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锡禹 《天风》2000,(1):16-17
“救世济人”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12:15) 基督徒到底该如何去实践神的道?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还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神的话就像一颗葡萄,是让它在我们里面腐烂,还是让它成为甘醇可口的葡萄美酒呢? 其实,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有两类基督徒,一类为“吝啬的基督徒”,他们只顾个人的灵修,不顾他人的需要,虽有“满园春色”,  相似文献   

2.
严锡禹 《天风》2000,(6):12-12
一粒麦子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保罗说:“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林前15:36)种子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春天,农民将小小一粒种子植入土壤,秋天就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收获。但种子在土壤中变化的整个过程我们却未必知道。 种子由一层壳包裹,显得内向。  相似文献   

3.
汪洋 《天风》2000,(5):36-37
神重用的工人,他们都有丰富的祷告经验,他们在生活中十分注重于祷告。马丁·路德每天要有三个多小时的祷告才能正常地开展工作;约翰卫斯理每天起码要祷告一个多小时;葛培理说:“神的真传道人们。  相似文献   

4.
杨联涛 《天风》2017,(2):16-16
这些让人看得见的敬虔生活记号并不比内在真诚的敬畏更重要禁食祷告,常被视作属灵操练的重要方式。基督徒该如何看待禁食祷告,如何操练禁食祷告?笔者仅从耶稣的教导及圣经中的相关例子谈谈个人的浅见。关于禁食祷告,耶稣有何教导呢?耶稣在公开出来传道之前有四十天的禁食,  相似文献   

5.
陈丰盛 《天风》2012,(11):44-45
祷告,是基督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属灵功课。自信主之日起,就需要去操练,以至与神有亲密的灵交。在圣经中也不乏许多相关的教导,如"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弗6:18)"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4:6)"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7-18)  相似文献   

6.
谢炳国 《天风》2000,(1):51-51
几年前笔者和一位主内的弟兄外出开会同住一房。有一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位弟兄早晨醒来披上衣服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随身所带的圣经,先读一章,然后才洗脸漱口。 早晨的时间很宝贵,是一天新生活的开始的标志。老年人晨起跑步锻炼身体效果更佳;学生早晨复习功课更容易明白领会;农夫早起播种,会有丰盛的收成,基督徒早晨祷告读经,能使一天的生活得到更多的喜乐。 大卫在天未亮时呼求神,思想神的言语(诗119:147)。耶稣更是我们的榜样。“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8,(1):41-41
艾洁同工: 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请能予以解答。 我们这里多数都是农村,坟地多又没有一定的集中点,这里有传道人对信徒说:坟地是不洁之处,不可祷告(指无声的祷告默想):又说厕所是污秽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李兰成 《天风》1998,(8):24-24
灵修生活的目的乃是“修灵”。中国古人注重“修身养性”,修身是指道德行为的操练与修养,养性是指培养良善正直的本性。这样成为“正人君子”,利国利民。而基督徒的“灵修”乃是通过“修灵”而达到“修身”。如果“修灵”解决不好,“修身”问题也难最终解决好。“心灵”或“灵性”的缺陷也带来人格及行为的缺陷。“灵修”乃是通过敬虔地读经、祈祷、“破碎”、“重塑”  相似文献   

9.
泉恩 《天风》2000,(3):31-31
近年来,各地好些教会纷纷组织起了圣乐团和圣剧演唱团等用音乐、戏剧赞美神,传福音的教会事工,使教会的气氛都活跃起来了,弟兄姊妹为主的事工,踊跃地站出来歌颂赞美三一真神。在农村教会,他们利用农闲季节、传统节日、信徒们的婚丧之机作演出,有的还在大街小巷搭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和信徒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微尘 《天风》2000,(7):37-37
李翠英姊妹是陕西省宜川县城区教会虔诚的基督徒,今年66岁。很多人都知道,她平时十分重视听道,并且行道,读经查经,处处按经文要求自己和孩子们。 前年教会号召为贫寒户奉献,翠英家一次就拿出9件半新衣服。平时常为贫寒人舍饭、舍衣。1989年她从事卖饭。  相似文献   

11.
薛良凤 《天风》2000,(4):49-50
甲:哎!你知道墙吗? 乙:怎么不知道呢?我们所住的房子四面都是墙,若没墙还怎么住呢?你看工地场所有大围墙、自留地菜园有小围墙、御敌抗敌有城墙,还有…… 甲:好了,好了,我问你知道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墙。  相似文献   

