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找风水先生,选个“风水宝地“修坟造墓,是一种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表现,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风水先生说:地里有“龙脉“、“风脉“、“坐山丁旺“、“靠水财旺“,这都是骗人的.地形地貌的差异是自然形成的,也与人改造自然有关,至于人死了埋在什么地方,对活着的人的命运是没有影响的.“人死万事空“,人死了,人的意识随着肉体也一起消失,并不存在一个不死的“灵魂“.我国南北朝著名学者范缜就说过:“神(灵魂)即形(身体)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人死了葬在什么地方不会影响在世人的兴衰.要说讲风水,谁也比不过历代帝王.他们在没死之前千方百计派风水先生找“风水宝地“作坟址,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式的坟墓,以求王朝兴盛不衰,但是都没逃脱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上苍造化赐仁爱, 撒殚凶顽造祸胎。 四海顿时烽火起, 八年遍野尸骨埋。  相似文献   

3.
道德运气     
B.威廉斯  陈嘉映 《世界哲学》2020,(1):103-116,160,F0003
康德主义者认为,道德只跟动机相关,不受运气影响。威廉斯以未尽基于真实历史事实的高更和小说人物安娜为例展开讨论。高更这位画家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背逆、冲撞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如果他最后成功了,他将能为自己提供理性辩护,失败了则不能。而最初,没谁(包括他自己)知道他的追求是否结出正果——这有一部分依赖于运气。威廉斯对这一阐论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做出辨析,运气(指的不是意外受伤之类,而是内在于其计划的运气),成功(不是功效主义意义上的,而是指他最终成为他曾希望会是的那个人),辩护(理性辩护可以回溯性的,且不一定能为所有人接受)。他尤其详细地阐发了行为者憾恨的概念。本文的结论是:道德并不免受运气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气均等主义理论是当今平等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关于运气均等主义的争论可以分为"外部之争"和"内部之争"两个方面:运气均等主义的外部之争是争论运气均等主义本身"能否证成"的问题,而运气均等主义的内部之争是在认同运气均等主义基本信条的前提下,争论应该以"什么的平等"来体现它.实际上,就平等理论关注的对象而言,运气均等主义错置了关注的重心,与平等主义政治运动相脱节,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运气均等主义要实现自我救赎,应扩大其关注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风水文化自古以来就和地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风水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思想。从地理学的角度科学的认识风水文化,探究风水文化中的自然地理要素和地理学思想,对于指导现代城市化建设、建立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获得知识不能靠碰运气,凭借好运气获得的真信念不足以被视为知识。知识与运气是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一般认为,一个好的知识理论应该能排除认知运气的影响。在当代认识论中,过程可靠主义、德性认识论和反运气认识论这三条主要进路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认知运气,但各自都存在明显不足。由于缺乏对"运气"统一的、明晰的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认知论进路能够完全满足排除认知运气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7.
二十四、吕坤论《葬书》应该烧掉——吕坤《四礼疑》按:吕坤,明代著名思想家。他说的同一墓地的后人命运不同,值得那些信风水的人深思。今译:物有适宜一县而不适宜一省,适宜一村而不适宜一乡的。紧邻的土地有好的也有坏的,紧挨着的泉水有苦的也有甜的。对吗?对。难道葬地就不是  相似文献   

8.
本刊上两期发表了几篇批评风水说的文章,引起了一些关注,其中包括声称是“反对迷信,支持无神论”的任重、陈仪先生。他们认为本刊的“风水专题”“基本上认为风水十恶不赦,应该彻底否定”,而他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于是,他们随信寄来了《古代风水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一文,和本刊商榷。商榷自然是可以的。认为古代风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作者的学术自由。不过本刊坚持的宗旨是,论点有自由,但论据必须真实可靠。真实可靠的论据未必有正确的论点,假如论据就不可靠,论点也就难以置信了。所以我们不想和任重、陈仪先生争论风…  相似文献   

