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言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嘉文  王瑞明  李利  范梦 《心理学报》2011,43(11):1263-1272
运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 探讨熟练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实验1探讨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中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 非目标语言英文概念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 结果发现, 两种熟练水平的被试均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 实验2探讨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英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 非目标语言中文概念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 结果发现, 熟练双语被试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 而非熟练双语被试出现了重复启动效应; 实验3探讨非熟练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英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 非目标语言中文词汇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 结果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综合三个实验的结果可以表明, 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在概念层面上就对非目标语言(不管是一语还是二语)进行了抑制, 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使用一语时可以在概念层面上抑制非目标语言(二语), 但使用二语时不能在概念层面上抑制非目标语言(一语), 要在词汇层面上才能抑制非目标语言(一语)。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造后的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层面,以及词汇熟悉度的影响。实验1考察学习阶段不同熟悉度的非目标词在测验阶段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测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是否自动激活,实验2探究学习阶段不同熟悉度的非目标词在测验阶段以翻译对等词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测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语义层面能否激活。结果发现: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不管为中文还是英文,都能自动激活,但激活层面会受到词汇熟悉度的影响;当非目标语言为二语时,熟悉度高的二语词能激活到语义层面,熟悉度低的二语词只能激活到词汇层面;当非目标语言为一语时,不管词汇熟悉度高还是低,都能够激活到语义层面。  相似文献   

3.
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自动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激活状况。实验1和实验2使用词汇判断任务, 实验3和实验4使用概念判断任务。在每个实验的第一个小实验中, 非加工语言是英文, 在每个实验的第二个小实验中, 非加工语言是中文。实验1和实验3探讨学习阶段的非加工词在测验阶段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从而检验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有没有自动激活; 实验2和实验4探讨学习阶段的非加工词在测验阶段以翻译对等词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从而检验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语义有没有自动激活。总的实验结果表明, 母语为汉语的中-英双语者在语言理解过程中, 加工一种语言(目标语言)时, 非加工语言(要求被试忽略的另一种语言)会自动激活, 但在词汇任务情境中, 非加工语言只在词汇层面上激活, 其语义不会自动激活, 而在概念任务情境中, 非加工语言的词汇层面和语义层面都会自动激活。  相似文献   

4.
双语言语产生中的词汇提取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介绍了双语言语产生中词汇提取机制的两种理论:非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和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重点围绕着双语言语产生中词汇提取的一个关键问题,即非目标语言的词汇是否对目标语言的词汇提取形成竞争或者干扰详细地论述了二者的理论分歧,非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认为非目标语言的词汇会对目标语言的词汇提取形成竞争,而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认为不会形成竞争。文章最后介绍了双语言语产生中词汇提取机制的最新研究趋势,表明了非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和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逐步走向融和  相似文献   

5.
运用跨语言即时启动和延时启动范式,要求被试完成生物属性的语义判断任务,研究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影响目标语言语义理解的时间进程。实验1非目标语言为英文,目标语言为中文,结果表明,无论是即时启动(t = -0.423, p = 0.676),还是延时启动(t = -0.82, p = 0.419),语义相关组与语义无关组都无显著差异。实验2非目标语言为中文,目标语言为英文,结果表明,在即时启动条件下,语义相关组显著快于语义无关组(t = -3.05, p = 0.006),但延时条件下语义相关组与语义无关组无显著差异(t = -0.63, p = 0.536)。综合两个实验结果表明,晚期熟练双语者在双语语言理解转换过程中语义的即时启动影响存在不对称性,语义相关的非目标语言中文对目标语言英文语义理解起促进作用;但是语义启动效应没有得到延时体现。  相似文献   

6.
采用跨语言中介启动范式,通过两个2(词对类型)*2(启动方向)被试内的ERP实验,探讨非熟练汉-维双语者非目标语言语音激活与语义激活状态的差异。结果表明:(1)L2-L1启动方向下,语音相关词对与无关词对诱发P200峰值差异更大,潜伏期更长。(2)L1-L2启动方向下,语义相关词对与无关词对诱发N400峰值差异更大,潜伏期更长。结论:(1)在加工目标语言时非熟练汉-维双语者非目标语言词汇层与概念层都激活。(2)当非目标语言是汉语时语音激活强度大,激活速度较慢;语义激活强度较小,激活速度较快。(3)当非目标语言是维吾尔语时语音激活强度小,激活速度较快;语义激活强度较大,激活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双语即时切换范式, 探讨非熟练中英双语者在对目标语言(启动词)语音或语义的加工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状态。实验1设置了与启动词的翻译对等词存在语音相关或无关的两类配对词, 要求被试进行语音判断任务, 结果表明, 不论哪种切换条件, 两类配对词在反应时和P200成分上都没有差异, 说明目标语言在语音加工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语音层面没有得到自动激活, 从而没有产生启动效应。实验2则设置了语义相关和无关配对词, 并进行语义判断任务, 结果在两种切换条件下都发现明显的语义启动效应及N400差异, 说明非目标语言在语义层面上有得到自动激活, 但激活的程度表现出切换方向上的不一致, L1-L2切换下的语义启动量要明显大于L2-L1, 并且L1-L2的N400差异主要表现在前部脑区, 持续时间更久, 而L2-L1的N400差异主要表现在后部脑区, 但持续时间较短, 表明对于非熟练的双语者来说, 不同切换方向下对共享语义表征的激活加工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 WCST 筛选出高低认知灵活性的非熟练汉英双语者,分别使用图片命名和语义范畴判断任务考察认知灵活性对双语者语言转换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认知灵活性被试的双语转换代价是对称的,其N2成分的平均波幅和峰值显著大于低认知灵活性被试,低认知灵活性被试的转换代价是非对称的;(2)高认知灵活性被试在语言产生任务中, L2重复条件下N2的峰值显著大于L1重复条件,出现L2重复优势效应;(3)在语言理解任务中,高低认知灵活性被试在L1重复条件下的N2峰值显著大于L2重复条件,两组均出现了L1重复优势效应。研究表明,抑制控制能力在语言产生与理解的双语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转换代价源于心理词典的字词识别系统之外。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直接语音掩蔽启动范式,通过掩蔽词的有、无呈现对切换后单词的读音判断反应时产生影响,进而了解非熟练双语者双语理解切换中非目标语言加工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无呈现掩蔽词组的反应时比有呈现组的判断反应时长;不同掩蔽词呈现时间两组中切换反应时判断不显著。实验证明无论是哪一种语言作为非目标语言,其在词汇层上均都不会被激活;双语词汇理解切换中,切换至熟练语言比切换至不熟练语言切换代价小。  相似文献   

