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黎新农 《天风》2006,(1):30-33
圣经观的问题,看似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实际上,教会的圣经观关系到教会如何看待和解释圣经,如何用圣经的真理指导教会的灵命实践。所以,圣经观代表了基督徒和教会的上帝观、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真理观。基督教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如何诠释圣经的历史。丁主教提出的上帝是爱的圣经观,使中国教会不再重走西方教会思想史上每每陷于复杂的教义争论的老路,而是引导中国教会重视圣经的中心信息就是上帝爱世人,上帝的创造和救赎最终目的是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因为上帝是世上一切真善美的源头。所以,丁光训主教提出上帝是爱的圣经观及神学框架,教导我们在一种动态的爱中去体验上帝与人的关系,去体验基督徒与世界的关系,而不再去争论教义的细节,不再人为地给教会设置一道无形的围墙;教导我们敞开胸怀接纳世上一切美好的真理,使教会作出更加美好的见证。丁主教的圣经观,为中国教会在今天的处境中解释圣经,并用圣经诠释引导教会的实践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丁主教一直在倡导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他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 (1)在圣经观上,丁主教从宗教经典和人类文化成果两方面揭示了圣经的价值。丁主教认为,圣经不但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宗教经典,而且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和结晶,同时她还不断对人类文化产生影响。 (2)在上帝观上,提出上帝的本质属性是爱的观点。丁主教认为,上帝的根本属性不是他的无所不能,或者他的无所不知,或者他的无所不在,或者他的自在永在,或者他的荣耀威严,而是他的爱。丁主教认为,他对上帝…  相似文献   

3.
敬畏上帝观是犹太人对他们信仰的上帝的一种本能的自然尊敬和爱,是犹太教信仰的基本思想之一,也是犹太教教义的一项重要内容.犹太人的敬畏上帝既与爱上帝、敬畏罪以及惩罚等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犹太教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犹太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列维纳斯谈论的不是宗教的上帝观,而是形而上的上帝观。其内容包括:第一,如何重新定位上帝?他从笛卡儿的无限思想和希伯来《圣经》的上帝观念里引申出他者的上帝观。第二,如何理解上帝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上帝与人的关系既是断裂的,又有相遇的可能。第三,人如何接近上帝?他指出在伦理的相遇中接近上帝,上帝隐现于人的伦理践履之中。  相似文献   

5.
马兆珍  李向平 《天风》2006,(21):36-39
本文通过分析丁光训主教“上帝是爱”的思想和基督教青年会“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会训,指出两者是一脉贯通的;并且分析了近年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上帝是爱”思想指导下所作的社会事工,认为它在沟通教会和社会中起到了良好的中介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亚伯拉罕的上帝作为超验的神圣位格,是在历史中自我启示的上帝,是立约、呼召与拣选的上帝;笛卡尔发动了一场以上帝为对象的哲学-神学领域里的“君主立宪”式的革命,上帝这个名称和位置依然保留着,也就是说,上帝依然是完美、绝对、无限等,并且上帝依然通过它象征性的最高权力,维持着笛卡尔整个形上体系的完整和统一,但是,上帝和人都要受到逻辑必然性这一“宪法”的束缚.这一笛卡尔革命对于造成“上帝之死”这一现代性事件是不无干系的.  相似文献   

7.
袁世国 《天风》2004,(1):36-37
人可以向上帝祷告,因为三位一体的上帝是一个有位格的上帝,他自我的启示指出,按他形象造出的男女都可以与他沟通。又因为上帝是圣洁的,人的罪恶中断了人与上帝之间的交通。然而,上帝是一位满有恩典和怜悯的上帝,通过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重建并更新人与上帝交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爱的上帝     
刘雪松 《天风》2003,(8):44-45
上帝的爱与人的爱之间必当有所交流,不然所有有关上帝爱的思想与言论,都将是空洞的。 上帝是爱,此爱不受时空的限制,乃在时空之上,从永世降下而进入上帝儿女的心中。  相似文献   

9.
上帝的慈爱     
朱宜 《天风》2005,(9):38-39
上帝的爱显明在他与人的关系里,上帝希望与人有相交与个别面对面的团契。因此, 上帝不单是良善,更是爱。  相似文献   

10.
别尔嘉耶夫自由观的独特性在于把自由问题与上帝问题紧密相联。在他那里,上帝是自由存在的保证,自由则是上帝存在的理由。别尔嘉耶夫把基督教信仰主义和近代理性主义在自由问题上的困境归结于未能正确处理神性与人性的关系,他通过对"基督"象征意义的重新解读,试图证明人的自由首要的是精神自由。由于力图在宗教维度下开启自由的深层内涵,因而,别尔嘉耶夫的思想对自由理论的发展及当代人类如何走出生存的困境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王海东 《天风》2003,(8):29-29
诫命的第三条“不可妄称上帝的名”。上帝的名是神圣的,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尊上帝的名为圣是对上帝的崇敬,是一个到上帝面前来的人首先当有的态度。与此相反的是人要  相似文献   

