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实际生活者的政治思想(二)保守主义人们的思想,不论它怎样标榜多元主义,只要这个思想是同压迫人们的敌人进行斗争的思想,那么,在斗争这一点上,就不能是无限制的多元主义,而不得不通过抛弃与敌人共同的思想,通过与敌人进行斗争,在某种意义上把多元的思想统一起来。多元主义如果看不到斗争这一点,就会成为逃避斗争的思想;如果成为和敌人妥协的思想,就会自行削弱思想原有的力量而瓦解。多元主义如果缺少为思想而战斗的、严肃的战斗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美国资产阶级的报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鼓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宣传。美国股票经纪人的机关报“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以“美国新保守主义趋向”为题的文章。像“生活”杂志一类的刊物也都提出了美国需要“一剂保守主义良药”的说法。许多的历史家、哲学家、法律学家、社会学家用他们自己关于保守主义和保守主义趋向在美国生活中的作用这一类问题的文章,充斥美国的书籍市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他的竞选对手史蒂文森都公开表示他们对保守主义的同情。现代美国主要的保守主  相似文献   

3.
施特劳斯论古今政治哲学及其文明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特劳斯经常被认为是关国新保守主义的精神鼻祖,其政治哲学据说奠定了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基础。针对这一流行观点,本文考察了施特劳斯对古今政治哲学之争及其不同文明理想的讨论,认为施特劳斯回归古典政治哲学的精神既有别于现代自由主义的文明理想,又有别于直面残酷政治现实的德国虚无主义思想;文章还论证了施特劳斯对古典完美城邦理念的坚持,认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和美国新保守主义在思想原则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王皖强 《学海》2001,(2):108-114
斯克拉顿的政治哲学深受黑格尔法哲学的影响.斯克拉顿对权威、秩序、传统、财产、制度等保守主义核心理论预设的阐述和强调,继承了柏克以来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抨击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把怀疑主义的传统保守主义带入现代.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出发论证哈耶克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首先介绍1950年代发生在自由意志主义与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的三次重要辩论,从思想史的角度厘清哈耶克写作的时代背景与动机;然后通过引入亨廷顿关于保守主义的三种定义(贵族式的、自主式的和情境式的)辨析哈耶克与保守主义的关系。本文认为,当哈耶克批评保守主义的神秘主义、反智主义、等级制以及推崇权威与特权的倾向时,他反对的是"贵族式"定义的保守主义,当哈耶克批评保守主义因为缺乏"政治原则"所以会被社会主义拖着走的时候,他反对的是"情境式"定义的保守主义。虽然哈耶克与"自主式"定义的保守主义——这也是保守主义最富哲学意蕴的部分——具有相当的重合度,但这依然不足以支持他成为一个保守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引发了保守主义思潮的反弹。可以说,从现代化开始的那一天起,文化上的保守倾向和进步倾向之间,就显示出了巨大的张力。目前发生在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仅仅是数百年来保守与进步之争的一个表现。从文化哲学的观点看,进步与保守有如鸟之两翼、车之两  相似文献   

7.
书讯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中国思想》,齐鲁书社2006年8月出版。王锟的《孔子与20世纪中国思想》一书,在中国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框架性背最问题下,通过孔子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之间的复杂互动来透视20世纪中国思想史,力图给读者呈现一幅较清晰的中国现代思想地图。  相似文献   

8.
当代新康德主义研究述介毛怡红新康德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它起始于19世纪50——60年代。在本世纪初一跃成为德国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潮。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始,随着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其它哲学流派的兴起,新康德主义逐渐走向低谷。由于新康德主义不仅是教授们所积极倡导的学院哲学,它还渗透到当时德国社会政治运动及文化思想领域中,因此,人们又称这种哲学现象为新康德主义运动。一、新康德主义研究的历史沿革虽然新康德主义在哲学史上,曾经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批判.但是,系统地研究和评价它却是近年来的事。本世纪50——60年代,随着德国哲学向科学理论.新实证主义及分析哲学的突然转向,新康德主义在德国一度遭到冷遇。一些重要的哲学史著作.如施太格缨勒的《当代哲学主流》对它几乎只字不提。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卢卡奇则认为.新康德主义作为一种教授思想体系对哲学发展无任何意义①。布洛赫则在谴责新康德主义对康德思想歪曲的同时,把它仅仅看作一种国家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尽管他本人曾就李凯尔特的认识论做博士论文).认为其认识论上提出的问题只是一定党派利益的产物②。70年代末以来,德国哲学界对科学理论及文化哲学问题的普遍关注重新点燃了研究新康德主义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理解康德就意味着超越康德",这句话对于德国观念论、新康德主义以及海德格尔来说都是适用的,但德国观念论是在康德的思想道路上超越康德,新康德主义与海德格尔则可能是在重建康德。海德格尔对新康德主义的批评以及与卡西尔在达沃斯的交锋都是源于他们各自对康德哲学核心问题的不同理解,本质上还是由彼此不同的哲学立场所决定的。具体而言,是新康德主义的知识论立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立场,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康德哲学知性与逻辑的强调,或者是对康德哲学感性、有限性以及先验想象力的重视。不过,在卡西尔与海德格尔之间,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他们思想对话的交汇点,而这恰恰是他们在达沃斯之后可以继续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80年代的进程中,出现了某些值得注意(在同保守主义的关系方面)的趋势,这些趋势是; 第一,在这个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保守主义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种保守的“时代精神”。特别在80年代初,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前后,这种保守的“时代精神”甚至成了全部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特征。在这个时期,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