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当前医学伦理学课程现状进行了教学改革;基本形成“两块教学内容、三种主要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模式.这一模式是现实而实用的;但要有效实践仍需两方面支持系统的完善;包括教师要从个人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学校要从政策方面给予保证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区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与“行为者中立”两种立场来探讨义务论与后果主义之间的优劣,是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认为道德规范对特定的个体行为者具有一种约束,这种约束要求特定行为者不能做某种行动,即便这种行动能够避免造成更大的侵犯。而行为者中立的立场则否认道德规范指向某个特定的行为者,并对其产生实际的约束作用。不少研究者认为义务论坚持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进而把康德伦理学划归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义务论范畴。然而,卡根反对这种解读,他试图证明康德的普遍法则公式在规范层面支持行为者中立的立场,应当从中得出后果主义而非义务论的规范性结论。卡根的论证正确地指出了后果主义原则与普遍法则公式的相容性,却错误地否定了义务论原则与普遍法则公式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民主模式下以公民为中心的道德逻辑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道德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简单与以公民为中心相对立,而是对它的扬弃、包容与超越。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对道德逻辑演进规律的理论自觉,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的道德理由;"人民的统治",即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运行的道德尺度;追求"人类解放",即实现人民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追求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将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引入正念研究领域。基于量化研究,主要以五因素正念问卷为测量工具,以潜在剖面分析为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的子群体,并分析各个子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在结果变量上的不同表现等,很好地弥补了变量中心研究路径的不足。基于质性研究,关于正念安全性/不良反应的问题,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尊重个体差异性与自主性,以确保个体在安全练习的基础上获益。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对于准确把握个体正念方式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个体开展正念干预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果以19世纪形而上学的衰落为"坐标",此前的伦理学以形而上学为基础,此后的伦理学则面临相对主义的难题.在古典哲学中,虽然形而上学为伦理学奠基,但形而上学的自由与伦理学的自由之间存在着矛盾.海德格尔试图把存在问题从形而上学中拯救出来,但就其对"人道主义"的批判而言,海德格尔哲学中有存在论而没有伦理学.虽然伦理学面临着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两难抉择,但我们这个时代对伦理学的需要却是前所未有的.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或许我们首要应该考虑的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乃至文化之间能够和平共存而作为"底线"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党的全部奋斗之中,解决人民居住问题并发展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居住伦理思想就是其重要表征之一。这一居住伦理思想的探索与解决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内含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并凝结成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伦理、政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等理论成果,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崇高党性和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3日~4日;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广州医学院、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心、广州市社科联等单位的领导;以及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的40余名医学伦理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医学伦理学考试改革、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探索等相关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通过交流与研讨;参会的专家学者对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部分重要问题和基本问题达成了共识;对一些争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还针对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可以看做是一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史,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来具有伦理学的旨意和目标:寻求存在之意义,但由于其定位于"理论"(思辨)而使得"存在"的意义经过"知性"的"范畴化"而失去其"实存"的生命本质,从而第一哲学与伦理学分离开来。但"实体论"在斯宾诺莎那里,"存在"的本质被置于"实存"中重新思考,而"自因"的"实存"作为神或自然的"自由"存在的存在论意义获得了肯定,因而人作为神的存在样态的伦理意义也能在这种实体论的存在样式中得到重新思考。因此,"实体论"作为"伦理学"不是斯宾诺莎《伦理学》的一个部分,而是其从存在论意义上对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之命题的原创性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第一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外科学教学模式正处于新老交替的时期,许多医学院校都在进行各具特色的改革,有的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国际医学教育也正处于改革期。欧美国家近来广泛开展的一种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医学教育模式。其中心思想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实施学生自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小组教学法,使学生去获取和掌握全面、系统化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我国国情、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医疗救助作为保障贫困人群健康权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世界各国均备受关注.各国因国情的不同,医疗救助模式也大有不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救助制度,从救助对象的选择、救助项目、筹资及运作方式几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医疗救助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美两国的医疗救助在救助对象的选择、救助项目、筹资及运作方式方面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给我国医疗救助制度、模式乃至理念带来很多可借鉴之处,推动我国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2.
