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沙丘,是沙漠一次次完成游戏后留下的痕迹。大风吹来,沙子便向前涌动,一层一层翻卷,跳起沙漠之舞。但它们却走不远,有红柳、梭梭或胡杨将它们拦住,使它们一层层堆积,形成沙丘。沙漠很喜欢玩这种游戏,一次又一次借助大风这个玩具,玩沙子涌动。也许在涌动过程中,它觉得舒展了一下筋骨,舒服无比,所以总是在等待大风来临的那一刻。那一刻对生命来说,是真正销魂的时刻。时间长了,沙丘就变成了沙漠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天,大象、猎豹和骆驼决定一同进入沙漠寻找生存的空间。在进入沙漠前,天使告诉它们,进入沙漠以后,只要一直向北走,穿越沙漠后就能找到水和食物。进入沙漠以后,它们发现沙漠比想象中的要大多了,地形也更复杂。最为要命的是它们进入沙漠不久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哪个方向才是北。大象想,我如此强壮,找不到方向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朝着一个方向走下去,肯定会找到水和食物的。于是,它选定了它认为是北的方向,不停地前  相似文献   

3.
不妨结伴     
有个人在沙漠行走,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这时他遇见了另一个人,于是他问对方:“先生,我迷了路,你可以告诉我怎样走出这片沙漠吗?”“对不起。”这个陌生人对他说,“我也不知道怎样走出去。但也许我们可以结伴同行。一起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4.
一次,去新疆旅游,住在一户牧民家。牧民家养了一头骆驼,骆驼前放着一大堆干草。我问牧民,为什么骆驼不吃鲜润的青草而吃苦涩的干草?牧民说,骆驼是忧患心理很强的动物,它害怕主人第二天就让它穿越沙漠,而胃中的干草要比青草耐饥,一头成年骆驼一晚可以慢慢咽下几十斤干草。  相似文献   

5.
自由和历史的绝对律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的绝对律令”这个用语,使人想起了支配文明发展的历史法则的存在。如果将它和自由的概念联系起来,就提出了历史中的发展观念。在陈述论题时,我将试图探讨这个问题,而不接受这个论题中所包含的那些十分可疑的假设。绝对律令在历史中首先表现为个别的、个人的行动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是由于接受了特定的目的和目标而产生的。绝对律令从来就不是无条件的,因为它们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接受这些目标。我们再一次运用一下这个为大家所熟悉的例子:如果凯撒想打败庞培,他就必然要越过卢必孔河。在凯撒看来,这一行动是由要达到的目标和当时的情况所规定的。这  相似文献   

6.
我在公安部门搞机动车和驾驶员的监理工作。“逻辑”这个名词,过去在书报上虽然也见过,但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至于逻辑是不是跟我的工作有关系,更是想也从来没有想过。可是我到业余大学学习以后,思想起了很大的变化。逻辑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它能指导人们合乎逻辑地思维,提高工作效率。我从事的交通监理工作也用得上逻辑。按规定,机动车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检验,不合格的不能使用。今年四月下旬,我检验某单位的一辆解放牌载重卡车。该车在行驶时方向老是右偏,一连检验三次,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而通不过。时间拖  相似文献   

7.
三种单纯而又极度强烈的激情,支配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的无法遏制的同情。这些激情像强劲的风任意把我吹向四方,越过极度痛苦的深海,濒临绝望的边缘。我寻求爱,首先是因为它带来欢乐——这么巨大的欢乐,我常常愿奉献出余下的生命全部,以换取几小时的这种乐趣。我寻求爱,其次是因为它消除孤独——在这可怕的孤独中,一个颤抖的意识越过世界的边缘,窥视到了冷酷而又深不可测的死亡深渊。我寻求爱,还因为通过爱的结合,我在一个神秘的缩影里,看到了圣者与诗人想像中预示的天国。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而且,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但却正是——最终——我所找到的。  相似文献   

8.
家里有一套还算精致的餐具,是结婚时我和老婆一起在超市里选购的,不知什么时候其中的一只盘子被磕坏了一个小口,这个小破口并不是很大,所以尽管有点遗憾,不过还不至于影响使用。但就是这个不大的小口却在洗盘子时显示出了它的威力——它不只一次地割破了我和老婆的  相似文献   

9.
习惯的力量     
正美洲沙漠中有一种加鲁鼠,滴水不进,照样生存。它不是不喝水,而是从多汁的草或是仙人掌中获得水分,并在体内贮藏。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加鲁鼠圈起来,并将圈定的这块区域内所有植物全都除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沙漠。随着体内水分的减少,它开始躁动起来,不停地撞击挡板,希望能离开这个区域。就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区域内人工制造了一个水坑,可令人不解的是,加鲁鼠对这个水坑不管不看。把它放了,它迅速找到一株仙  相似文献   

