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农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化生产的视角对农村孝道嬗变的历时性考察,可以看出农村孝道嬗变的内在逻辑,伴随着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到社会化生产,老人的经验、技术和价值取向的现实效用不断下降,逐渐丧失了其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主导作用,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从主导转向依附。加之政治运动、市场经济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最终导致作为中华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准则之一的孝道不断被淡漠。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使以流通领域"价值实现"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发生变迁。商业模式的变迁不仅促使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等发生了变革,而且产生了各种伦理道德效应,对传统伦理道德提出了诸多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商业模式变迁的正负伦理意蕴,我们应以重建商业秩序、维护伦理底线、凝聚新的社会公德和培育道德主体为重点进行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民俗艺术在多个领域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民俗艺术不但可以使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得到提升,设计人员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民俗艺术、更加全面地掌握民俗艺术、更加深入地研究民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民俗艺术符号可以促进抽象造型的发展,可以在平面设计中构建民俗艺术符号模型,还可以把民俗艺术符号与平面设计结构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天人合德为伦理道德价值提供了本体上的根据,这是道德价值的根本定位。其把道德价值定位于整体利益,就是定位于超越的绝对本位。这与现代伦理道德价值定位于人类个体利益一样,都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伦理道德的逻辑发展,必将从此引申出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和谐一致的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5.
地方民俗无疑是民俗文化整体的有机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俗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并在特定的地域、历史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所服务,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古镇是地方性民俗表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的区域之一,对于想要感受传统生活方式的旅游者而言,古镇成为了优选之处,保护和传承古镇地方性的民俗文化空间对于古镇的旅游长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将以三河古镇为例,就其旅游开发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婚姻家庭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婚姻家庭伦理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回顾,并重点论及了婚姻伦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性伦理、生育伦理、代际伦理、虚拟家庭伦理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
尚公·重礼·贵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尚公·重礼·贵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张锡勤尚公、重礼、贵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通过这三者,便可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尚公,它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说,重礼、贵和也是由尚公派生的。中国古代尚公,首...  相似文献   

8.
陈继红 《学海》2014,(1):150-157
1990年代以来关于传统道德规范的研究基于两大问题而展开:其一,如何回应民族虚无主义、复古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等社会流行思潮?其二,如何在传统/现代、中国/西方的二维视角中重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在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应中,国内学术界围绕传统道德的继承性、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在结构、传统道德规范的现代转化路向、三纲五常的现代价值等重大问题展开了讨论。研究中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同时亦存有种种分歧。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深入阐析这些分歧的表象与内因,对于推动中国现代道德规范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南湘西苗族刺绣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代表了苗族女性文化的精髓。苗绣作为苗族人民演绎天地万物、记录历史和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其创作题材、造型要素及色彩搭配则主要依附于本民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民俗活动。苗绣取材广泛,寓意丰富,工艺精湛,针法讲究,风格浪漫,情趣淡雅、古朴,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们已不再只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还追寻精神层面的享受,这种情况在无形中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此,现阶段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等都成为能够促进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乡村的民宿景观,不仅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且具有历史、文化、科研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是传承地域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分析基于地域民俗特征的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概况,并探讨其设计原则和表达手法,同时以德化古杏山舍民宿为例,进一步研究传承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民宿多元化景观设计策略,例如民俗特征的传承,景观的整体化、生态化、创新化、人性化设计等,以更好地提升现代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