医疗损害责任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医疗法律问题。中美两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诉讼机制在美国医疗损害责任中的作用由强变弱,医疗诉讼起诉由易变难,医疗损害赔偿由不限制到相对限制,行政管理式的医疗过错责任制度由无到逐渐提议。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恰恰相反,即诉讼制度的作用由弱变强、医疗损害起诉由难到易,医疗损害赔偿由相对限制到不限制、行政管理式的医疗过错责任制度从有到无。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改革趋势值得反思。建议借鉴美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军事伦理学在美国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综观美国军事伦理研究 ,对我国军事伦理研究有以下启示 :一是研究观念上的启示——确立对西方军事文化的开放心态 ;二是研究范围上的启示——拓展一些新的研究领域 ;三是研究目的上的启示——坚持双重目的的有机统一 ;四是研究机制上的启示——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正确把握在研究上具有启示性的东西 ,对于加强我军道德建设 ,丰富和发展我国军事伦理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合理化是衡量医学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研究和制定医学教育发展战略的科学依据。优化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教育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对中美高等医学教育结构进行比较, 旨在发现, 两国医学教育结构存在的差异。通过比较发现,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存在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紊乱、专业层次结构偏低等问题。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规划和监督, 发展西部医学教育, 调整医学教育布局, 优化专业层次结构, 提升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医德建设与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西方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有许多建树,但也有其致命性的缺陷,这就是否定医学道德的客观绝对性和普遍性医学伦理准则。在引进、介绍了这种学说之后,需要下功夫同它进行对话,即以医德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对这种学说进行追问,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以顺利全面地推进我国当代的医学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Multiculturalism encourages the inclusion of the broad rang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t exist in society into our therapeutic dialogues. This paper examines multicultural group therap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unacknowledged and unspoken imbalance of power that exists in psychotherapeutic contexts. The concepts of multiple individu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re discussed and illustrated with case examples.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multicultural group therapist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7.
A great deal of progress has been made on information ethics. Which portion is not sufficient? That might be the comparison from countries to countr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closely examined using the cross-cultural method for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the ethics cognitions and behaviors of the student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he questionnaire for the study used Mason’s four essential factors in information ethics that included Privacy, Accuracy, Property and Accessibility (PAPA). The samples were comprised of Kaohsiung Taiwan and Nanjing Chin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2006. The sample and the survey were obtained from two stages of random sampling that was conducted using an Internet website. Students could read the online questionnaire in the computer laboratory and then send immediate feedback to the website server.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e divergence of information ethics i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between Kaohsiung and Nanjing school children.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and correlation are from cognition and behavior between two regions.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现代临终关怀的发源地,经过多年努力,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并广为借鉴和效仿的辞世教育方法。圣克里斯多夫宁养院主要通过“学校计划”对中、小学、医学院校学生进行教育培训,通过音乐会、图书馆和书店、临终事务联盟、预先照顾计划等多种形式进行公众教育,带动了整个英国的辞世教育。医学院校医学生的辞世教育是以当地的临终关怀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八年制内科学床旁教学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基于案例的学习(CBL)单一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将CBL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及研讨会(Seminar)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应用于呼吸科的床旁教学实践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临床思维模式,提高了学生们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能加深师生互动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Attitude transference is the term that has come to be used to refer to a key process by which one's personal attitudes approving or disapproving of certain behavior reflect those of his or her primary groups and in turn affect his or her conforming or deviant behavior.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n this and other issues afforded by previous studies, however, have been limited primarily to examining findings that have used different samples and instructions. Drawing on previous literature on cultural variability in individualism, the present study directly tests the hypotheses that although attitude transference operates similarly across cultures,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and peer attitudes toward deviance on one's own attitudes should be weaker and stronger, respectively, in Japan compared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analysis of identical survey data from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two societies provides mixed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