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惠娟 《美与时代》2006,(12):67-69
柏辽兹是法国最伟大的作曲家、指挥家,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幻想交响曲》是西方音乐中第一部标题交响曲。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有几个特点:标题性、崇尚自然、文学性。本文的目的在于向读者阐明标题交响曲的内涵,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柏辽兹及他对欧洲音乐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1993年1月28日,《经济日报》第四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水真能变成油吗?》(下称《水文》),标题是设问式,但内容却是对王洪成与他的“发明”的肯定性宣传。这篇文章已被收入王洪成自己组织的鉴定会的鉴定文件中。可见王对这篇文章的重视和肯定。对于有全国影响的《经济日报》刊登这样的文章,对于该文所宣传的一系列观点,不能不引起人们严重的关注。我个人也是从读到这篇文章开始才感到过去不屑一顾的“水变油”传说,必须认真对待了。对于《水文》,确实有“十万个为什么”好问,这里想先就《水文》所涉及的几个观点,谈谈我的看法,和作者吴…  相似文献   

3.
爱心的果子     
路平 《天风》1999,(10)
本刊第八期发表《冲进着火的房子救人以后……》一文及《一个紧急呼吁》以后,立即得到各地读者的关怀。许多弟兄姊妹纷纷来电、来信询问黑龙江北安市杨家乡前锋教会的近况,慰问受火灾的丁姊妹家,更牵挂着冲进着火房屋救人而被烧伤的同工、弟兄姊妹们。许多弟兄姊妹送来了爱心的款项,托我  相似文献   

4.
让商界焕发道德之光──读刘光明著《商业伦理学》张国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光明同志所著的《商业伦理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探讨商业道德理论和实践的著作。我有幸比其他读者较早地读到这本书,颇有先睹为快之感。商业是文明的窗口,而商业道德则是窗口的文明。随着我...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位高一级学生,订阅了本杂志之后,收到了97年第一期,爱不释手,每篇文章都仔细阅读,获益匪浅,衷心感谢你们为读者们提供了这样好的一本杂志.第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非常有趣,尤其是第46页的《思维训练题》看到题目后,我冥思苦想,用了  相似文献   

6.
林静宜 《天风》2013,(9):29-29
出于感化不同信仰读者的需要,我的作品很少会正面地提基督,一位主内读者以为我不是基督徒,很热心地发了两篇文章过来,一篇是《为什么信耶稣》,一篇是理论性的文章,这位读者希望我能通过这两篇文章来归于主。我有些小兴奋。但是,我跟那位读者说,信仰需要慢慢感化,如果一味灌输,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的《政治短篇》(Kleine Politische Schriften)已出到第六集。这一集的标题是《一种了结债务法》,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祖康出版社1987年出版,共180页(Jurgen Habermas: Eine Art Schadenab wicklung.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87)。这一集包括一个前言,两篇讲演,两篇采访和八篇文章。一篇讲演的题目是《决不把过去正常化》。这是一个引人注意的标题,其中表达了一种意志,表明反对某种倾向和坚持某种倾向。问题产生于在纳粹  相似文献   

8.
《辞书研究》1984年第2期上,有一篇徐庆凯同志的文章《从辞书学角度评<逻辑学辞典>》。这篇文章说:“《逻辑学辞典》……填补了我国专科词典领域的一个空白,为学习和研究逻辑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工具,应该肯定是有益的尝试。但是,坦率地说,这本词典的质最不人能令满意。”最近,章沛和王经伦两位同志又在《国內哲学动态》1984年第四期上,发表了《<逻辑学辞典>评介》一文。作者最后说:“《逻辑学辞典》仍不失为我国第一本逻辑学辞典,这是我国逻辑界可以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这篇文章对那本辞典的优点说得多,而对其缺  相似文献   

9.
谁在乎?     
前不久,我在《读者》1999年第4期的《卷首语》栏读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在中国某医学院任职的外籍教师的演讲译文、在这篇演讲词中讲到一个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 故事说:在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一个男人到海边散步,他看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被昨  相似文献   

10.
《纯真篇义证》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寿彝先生的早期作品,载于1946年出版的《月华》旬刊第十八卷第六、七、八号。至今相距四十余年,已经鲜为人知。这篇文章,对于理解古兰经,对于汉译古兰,都有重要意义。从这篇文章中,还可以看到白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为此,本刊征得作者同意,并经重新校订,改用简化汉字,分两期连续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不怕晚     
近来我对两位艺术家兴趣浓厚,一位是蓝天野,一位是裴艳玲。 蓝天野何许人也?就是《封神榜》里仙风道骨的姜子牙和《渴望》里温文尔雅的父亲的扮演者。  相似文献   

