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草原 《天风》2000,(1):30-30
作为一名农村教会的义工,每当到县城教会开会或到别的教会交通,我常会感到茫然:往往是刚结识的同工又不知去向,迎来的却又是陌生的面孔。一名教务组老组长自己也感到纳闷:教会已培养了6名传道人,为什么礼拜天还找不到讲道的?我们不仅要问:现在教会传道人为什么换得这么快?这些义工都到哪里去了? 我们县开放的教会有40所,  相似文献   

2.
李晋民 《天风》2000,(9):23-24
近年来,农村信徒增长较多,由于缺少有力的牧养,素质较低是普遍情况,因此容易受到各种异端邪说的侵扰迷惑。提高农村信徒的灵性素质,要从整体出发,全面提高。 举办培训虽是个好办法,但办一个班人数非常有限,不可能所有的信徒都参加,这样仍然满足不了广大信徒灵命长进的需要。因此,针对农村特点,建立或完善周围的乡村(或邻近的村)  相似文献   

3.
泉恩 《天风》2000,(3):31-31
近年来,各地好些教会纷纷组织起了圣乐团和圣剧演唱团等用音乐、戏剧赞美神,传福音的教会事工,使教会的气氛都活跃起来了,弟兄姊妹为主的事工,踊跃地站出来歌颂赞美三一真神。在农村教会,他们利用农闲季节、传统节日、信徒们的婚丧之机作演出,有的还在大街小巷搭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和信徒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陈逸鲁 《天风》2000,(6):33-34
不同处境的信徒,对教会有不同的需要,牧者当分别对待和加以细心牧养。 对于身患绝症和濒死病人,以及丧失亲人的信徒,更需要牧者和教会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说,这类人比任何人更需要教会和牧者。 那么,应该如何关顾末期病人呢?这就需要了解末期病人们心理和需要。人一旦得知自己身患绝症。  相似文献   

5.
林超群 《天风》2000,(2):36-37
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照着耶和华的吩咐离开父家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筑坛献祭(创12:7、8,13:4、18)。亚伯拉罕当时的祭坛,可称是家庭的祭坛,用现代的话说,亚伯拉罕当时每到一处都要举行家庭礼拜。家庭礼拜也是教会一贯的传统(指家庭成员在一起的礼拜),目前也为世界各地教会所倡导,家庭礼拜到底有何意义呢?对信徒有何益处呢?  相似文献   

6.
曾利亚 《天风》1998,(4):20-21
纵观各地农村教会,其发展形势是可喜的。各地教会相继复堂,并日趋加增。然而,我们应看到,教会人数虽然日益增多,但不管哪个教会信主的大多是一些年迈体衰的老年人,即使有年轻的,也多因病而来。因此有的教会呈现出暮气沉沉,没有生命力,这不能不令人为之担忧。  相似文献   

7.
锻道 《天风》2000,(2):23-25
《天风》号召我们来谈谈如何开展牧养工作问题,愿将我粗浅所得,提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王晋利 《天风》2000,(9):24-24
现在我国教会,特别是农村教会,仍处于稼多工少的情况。据很多教牧人员共识,现在牧养工作担子沉重,光靠少数教牧人员来牧养教会势必不能达到兴旺教会的目的。所以,在教会的牧养工作中,必须群策群力才能充分发挥教会肢体的作用,这是圣经使徒教会留下的原则。我县有62处聚会点,遍极334个村庄,光登记的信徒有7000多人,可全县只有一名牧师、一名长老。别的不说。  相似文献   

9.
曾庆云 《天风》1998,(7):19-21
本期“专题讨论”栏继续以“传道人的灵修生活”为主题刊出有关文章,谈的都是些具体的问题,希望可供大家参考。圣经指出,生命只能向下扎根,才能往上结果。让我们首先做一个有“根”的人,随时随地把真理的道表明出来。  相似文献   

10.
言实 《天风》2000,(10):38-39
在时下的报刊、杂志与一些报告中,我们常能见到一些这样的话语:“管理出效益”、“管理上台阶”,并且,工商行政管理系、金融管理专业已成热门专业,让人深感社会各界对管理之重视。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会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基督教的健康发展。令人欣喜的是,大部分乡村教会管理得井井有条,既荣神又益人,得到社会民众的赞誉和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的肯定。但是,勿需讳言,仍有少部分乡村教会管理极不规范甚至发生混乱,分裂教会、班子不团结、不守教规、经济混乱、铺张浪费、奢侈腐败、邪教横行等等不一而足,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0,(6):55-55
陕西省基督教两会于2000年4月17—18日在西安召开了“陕西省基督教两会首届圣经及其他灵修书籍出版、发行工作”会议。来自全省31个县(市)的37位同工参加了会议。省委统战部。  相似文献   

13.
安孝辉 《天风》2000,(7):24-25
中国基督教会大部分在农村,信徒人数当在千万之上,而教牧力量的薄弱为大家公认。农村教会有喜有忧,让我们一同来关心。《天风》专题讨论栏目从本期起将刊出一系列文章探讨农村教会存在的问题,寻找一条更好的治理和牧养之路。  相似文献   

14.
李恩 《天风》2012,(2):54-5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茁壮成长的农村教会呈现出荣神益人的可喜局面。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会众多义工的默默奉献。今从义工的美好见证百花园里采撷一枝,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教会由于基础差,文化层次差异大,经济收入少,管理跟不上等现象的存在,再加农村教会负责人,传道人等都是业余奉献事奉等原因,致使目前农村基层教会出现一些争权夺利、嫉妒纷争、财务混乱、教会荒凉,异端邪教等现象。以上问题,我个人认为都是由于组织不健全,管理无目的等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张冠儒 《天风》1998,(2):2-4
上述经训告诉我们,教会是耶稣基督所爱的,他曾为教会舍己。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这卫“玷污”指外来的污秽,“皱纹”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因此,一个荣耀的教会,不仅应有完美纯洁、令人称羡的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17.
《天风》1998,(1):41-41
艾洁同工: 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请能予以解答。 我们这里多数都是农村,坟地多又没有一定的集中点,这里有传道人对信徒说:坟地是不洁之处,不可祷告(指无声的祷告默想):又说厕所是污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郑心愿 《天风》1998,(1):26-26
中国教会上上下下,都在为办好教会而献策献力。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注教会中的老龄问题,面对教会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信徒,我们不能对之置若罔闻。老龄问题也是办好中国教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据全国政协常委、全国老龄委员会主任王照华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突破一亿大关。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末。  相似文献   

19.
何红 《天风》2000,(11):29-30
经过多年的探索,今天,信徒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相适应,可以说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家一直不断地在这方面的实践中付出着努力。下面,我就想针对当前沈阳市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市情,我们教会是怎样与之相协调,并积极发挥作用的,谈谈我们的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丁建岭 《天风》1998,(3):10-11
由于历史的原因,盐城教会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信仰背景的教派:即中华基督教会与真耶稣教会,对于这两种不同信仰背景的崇拜与礼仪,本无可非议,但因守日、洗礼、聚会方式等小节上的分歧,而导致教牧同工与广大信徒之间产生阻隔,不但不能互相交通,可相往来,反而相互攻击,走向极端。于是,各有各的奉献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