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了解大学生不良性认知心理和心身疾病的关系,统计了2002年~2006年5年中因不良性认知心理导致心身疾病休学人数占休学总数的比例.结果显示,5年中因各类疾病休学的人数为330人,其中因心身疾病休学的人数为260人,占休学总数的78.79%.心身疾病发病率与其他疾病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X2=60.12,P<0.0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X2=105.72 P<0.01).因此,大学生不良性认知心理是导致心身疾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访谈法自编大学生自我认同感调查问卷,对某大学100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得出:(1)男女大学生在家庭认同上差异最为显著(df=1,x^2=7.272.p〈O.01),在姓名认同(df=l,x^2=3.898,p〈O.05)、性别认同(df=l,x^2=4.034,p〈0.05)、容貌认同(df=l,x^2=4.061,p〈O.05)也存在蓿显著的差异;(2)文理科大学生在家庭认同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df=l,x^2=5.394,p〈O.05);(3)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认同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df=l,x^2=4.823,p〈0.05)。  相似文献   

3.
杨娜  秘晓冉 《心理科学》2007,30(3):574-578
本实验借鉴认知失调领域自由范式的思路,以系列次序为对象,研究了错误记忆在认知失调影响下的产生特点和机制。结果表明:(1)选择操作对被试的次序回忆产生了显著影响:Z(有选择一无选择)=11.036,p〈0.01;(2)在有选择条件下,接受项目的喜好程度增加(X^2(2)=13.000,P〈0.005),拒绝项目的喜好程度降低(X^2(2)=9.250.P=0.001);在无选择的条件下,三种位置的频次分布无显著差异,表明认知失调引发了次序错误记忆;(3)预警变量对于次序回忆的相关程度有显著影响(Z(有提示一无提示)=3.535,P〈0.01),对于接受项目和拒绝项目的位置回忆无显著影响(接受项目:X^2(2)=0.629,P=0.730;拒绝项目:70(2)=0.180,P=0.914),表明错误记忆是由认知失调引起,并且难以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问卷、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5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总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控制感的内控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19,p〈0.01);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呈显著负相关(r=-0.202,r=-0.216,p〈0.01)。结论:大学生的控制源对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说明学龄儿童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采用失言理解、威斯康星卡片分类和汉诺塔任务分别考察了90名7—9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结果表明,失言理解与抑制-转换能力相关显著(r=0.34,P〈0.01),但是与计划能力相关不显著(r=0.06,P〉0.05)。在控制年龄后,失言理解与抑制-转换能力的相关仍然显著(r=0.29,P〈0.05)。研究结果说明,学龄儿童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模式与学龄前儿童完全一致,提示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相关关系从学龄前延续到了学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医心身医学体系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心身医学体系构想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100053)赵志付一、中医心身医学学科创立依据1.人类心身疾病占全部疾病总数的1/3,疾病按精神和躯体进行分类,纯躯体疾病的占有1/3,精神病和神经症占1/3,另外1/3就是既有精神又有躯体的心理生理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提供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方法: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法对自尊、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三个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处理。结果:提供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与自尊、心理幸福感总分相关显著(r=0.46,P〈0.01;r=0.50,P〈0.01);增加了自尊变量之后,提供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的标准回归系数(B)由0.503下降至0.306。结论:自尊是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8.
