究孔教理论。  相似文献   

15.
讨论“伊斯兰教中国化”,其前提是需要我们中国社会能对伊斯兰教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公道、正确的评价。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文化体系和文明形态对人类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但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偏见在加剧,这种不利、负面的舆论也在中国社会蔓延,社会对宗教、民族问题上的猜忌、误解、敌视和分化在加剧、恶化,尤其在对伊斯兰教的理解及评价上也受到西方偏见的影响和驱动,令人担心和不安。实际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16.
宗教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中国要走向现代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宗教在中国还要长期存在,也有其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依据。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将进一步引起宗教的深刻变化。宗教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将起到应起的社会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能深化当代中国宗教的研究,在现实意义方面也有利于调动一亿多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投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推进中国宗教的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展,宗教在当代社会的作用日益明显,如何科学地把握中国宗教的状况、特点及发展趋势,促进宗教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哲学宗教学系连续举办了两项活动,期望以此促进对中国宗教的实证科学研究。10日至12日,“中国宗教社会学:现状与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举办以“宗教社会学”命名的专业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余名专家出席。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巴克(EileenBarker)教授、…  相似文献   

18.
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是从印度教毗湿奴派发展出来的新兴宗教,它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均建有神庙(中心),大陆则设有聚会场所数处,并有专职传教人员负责日常宗教活动。近年来,这一教派在中国的发展陷入了教会组织僵化、信徒增长缓慢的困境,面临着自养模式匮乏、宗教竞争力弱及"中国化"转型不畅等方面的考验,这些问题的出现标志它在中国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作为中国 10个少数民族信仰的宗教,也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伊斯兰教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学思想、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影响着约 2000万中国穆斯林,并规范着他们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中国穆斯林以伊斯兰教为纽带,以信主独一为核心,以五大功修为途径,以行善济世为目的。不断地完善人生,追求真善美,追求今生与后世的幸福生活。并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下,不断调整适应,而最终与社会相契合,其宗教文化也与中华文化相融汇,并体现出独特的魅…  相似文献   

20.
3月28日至31日,应广东省民守委邀请,以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为团长,由香港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孔教六宗教领袖组成的访粤团一行73人,对广东进行了参观访问 。3月2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亲切会见香港六宗教领袖访粤团全体成员并合影留念。据了解,这是香港六宗教领袖首次组团赴广东参观访问,访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