10.
刘聪  焦鲁  孙逊  王瑞明 《心理学报》2016,48(5):472-481
语言转换情境是否影响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存在争议。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范式探讨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是否会有即时的影响, 以及对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是否会有不同。结果表明, 语言转换情境能够即时地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但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 同时说明了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属于3种不同的认知成分, 其内在作用机制不同。此外, 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说明了双语者的认知控制优势是双语者长期双语使用的结果, 为双语优势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1.
语言转换是双语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抑制控制模型、语言特异性选择模型、任务设置惯性模型和序列难度效应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语言转换的认知机制。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发现,语言转换与任务转换具有类似的神经机制,说明语言转换代价与任务转换代价的本质可能是相同的。抑制控制和语言熟练程度如何影响语言的转换,语言转换代价与任务转换代价的本质是否相同,一般领域的抑制机制是否可以迁移到语言转换领域等问题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造的图片命名启动范式考察非平衡中-英双语者在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语音激活范围。实验1探讨在准备用汉语命名图片后,英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英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且语音相关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无关词,说明在一语的产生过程中,二语对等词和相关词的语音都得到了激活。实验2探讨在准备用英语命名图片后,汉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汉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而语音相关词与语音无关词之间的命名反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二语的产生过程中,只有一语对等词的语音得到了激活。总结果表明,非平衡中-英双语者使用目标语言时,非目标语言的语音也可以得到激活,并且激活范围可能受非目标语言熟练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图-图干扰范式来考察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范围。实验1探讨用汉语命名时,干扰图的英语名称能否得以激活。结果发现,干扰图的词汇熟悉度高时,音译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音韵无关词,而熟悉度低时,二者无显著差异,说明在一语的产生过程中只能激活二语中高熟悉的非目标词。实验2探讨用英语命名时,干扰图的汉语名称能否激活。结果发现,不论熟悉度高还是低,音译词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音韵无关词,说明在二语的产生过程中会激活一语中的非目标词。总的结果说明,非熟练中-英双语者在言语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中的非目标词也会激活,并且激活范围既受非目标语言的熟练程度的影响,也受非目标词熟悉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藏-汉-英双语者字词识别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积家  崔占玲 《心理学报》2008,40(2):136-147
以母语为藏语、汉语熟练、英语不熟练的藏-汉-英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的研究范式,在无切换、预期切换和无预期切换三种条件下,考察了藏-汉-英三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结果表明:⑴在三种条件下,被试对汉语词和藏语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的差异不显著,藏语词和汉语词的切换代价差异不显著。⑵在无切换条件下,对藏语词和英语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的差异不显著;在切换条件下,对英语词反应时长,错误率也高;英语词的切换代价显著大于藏语词的切换代价。⑶在无切换条件下,对汉语词和英语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的差异不显著;在切换条件下,对英语词反应时长,错误率也高;英语词的切换代价显著大于藏语词的切换代价。整个研究表明,藏-汉-英双语者在字词识别中的语码切换代价主要受语言的熟练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的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工阶段的作用。实验采用线索化的语言转换范式,要求汉–英双语者根据线索使用汉语或英语对图片进行命名,记录线索加工阶段的脑电成分。采用AX连续执行测验(AX-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中AY试次的错误率作为主动性控制参与程度的指标。结果发现,在线索呈现后的200-350 ms和350-500 ms两个时间窗口,转换试次比重复试次诱发了更负的N2波幅和晚期负波,而且AY试次的错误率可以显著地预测转换试次的N2和晚期负波的波幅。结果表明,语言转换的线索加工可区分为由主动性控制调节的两个阶段,即“与非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分离”和“转入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阶段。本研究为主动性控制参与语言转换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