10.
记得在大学读书时,一次同桌指着一位正在讲课的老师对我说,这个老师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听罢顿觉羡慕不已。下课后,我便向老师求教真谛,老师随即用食指指向墙壁,一边比划一边说:“我这个手指虽然没有它(指墙壁)硬,但如果我天天用手指在这个地方用力去钻,久而...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总编:你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很荣幸能看到你编的《心理世界》。但遗憾的是我却得不到这本书,我跑遍了我们这里的杂志摊,就是看不见这本书,只能去学校的图书馆看,所以我的购买方式是无。我希望这本书能在我们这个地方发行。我觉得这本书很好,我第一次读了这本书以后,就被它给迷住了,每天晚上我必须去图书馆与它进行会面,我读了这本书,它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现在每天的心情都非常舒畅,即使遇到不快的事,我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了。我想继续读这本书,因为我的生活已经不能没有它了。这本书里面所写的,都是我们如今生活中所遇到的,它是最切合实际,适…  相似文献   

12.
她出生于非洲索马里沙漠的一个游牧民族。12岁那年,仅仅为了5头骆驼,天真无邪的她被父亲嫁给60岁的老叟。眼前的这个猥琐老男人一脸坏笑:"喜欢我的手表吗?你将是我第四任妻子。"望着那双邪恶的眼睛,她选择了在新婚之夜于一片黑暗中逃离,投奔摩加迪沙的外祖母。在荒芜空寂的沙漠中奔走,她的内心充满了无助和忐忑。慢慢地脚步越来越重,上下眼皮也开始打架。猛  相似文献   

13.
<正>"心理咨询",一个虽然已经被当代人都知晓的词,但是一提到它,或许还会有很多人对它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和幻想。而对于我这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就更是充满了无限遐想与好奇。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词时,其实是在大二本校心理咨询室做学生接待工作时。每当看着一个个学生相继来到咨询室,又接着走出咨询室继续预约下一次咨询时,我的心里总是按捺不住地想要问他们:你们咨询都谈些什么了?而他们大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语丝     
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斯芬克斯 1.生活原本平淡如水,放一点盐它就是成的,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咖啡它就是苦的,放一点茶它就是香的,想调成什么味道,全凭你自己。2.人生在世,需要什么,也不需要什么。面对太多诱惑,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本能,而明白自己不需要什么才是智慧。  相似文献   

15.
靠主得胜     
李小琴 《天风》2001,(5):27
当我上小学刚认识“癌”字的时候,觉得它每一画都那么难看、凶恶。后来除对它有一种厌恶之外,还对它无比愤恨,因为在我年幼时,癌症这个恶魔夺去了我父亲的生命。愤恨之余,天真的我感到它离自己又是那么遥远,久而久之对“癌”的认识也就渐渐淡漠了。  相似文献   

16.
正在地中海东岸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奇异的植物,名叫沙漠蒲公英。从表面上看,这种蒲公英与普通蒲公英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株不太茂盛的主干上,舒展着几根细小的枝叶,上面顶着几朵像绒球一样的小花。别看它的外观不怎么起眼,但它的耐旱能力却比普通蒲公英强无数倍,即使长年不下雨,它也不会因此而死掉。众所周知,沙漠气候十分干旱,年降雨量非常小,一般的植物很难生存,而沙漠蒲公英却能  相似文献   

17.
人和花一样,只要心中还有一点点绿意,生命就不会枯萎。我的栀子花枯黄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它正开得娇艳欲滴。它用盛开来迎接我的归来,可是,我却无法快乐起来。和丈夫离婚后,我搬进了这个带花园的古老宅子。两年过去了,我闭门不出,像一只受伤的小鸟,飞不动也不想飞,在慢慢地疗伤。  相似文献   

18.
奶奶的脊背     
正奶奶的背脊像什么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些忧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脊背是不断变化着的,它每一个阶段给我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张温暖的摇篮。无论走到哪里,奶奶都把我背在背上。那时候,我喜欢热闹,哪里热闹我就吵着要到哪里去。我的这个脾性正合了奶奶的意,因为她喜欢看戏,有了我这个小祖宗,她去看戏就成了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9.
我小的时候,住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庄里,从那到城里要经过一段土路,父亲每次进城都带我去。但回来经过土路时,总让我下来自己走,“从这个电线杆到那个电线杆,就是你的任务”。父亲笑眯眯的,而我每次也蹦蹦跳跳地走完它。一次从城里回家,刚下过雨。走到土路时,父亲要放我下来“从这个电线杆到那个电线杆”。我看着泥泞的土路和天上飘着的细雨,紧抓住父亲的脖子,不肯下来。父亲严肃地说:“你是一个男子汉了,该走完你自己的路。记住,这是你的责任。”说完,放下我就大踏步走了,扔下我在后面哭喊,父亲连头也没回一下。我只好在泥路上慢慢挪动,小心地…  相似文献   

20.
十月廿五日,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正是北京的金秋季节,我荣幸地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宗教界人士被邀请列席党的会议,是我做梦也不曾想到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这个事实本身就反映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它也是我们国家政治民主化的生动体现。这次会议对党外人士,对外国记者的公开,也说明了党和我们各界人士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也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是民主的、团结的,是信心百倍的。党的十三大是一次举世瞩目的盛会,全世界都很关注,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