12.
盛足风 《天风》1998,(7):24-25
(一)论知识 先有人和物,其后才有人和事。在人和事所接触、关联之中,才产生各样经验、领悟、知识。 等到经验、领悟、知识增多了,再经过提炼、升华,就产生真知灼见。那个真知和灼见就成为真道或真理。这个认识过程存在于属世的事上,也存在于属灵的事上。  相似文献   

13.
孙晶 《天风》2000,(6):50-51
阿门是我们基督徒祷告和崇拜生活中的常用词,我们集体崇拜的时候,主持人在台上祷告。弟兄姊妹都跟着说:“阿们”;可以说阿们与我们信徒的崇拜生活密切相关。但是,阿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又用于哪些情况呢? 一、阿们,按希伯来文的解释,乃含有“坚定”、“肯定”的意思。当百姓领受教训。  相似文献   

14.
肖天赐 《天风》1998,(4):32-32
基督徒蒙主拣选以后,应当用事奉主的实际行动搬答主恩典,兹将下面4点粗浅见解与主内同工弟兄姊妹共勉。 一、先爱主,才能爱主的圣工 首先要明确事奉主的动机:不是因为亲人、爱人、兄弟姊妹、朋友的情面难却。  相似文献   

15.
杨忠义 《天风》1998,(7):27-27
“当夜耶和华向他显现。”(创26:2,4) 天地之间,像一个三维坐标。你活着,总会有你的位置。 有人希望自己活得壮烈,找个大的位置坐上,显赫一世;有人希望自己活得平凡,找个小的位置坐上,舒适安逸。但无论位置是大是小。  相似文献   

16.
张秀敏  杨莉萍 《心理学报》2018,50(1):115-129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基督徒祷告过程中人神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者以“局外人”身份, 采用逐步暴露方式进入研究现场开展客位研究。运用强度抽样方式和综合式抽样策略, 抽取14名(男女各7名)正式受洗(受洗时间从2年到32年不等)的基督徒作为样本, 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 运用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资料依次进行初步分析、类属分析和理论建构; 运用参与者检验法、非参与者检验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效度检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祷告是基督徒以“信靠”作为承诺, 向上帝袒露心迹, 提出心理诉求, 进而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的沟通方式和重要渠道, 它提供了人神依恋系统被激活的情境。“信靠”是基督徒通过祷告与上帝之间形成和发展人神依恋关系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 人神亲密度的增加又反过来促进人对于神的信靠程度。现实生活的困难为基督徒祷告提供了刺激源, 并推动人神依恋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基督徒的祷告经历了三个阶段, 由Ⅰ期向Ⅲ期水平渐次提升, 最终形成“以上帝为中心”的困难应对图式。在此过程中, 随着“上帝”的观念越来越深地植入基督徒的自我, 有关“上帝”的心理表征不断得到强化, 相反, 有关“自我”的心理表征渐次弱化, 最终进入某种“无我”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智慧的奥秘 “并将智慧的奥秘指示你。”(伯11:6) 人们惊呼:现在的小孩真聪明。的确,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人是要聪明了许多。有朋友曾夸我的女儿聪明,我对他说,聪明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共性,不再由某几个孩子所专有。现代人的智力已普遍提高,但这是不是说现今的人就一定比古人有智慧了呢?我看未必。聪明不等于智慧,它属于智力的范畴。一个人的智商无论有多高,都不能说明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董国范 《天风》2000,(6):42-42
“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路18:17) 有位老人说了一句颇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话:“我活了84岁,不知犯了多少错误,但是,如果我从84岁往小孩子的方向活,就不会犯错误。“小孩子想当大人,人人如此;大人想当小孩子,几乎没有。 今天,耶稣明明地对基督徒们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  相似文献   

19.
陈立福 《天风》2000,(9):6-7
经文:徒20:35 感谢主,刚才我们念过的经节,这是使徒保罗对以弗所教会长老的教导,保罗引用了主耶稣的话:“施比受更为有福”,虽然这句话不在四福音中记载过,但可能这是主耶稣当时传道中常用的一句话。这句话激励着千千万万属神的儿女愿于施舍,慷慨解囊,关怀他人,助人为乐,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 “施”是指施舍、付出、给予;“受”是指领受、接受。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天风》2000,(11):28-29
今天的教会还在地上,就必须要适应周围的环境。中国的基督徒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就要在这个地方为神传扬福音,为基督作好的见证,因此,应当正确看待教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一、教会应有爱国的见证 基督徒应当爱国,因为爱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主耶稣的教训和圣经的真理。 主耶稣就是一个爱国的榜样。他生在犹太国,从小就热爱自己的国家,他熟悉本国的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