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哲学史有两个基本主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个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这两个基本主题合起来,就是中国哲学现代化。冯友兰对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体现于抗日战争时期所著六书:《新理学》(1938年),《新事论》(1939年),《新世训》(1940年),《新原人》(1942年),《新原道》(1944年),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西方伦理学中,出现了一股抨击批判现行道德观念的潮流,力主建立一种新的伦理观。这种批评之中,彼得·辛格(PeterSinger)堪称是最为活跃的伦理学家,本文就他提出的生命伦理的新观念做一探讨。彼得·阿尔伯特·大卫·辛格(1946-#),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研究中心生命伦理学讲座教授。他的代表性著作:《动物的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新伦理学》(1975年第1版;1990年第2版),使他成为动物权利运动的精神领袖;《实践伦理学》(1979年第1版;1993年第2版)已成为应用伦理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教材;《生与死的再思考》于199…  相似文献   

3.
哈吉·伊布拉欣·马肇椿教授生平马肇椿教授于1917年元月13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探花第"内一回族世家,祖父遐公马维于光绪二年(1876年)完成《怀宁马氏宗谱》的校对工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父马吉在公专攻法律,毕业于安徽政法学堂。母郑师...  相似文献   

4.
李白与道士之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表白过自己:“上探玄古,中观人世,下察交道。海内豪俊,想识如浮云。”(《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七《送戴十五归衡岳序》1275页。以下只注篇名及页数)的确,结交豪雄是李白一生行状的一大特色。他交道广泛,在所交豪俊中,有文人学士,也有地方官吏,还有不少是道士或隐士。李白与道士之交往,乃其创作生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个问题是李白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于此可窥见唐代  相似文献   

5.
九华山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为四大名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四十里,群峰罗列,其中九峰高出云表,旧名九子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太白),以九峰如莲华削成,改称为九华山(见《太平寰宇记》)。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关于此山的开山建寺,清喻成龙(正庵)的《重修九华山化城寺碑记》说:“寺始于晋隆安之五年(401),初名九华。”又说:“天竺杯渡禅师所筑。”其说无文献足征。化城寺实建置于唐至德初(756),先是开元末(741),有僧(?)号,来九华结茅度众,为土豪及长吏所逐。其时有释地藏,俗姓金,原为新罗国(今朝鲜中部)王族,航海游方来到  相似文献   

6.
<正> 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浙江金华人,学者称潜溪先生。早在元末,他即已“藉然著闻”,“知名于时”。元至正二十一年,他正式应朱元璋之聘,由山林步入廓庙。从此,日受崇信,不断升迁,历任赞善大夫、翰林院学士、知制诏、《元史》修撰总裁等。他虽为文学侍从,但朱元璋常向他垂询国是,尊同太师。朱元璋常对宋濂说:“朕以布衣为天子,卿亦起草莱列侍从,为开国文臣之首。俾世世与国同体,不亦美乎?”令取子孙官之,宋濂屡辞谢,不敢奉诏。(郑楷:《行状》,《宋文宪公全集》卷首二)《明史》本传称“一代礼乐制度,濂所裁定者居多。”全祖望谓其“以开国巨公,首唱有明三百年钟吕之音。”(《宋文宪公画像记》,《宋元学案·北山四先生学案》)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发展,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加强了,人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并逐步得到确认,表现在宗教发展史上便是怀疑天命鬼神和重民轻神思潮的兴起。叔兴反对“陨石于宋”是天降征兆(《左传·僖公十六年》)、子产反对禳慧星除灾(《左传·昭公十八年》)和反对榮祭龙免水灾(《左传·昭公十九年》)、弥牟反对取征于鬼神(左传·定公元年》)以及季梁的“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太史嚣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相似文献   

8.
R·G·克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wood,1989—1943年),英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其晚年尤为侧重于探讨历史哲学,由于他在历史哲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被认为是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历史哲学家。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近几十年来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发展和成就,部分地要归于克林伍德”。他的著作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其少年时代的作品,《宗教与哲学》(1916),《知识的图式》(1924)。第二组包括《哲学方法论》(1933),《自然的观念》(1934),及《历史的观念》(1936)的大部分。最后一组包括他的《自传》(1939),《形而上学说》(1940),及《新利维坦》(1942)。《艺术原理》(1936)则部分地与第二组接近,部分地和第三组接近。②其中,他的学生和友人T·M·诺克斯整理的在其死后出版的《历史的观念》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历史哲学的思想。下面我们对克林伍德的历史哲学的主要观点作一简介,并综述一下对其历史哲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弗雷格是现代德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作为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被当代西方公认为“十九世纪现代逻辑的最大天才”(肖尔兹:《简明逻辑史》,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55页),“他的各种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性质”(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90页)。1879年他发表的《概念语词》,制定了命题演算的第一个公理系统,他提出的蕴涵、否定、量词和同一概念是他留给现代逻辑  相似文献   