12.
一、“难题”和“危机”美国康乃尔大学物理教授大卫·牟民在讨论量子力学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简称“月亮问题”,即“月亮在没人看它时是否存在?”他发表在《现代物理》上的一篇文章就是以这句耸人听闻的话为标题的(见该刊38(1985)NO.4.)他在另一篇文章《量子奇迹浅说》(载美国《哲学杂志》7(1981)397)中还曾经断言:“我们现在知道,月亮在没人看它的时候肯定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编后记     
为了向读者反映近数月来苏联哲学界为苏共领导人的修正主义路线辩护并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情况,本刊在上一期中曾从苏联报刊选译了十二篇文章,这一期中继续选译了十一篇文章,供读者研究和批判时参考。本期译文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组:一、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问题;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问题;三、关于人的本质和生活的意义问题。第一组有四篇文章。苏联《哲学问题》的社论,对我们的党作了种种无耻和恶毒的污蔑。它诬蔑我们是“教条主义者”,说我们“脱离辩证法和转到僵死的形而上学立场上”,并“企图用革命  相似文献   

14.
去年第五期《佛教文化》所刊的牟钟鉴先生一篇文章《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被国内外影响甚大的《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之后,对于宗教究竟“应持何种态度”似乎成了《佛教文化》期刊一个甚为微妙的“情结”。今年的几期卷首语,也多半是围绕这个“情结”来说的,承读者谬许。近日还有《读书》杂志的读者,拿来上面一篇我的文章《佛寺与宗教学系:相隔有多远》,与我探讨,探讨的还是这个“情结”之下的话题。坦率地说,对宗教究竟“持何种态度”固然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佛教文化》没有也不可能就这个问题提出任何新的发明见解。因为…  相似文献   

15.
好标题能吸引读者,这不,手头就有一篇:《不要向富人借钱》(作者杨白,载《中外期刊文萃》1999年第15期)。因为与我原本的观念相左,于是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当读到“富人无闲钱。……一个铜板如同一枚在孵化中的蛋,在主人心中,它是一只长满利润羽毛的鸡。……...  相似文献   

16.
鲁忠义  马红霞 《心理学报》2011,43(7):763-770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情境模型加工中主角情绪与时间转换因素对情境模型加工的影响。实验1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 结果显示, 关键句的阅读时间模式为:放松-放松=担心-放松<放松-担心=担心-担心。实验2采用4×2两因素被试内设计, 结果在担心-担心模式下大的时间转换比小的时间转换的阅读时间长, 而时间转换因素对于主角情绪状态是担心-放松、放松-放松和放松-担心模式的加工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读者在阅读语篇时实时追踪主角的情绪状态, 出现了部分的情绪转换效应。阅读中读者体验到的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情境模型的建构, 相反, 体验到的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妨碍情境模型的建构。时间转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主角情绪状态的加工, 主角担心-担心的情绪状态在大的时间转换条件下, 前后两种相同的消极情绪可能会产生一种叠加效应, 使读者的情境模型加工更加困难; 而在小的时间转换条件下, 读者对从放松转向担心的情绪状态的加工会花费更多的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83年第4期发表鲜开林的《矛盾就是事物吗?》和李胜光的《现存、现实、现实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两篇文章之后,陆续收到一些持不同见解的稿件,现将部分稿件摘要发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在去年刊登过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题目是《人是理性的经济动物吗?》。在这篇文章里,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对传统的财智看法提出质疑,认为人的很多经济行为都受到个人偏好,从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那么,如果不慎察,这种非理性因素会使理财能力高超的人士也犯下代价不菲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主义的根源》是一篇在苏联哲学界引起激烈争论的文章。这场争论是今年苏联哲学界的一件大事。在苏联,随着对斯大林问题讨论的步步深入,势必涉及“斯大林主义”的本质和根源等问题。学者们就这类问题各抒己见,相互批评,讨论和争论十分活跃。在众多的文章和“圆桌会议”的发言中,齐普科(苏共中央委员,苏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自执一家之言。但是,立论新颖不等于立论正确。争论是正常的,正如我国报刊对该文的评论所说:“无论它正确与否,对于活跃气氛,拓宽思想是有一定好处的。”本期同时发表的《全人类利益和阶级利益》、《答齐普科》两篇文章就是直接针对齐普科的。同时发表这三篇译文的目的,是让读者从不同侧面了解苏联哲学界就“斯大林主义”根源问题展开的这场争论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苏辛   《心理科学进展》1983,1(4):80-80
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机关刊物《心理学杂志》(1983.3)在“国外栏”以《中国心理学的现状》为题译载了荆其诚的文章,并以脚注作说明如下: “本文是以稍为压缩的形式叙述荆其诚1982年7月在爱丁堡国际心理学会上以英语宣读的报告《心理学对第三世界发展的影响》。《心理学杂志》译载这篇文章,继续使读者了解社会主义国家心理科学的现状(参看A.柯萨克夫斯基,《民主德国心理学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