9.
自威廉姆斯和内格尔1976年同以《道德运气》为题发表两篇重要论文以来,运气问题逐渐成为伦理学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存在于生活之中但又超出行为者能动性之外的不确定因素,运气始终是人类所无法逃避的.然而,现代道德哲学出于对能动性(尤其是人类理性)的信任,不尽合理地将“道德”圈定在能动性范畴内,而把运气限定在一个相对边缘的地带.与之相比,美德伦理学从一开始就正视运气的存在,较为全面地容纳和考察运气的伦理意义.美德伦理学通过区分“道德”与“伦理”,并将“道德运气”拓展为“伦理运气”,为人们理解伦理生活和伦理知识的实质提供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风水是道教趋吉避凶的一种信仰和法术。越南北属中国后,风水亦随道教传播到了越南,隋唐时,普遍受到越南地方行政长官的推崇和信奉。越南建立自主政权以后,各皇朝为了标榜神佑族运与君权神授,借助天命维护其现实统治,都对道教风水虔信笃行。值此主流意识的诱导下,道教风水在文人雅士及下层民众中,亦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信奉,并逐渐衍化为一种普遍的民俗习惯。时至今日,道教风水观念仍在越南民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成为越南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1月27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和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建筑、地质和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召开了关于风水迷信问题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对于风水迷信近年来的沉渣泛起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我们选编了他们的一些发言,并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这些忧虑之中,对某些所谓专家、学者行为的忧虑,是重要的内涵。因为正是某些专家、学者,把风水说成是建筑上的环境科学,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就给腐败的官员、行骗的风水先生提供了所谓理论根据。二十多年前特异功能兴起的时候,也是先有一帮所谓专家学者作出理论论证,一些官员表示支持。历史是何其相似,风水看来就要热到社会上层了。为了说明风水到底是什么,会后我们又组织有关学者,标点、翻译了古代有关风水迷信的代表性文献。这些文献告诉我们,如今被某些人鼓吹的“风水”,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其特定含义就是讲葬地决定活人吉凶祸福。这里的“风水”,根本不是什么背风向阳,依山傍水之类的风水。某些人故意扩大风水的内容,只是为了给风水迷信披上科学的、合法的外衣。我们希望这里的文章和材料能够帮助某些人清醒一些。  相似文献   

12.
最好的风水     
正自从买了房,各种推销便接踵而至,就连房屋风水也有上门推销服务的。风水推销者大抵是要告诉我房屋里的东西如何摆、哪里需要挂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不能放在哪儿以及床头朝向等等诸如此类,正当他说得起劲时被我婉拒了。倒不是心疼那个劳务费,也不是完全不相信风水改运这件事。中国的风水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道理。当然,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还是要相  相似文献   

13.
轻气功,是通过“气功大师“的发功运气,使自己的体重变轻的功夫.其实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如果哪位气功大师能站在磅秤上,通过发功运气使自己的体重减轻十斤,说明地球吸引力失灵,我团便可以奖励他十万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福建地区的民间资料,探讨近世扶乩活动与风水信仰的人文化的关系。宋元以降,扶乩信仰深刻地影响了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和文化的多元整合。民间的风水扶乩活动显示了以“敬天法祖”为基础的神灵崇拜与风水信仰的情景交融。特别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与人格追求更是透过内化的风水信仰与外在的扶乩仪式获得了有效的演示。  相似文献   

15.
《科学时报》9月8日刊登《莫让“风水学”风生水起》的短文说,据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副秘书长徐韶杉介绍,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委托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开展“建筑风水文化”认证培训、考核,合格者将由中心颁发证书。红网发表文章说,政府应该是科学、理性和良好社会风俗的领导者、维护者,为“风水学”这种自古以来就争议颇大、有“伪科学”之嫌的大开绿灯,是不该的。短文说,大学把“风水学”作为选修课也无妨;商人富人迷信风水也罢,那是他们的自由。不过,如果要把“风水学”显化为政府行为,就有商榷的必要了。因为通过政府行为,让“风水学”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弗里德曼关于风水论述的文献整理,将其风水观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呈现弗里德曼通过结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日常生活、伦理规范的风水信仰来研究中国传统宗族组织的视角和方法,补充了弗里德曼就有相关研究的一些疏漏,提示弗里德曼理论视角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组织研究仍然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水",古已有之。《现代汉语词典》释:风水,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中国历史上,黎民百姓缺乏科学知识而迷信风水,帝王将相"不问苍生问鬼神"。历史发展到今天,风水迷信又沉渣泛起,一些官员、"老虎"、"苍蝇"更是屡陷"风水漩涡",不信马列信鬼神。深入考察官员的"风水"拙劣表演,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提出治理"风水"迷信的对策,无疑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风水,是认为所谓地气可以渗入死人骨骼从而影响生者祸福的一种巫术。它是传统方术的一种。风水术虽然在理论上搀和了古人的环境经验,但更多的是以低级有神论的世界观为核心的,与科学相去甚远。如果一定要把这样与科学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标榜成科学,那这样的科学就是假冒科学,通常称为伪科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以康德伦理学为代表的义务论并不考虑"道德运气"。然而,按照威廉斯等人的观点,人的道德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运气等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而这些运气实际上深刻影响着关于一个行为的"道德判断"。本文认为,康德伦理学并非不考虑"道德运气",恰恰相反,现实层面的复杂性正是义务论所思考的出发点,主体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始终不可能脱离开各种运气的影响。正是基于此,康德的义务论才必须提出一种脱离各种运气的法则与原理,它们能在"最小意义"上作为道德行为的衡量标准,从而产生一种基本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康德伦理学不仅不反对或者排斥运气,反而以其自身的原则建构给各种意外情况留下充分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20.
柯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是一种运气平等主义。以安德森为代表的关系平等主义者对运气平等主义展开了严肃批评,具体可以归纳为抛弃论证、羞辱论证和辩护模式论证。柯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要想得到辩护就需要对这些论证做出回应。依据运气平等主义的内部逻辑或依据共同体原则,柯恩均有资源来应对关系平等主义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