探讨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发病机制中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作用及二者之问的关系。比较41例VCI患者与80例健康对照组中空腹血糖(FPG)等13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及VCI的发生与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VCI组FPG、FINS、HOMA-IR、ISI、FIB、TC、TG、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其中FINS、HOMA-IR、LDL为VCI发生的危险因素;MMSE评分与ISI呈显著正相关(rs=0.56,P〈O.01)。VCI中存在IR,IR是VCI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VCI的严重程度与I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药物加心理护理)48例和对照组(药物治疗)50例,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入组时两组对治疗的依从性及BPRS、PSE、SDSS三种量表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结束时,研究组患者BPRS、PSE、SDSS三种量表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对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成功心肺复苏中合适的急救团队人数。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4例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的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医生3人~4人组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46.9%)、气管插管(42.2%)的比率高于1人~2人组(P〈0.05),护士4人~5人组高质量完成相关操作优于2人~3人组(P〈0.05)。医师3人~4人、护士4...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基于"自我"与感受、需要、能力和角色交互相整合的认知分析心理治疗模式及其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7例门诊和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采用HAMD和CGI-GI评估治疗的效果,并追踪治疗1年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所有患者治疗前后HAMD分值差异显著,配对t=8.08(P0.01),门诊与住院治疗患者HAMD分值和CGI-GI分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产生治疗有效的平均时间差异显著,住院者(11.6±3.6)天,门诊者(60.6±25.0)天(P0.01)。该心理治疗模型能够整合到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产生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随机检测MS,调查人群血尿酸(SUA)水平865份。结果显示:体检的865名人员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6.6%,男性为10.4%,女性为3.2%。与正常血尿酸组比较,高血尿酸组的BMI、BP、FPG和血脂谱均升高(P均〈0.05);研究对象的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呈显著相关,其中与腰围、SBP、DBP、TG、FPG、HOM-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随着代谢异常数目的增加,SUA水平呈上升趋势;多元Logistic回归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提示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3.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选取108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依叶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每日1次)和依苏组(口服依那普利片1片,每日1次),疗程6个月,另选取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患者40例作对照。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及PWV,并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较非冠t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o.01),治疗6个月后,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均较治疗前降低(P〈o.05,P〈o.01),而依叶组血清Hcy水平及PWV较依苏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P〈0.01)。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从而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及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完全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15.
选择ASAⅠ或Ⅱ级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等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S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R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术后12h内的不良反应。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均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但前者术后短期内镇痛、镇静效果优于后者;PR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PS组。  相似文献   

16.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神经迁移蛋白Slit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并探讨两者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癌组织和36例癌旁组织中Slit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Slit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和16.7%。两者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3,P〈0.01);食道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MVD计数分别为(44.07±17.44)/mm^2,(25.26±7.91)/mm^2,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r=7.383,P〈0.01);Slit2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MVD明显大于Slit2阴性表达的肿瘤组织[(49.30±15.78)/mm^2对(34.44±17.06)/mm^2,P〈0.05)],Slit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MVD计数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肿瘤组织中Slit2蛋白的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683,P〈0.01)。结论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lit2蛋白表达和MVD计数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通过Slit2基因介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实现的,Slit2是调节食管癌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观察体外循环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心肌标志物的变化,探讨ACE与心肌损伤之间的关系。2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T1)、CPB60rain(T2)、CPB后30min(T3)、4h(T4)、24h(T5)及48h(T6)各时间点测定静脉血中下列各指标的水平:ACE、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在评价大量饮酒后心肌损害左室功能改变方面的价值,我们对饮酒量符合酒精性心肌病诊断标准患者21例(B组,每日饮白酒≥150g或啤酒4瓶,每周6天~7天,10年以上),30例健康志愿者(A组,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参数及QTVI参数测定,包括: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等。结果显示,B组常规各超声参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QTVI参数与A组比较Va减低(P0.05),Vs、Ve、Ve/Va显著减低(P0.01)。提示QTVI技术能够有效地评估酒精性心肌损害病左室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脑卒中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头CT扫描,化验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对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7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与非糖尿病发生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分析。200例患者中糖尿病88例,患病率44%,两组患者比较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发生多灶性梗死(P〈0.01),血流变学分析(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患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必须及早控制,防止脑卒中发生、发展,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肝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期的脑保护作用。选择50例患有高血压ASA分级Ⅱ级~Ⅲ级肝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组和复方氯化钠(复方乳酸林格液R)组,每组25例。于输注前(T0)、输注完毕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5min(T3)、气管插管后15min(T4)、气管插管后30min(T5)抽取静脉血离心后检测血清中S100B、IL-6、TNF-a的浓度。与T0点相比,H组,T5点S100B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TNF-a无明显变化(P0.05);R组在T5点S100B明显上升(P0.01);IL-6、TNF-a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R组相比,H组患者在T3-5时点S100B、IL-6和TNF-a均低(P0.05或P0.01)。结论为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肝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期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