10.
包兆会 《天风》2014,(10):36-37
<正>冯玉祥:(1882-1948)出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保定市)。中华民国高级将领,西北系军阀首领,爱国民主人士。1917年在北京亚斯立教堂(即现今的北京崇文门堂),由刘芳牧师主持受洗,正式皈依基督教。在全军推广基督信仰,号称基督将军。有这样一位人物,弱冠从军,兴兵讨袁,力挫张勋,参与北伐,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员之一,在全军推广基督信仰,号称基督将军,著有《我的生活》一书。他就是冯玉祥。冯玉祥(1882-1948),出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保定市)。族名冯其善。冯玉祥这个名字是在1892年补兵时,由营中的苗管带顺手填写的,以后沿  相似文献   

11.
露西.伊瑞格瑞(Luce Irigaray),1932年出生于比利时,后移居法国。60年代开始,伊瑞格瑞持续参与拉康主持的精神分析讲座,接受精神分析师的训练。1970-1974年任教于文森大学(即巴黎第八大学),成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的成员之一。1974年,其博士论文《他者女人的反射镜》,由于触犯  相似文献   

12.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简称《大藏纲目》、《指要录》,北宋崇宁三年(1104),东京(开封)法云禅寺住持惟白集。收入日本编《法宝总目录》第二册。名为八卷,其中卷二、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各分上下卷,实为十三卷。撰者惟白,靖江人、嗣圆通秀公(见《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曾于建中靖国元年(1011)撰《续传灯录》三十卷,徽宗  相似文献   

13.
齐侯盘     
时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考》) 出土:“以光绪十八年(壬辰),出土于河北易县”《山东》 收藏:“盛伯羲器”(《奇觚》)“齐侯新出四器,鼎盘匜盂,皆为簠斋晚岁所得,故各目不之及,余亦于编定簠斋吉金录后,始获全形拓轴”(《周存》)。现在收藏于美国首都美术馆。 著录: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8月1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并将于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省条例》的出台,是浙江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和省委宗教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  相似文献   

15.
《孔子研究》2015,(2):2
<正>他是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汉学家,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钟情于东方文化,倾心于中国哲学,涵泳于儒道各家,贯通古今中西,举手投足间尽显谦谦君子风范。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向西方推广中国典籍,翻译了《论语》、《老于》、《中庸》、《孙子兵法》等多部经典,他对中华元典的新诠释、新解读,成就非凡,独步当代,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安乐哲(Roger T.Ames)先生,1947年出生于加拿大,1978年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9)
<正>2017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一下《条例》修订的背景和起草过程?答:《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原《条例》施行12年来,规范了宗教事务管理,维护了宗教界合法权  相似文献   

17.
伊玛目布哈里是一位具有超凡记忆力的人物,更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的圣训学家。他所编篡辑录的《布哈里圣训实录》被公认为最可靠的穆圣言行录。 艾布·阿布杜拉·穆罕默德·伊本·伊斯玛仪(后人称为伊玛目布哈里),公元81O年7月21日出生于布哈拉,是一位名叫布拉迪兹巴特(Bradizbat)的波斯人的后代。 当这个新生的婴儿惊恐地睁开眼睛时,却看不见这个新世界。他的父亲无限悲痛,虔诚的母亲泪流满面,她虔诚地祈祷真主恢复她刚出世的孩子的视力。睡后,她梦见了先知伊布拉欣,他说:“高兴起来吧,你的祈祷真主已经接受了。”醒来后,她发现婴儿的视力已  相似文献   

18.
道士李白所属道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社会中,李白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因为从小学课本开始,李白的诗歌就成为少年们认字习文的范本。为什么他能够写出千古传颂的佳作?对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但有一点却是不能回避的,这就是他的诗歌作品蕴涵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所以,研究李白与道教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准确理解李白作品思想内涵的不可缺少的环节。鉴于此,学术界早已有人写出专论,例如李刚教授在《宗教学研究》1988年2-3期合刊本上发表的《李白与道士之交往》一文就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此后,还有一些学者陆续发表文章探讨这个问题。从现有文章来看,学…  相似文献   

19.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通过导入一种独特的恐惧情绪,使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蜀道难》中崇高山水意象的出现源自唐朝政治环境下士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也与李白率直天真的性格和惊绝卓越的才华密切相关。《蜀道难》中所表现的心理历程实际上便是诗人个性的确立、膨胀直至被压碎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白道教活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浓的诗人。司马承祯赞其“有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滴仙人”。魏颢《金陵酬李翰林滴仙子》一诗,诗题远以“滴仙子’称之,诗中又有“滴仙游梁园”之句。杜甫《钦中八仙歌泻其“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中又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滴仙人。”崔成甫《赠李十二》亦云:“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以上称李白为“诗仙“、“酒仙”、“谪仙人”等,这些称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将李白与:“仙”联起来。李白对他人给予自己的美誉深以为然,其《留别西河刘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