12.
上帝的看法     
邓灵勇 《天风》2012,(5):18-20
上帝是全能者,人是上帝所造的,人的视野往往是片面的。因此,有时我们对上帝的作为感到迷惑不解,这只能说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因为上帝看法的标准与人的标准完全不一样。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赛55:8)以下三个方面,显明上帝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时而说上帝是骗子,时而说上帝绝不骗人,他的真实态度到底怎样?本文大致梳理了《第一哲学沉思集》的整体结构,仔细辨析了在各个沉思中上帝所发挥的作用,并结合笛卡尔的科学思想,最终得出结论:《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其实有两个上帝,前一个上帝是阻碍人类探求自然真理的骗子,后一个上帝则是笛卡尔找来的人类理智的忠实同盟。  相似文献   

14.
神学解释学是理解中华文化处境里上帝圣言之有效路径。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从这样的思的层面来看,又是一项关于如何理解上帝圣言这一话语事件的历史性事业。因此,神学思想建设最基本的认知就表现为对话语事件的语言学理解和言说式解释。在这种基本的解释学层面里,丁光训主教提出的神学思想建设其前设性导向的确立就必将首先关涉到作为基督信仰本质的基本信理,如“三位一体”和“上帝的眷顾”等。  相似文献   

15.
“上帝”考     
上字既有时间在先之义,亦有空间在上之义。帝字本义含源头之义。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上帝"可能指早先的先帝、先王。从先秦与秦汉文献来看,上帝与天是不同的。汉末开始称天为天神、天帝。此后,上帝成了天的"别名",人们用天取代了上帝。近代以来人们以上帝来指称基督教的耶和华。上帝成了西方之神。故,人们通常误以为上帝或指天,亦或指西洋神。中国先秦时期的上帝应该指先帝。  相似文献   

16.
张姚 《天风》2016,(7):33-34
正巴特曾感叹传道人关于上帝知识的两难,他的意思大概是说,全能至大的上帝怎么可能被人研究,那是对上帝的不敬,而作为传道人,我们不研究上帝,怎么能传讲这位上帝?对此,约伯的朋友琐法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考察,就能测透神吗?你岂能尽情测透全能者?琐法的观点是典型的不可知论。他认为你研究上帝也没有用,受造的人不可能认识造物的主,上帝的认知只能来自上帝的启示。更直白地说,既然启示来  相似文献   

17.
上帝的启示     
沈承恩 《天风》2004,(5):2-4
经文:诗19 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是讲上帝所创造的天地万物,一是讲上帝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我们粗粗地一看,会觉得这两个内容似乎放不到一起,天地万物与律法是怎样的关系呢?是的,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题目,应该分开来写两篇文章,或写两首诗。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卫写这首诗,有一个主题,他要通过写上帝的创造和上帝的律法,告诉人上帝的启示。所以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上帝不沉默     
张远来 《天风》2016,(8):42-43
正不少人都有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经历,在那一刻,心中不免产生孤独感,甚至怀疑上帝为何在我们如此需要带领的时候保持沉默。上帝真的在沉默吗?一、上帝在沉默?上帝的沉默是人最痛苦的感受。深受试炼的约伯就在苦难中深深挣扎,他很多次要求与神对话,甚至盼望在上帝和人之间有  相似文献   

19.
胡年兵 《天风》2004,(2):26-26
萨特曾经这样描述过存在主义者,“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都被容许,那么人就会变得孤苦无助,因为他不论在自己的内心或在自身之外都无法找到可依靠的东西。”这不只是存在主义者的彷徨,亦是我们这个充满欲望世界里那些尚未寻觅上帝踪迹的人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我的身、心、灵都与丁光训主教在其新书《上帝是 爱》中表达的神学观点产生了共鸣。在阅读和反思丁光 训主教的文章时,我止不住又一次感叹,在人类历史如 此纷纷扰扰的时刻,上帝奇妙地带给中国和世界这样 一位深刻的、注重实践的神学家和教会领袖。借用旧约 《以斯帖记》中大家熟悉的一句话,"为现今的机会(for such a time as this)(ESther 4:14),"上帝在我们中 间真的兴起了一位有着特别学术造诣、高超教会领导 才干、以及光辉基督徒人格的信仰典范,上帝让他引领 着中国教会穿越二十世纪的风暴,迎接二十一世纪的 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