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署名西汉刘向著的《列仙传》则说老子字伯阳,陈国人。道教认为,“聃”和“伯阳”都是老子的字。至于其籍贯,或属之陈国,或属之楚国,这两种说法并不冲突,苦县本属陈国,后来陈国为楚国所灭,故苦县又属楚国。关于老子的出生年代,《史记》未载。《列仙传》载老子生于殷时。道教典籍,如唐末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北宋贾善翔的《犹龙传》、南宋谢守灏的《混元圣纪》都说老子生于殷朝第二十二王武丁九年,岁在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唐朝尊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唐玄宗开元…  相似文献   

2.
尹振环先生撰文《论〈老子〉需要验之出土文献与历史》 (见《哲学研究》 2 0 0 3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尹文”) ,对拙作《老子道论价值取向辨略》 (见《哲学研究》 2 0 0 1年第 6期 ,以下简称“《辨略》”)提出商榷 ,其以“验之出土文献”、“验之历史”置辞 ,断言老子学说为“政治哲学” ,指摘拙论对老子道论之价值取向的辨说乃是“远离了”《老子》一书的“主题”。现扼其要 ,简答如下 :1 .老子虽曾为“周守藏室之史” ,但终于“自隐”而做了隐者。《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谓 :“老子 ,隐君子也” ,又谓“老子修道德 ,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相似文献   

3.
老子     
道教信奉之教主,又称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史记》本传谓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任周守藏室之史,后辞官,应函谷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五千余言面去,莫知其所终。西汉初,盛行黄老之学,统治阶级奉行清静无为与刑名法术相结合的“黄老政  相似文献   

4.
管仲之谋向为史家所称道.大史学家司马迁曾说:“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邀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史记·平准书》)又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史记·管仲传》)在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齐桓公,运用管仲之谋,发展经济,充实国力,终于使偏居东海一隅的齐国,成为一度称霸于诸侯的一流强国.笔者根据流传至今的管仲及其学派的著作《管子》一书,并参之以其他文献,对管仲之谋加以研究,探讨其哲学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一期公布了北京大学所藏汉简《老子》(以下简称北大汉简《老子》)三支简的照片,其中《老子》(一)可以和今本《老子》第一章相对应:道可道,非恒道殹①擅?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相似文献   

6.
嵩山为九州之险、五岳之冠,横卧于河南省登封县的北边,洛阳市的南界,东西绵延约60公里。主峰太室山耸峙于东,海拔1584米,次峰少室山峨据于西,海拔1405米。原始洪荒,华夏先民就辟草莱于嵩阳。据《史记·封禅书》引《尚书》说:“舜在璇玑玉衡,中岳五载一巡狩”。《山海经》中所述的天上的大神——“帝”即往来于嵩洛周围。少室山上有群神休息之树,其名曰“帝休”。夏朝兴起,祝融降于嵩山。大禹都“阳城”(今登封县城东南的告成镇)。在西周时代,  相似文献   

7.
《韩非子》,古题韩非撰。韩非是战国末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是先秦法家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古籍中,记载有韩非生平事迹的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秦始皇本纪》、《韩世家》、《六国表》、《战国策·秦策》、《论衡·祸虚篇》、《论衡·案书篇》。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谓:“韩非者,韩(战国时诸侯国名,位于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东南部)之诸公子也。喜刑(通形)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善蒋书,“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有人传其书到秦国,秦始皇很欣赏韩非的书,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与韩非都曾是荀子的学生,李斯  相似文献   

8.
在先秦诸子年代的研究中,老子极为关键。但《史记·老子申韩列传》讲老子而三其说:一为老聘即李耳,楚苦县人,周守藏史,孔子问礼焉,周衰西去,为关令尹喜“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一为老莱子,亦楚人,与孔子同时,“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还有一个是周太史儋,与秦献公同时。这些当是根据汉代的《老子》书和老子传说。另外,传文还提到魏有段干宗一支,传为老子之后,也应是根据汉代段干氏的谱牒。司马迁作《史记》有互文相足、兼存异说之例,故一传而三老并叙。他所说的前两个老子虽著书不同,老聃之书是《道德经》上…  相似文献   

9.
一、今本《鬼谷子》非伪《史记·苏秦列传》说:“苏秦乃闭室不出,出其书徧观之.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今本《鬼谷子》中有《阴符》篇及《揣》、《摩》二篇.可以知道这部《鬼谷子》应该还是司马迁所曾经见到,战国时代苏秦时候的旧物。  相似文献   

10.
喻中 《管子学刊》2020,(1):66-75
老子其人,作为春秋晚期的"周守藏室之史",对于春秋时期盛行的诸侯政治的理解,既有饱满的现实感,也有历史的纵深感。《老子》其书,作为诸侯政治背景下的理论表达,可以视为规训君主之书。梳理老子创设的君主行为规范,"二十二条君规"逐一浮现。这些君主行为规范,都可以归属于义务规范。进一步考察,这些义务规范又可以分为消极的义务规范、积极的义务规范,以及"消极-积极"复合型的义务规范。"二十二条君规"体现了老子对诸侯政治的哲学回应,代表了作为哲学家的老子对于中国古典法哲学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老君赐煤     
中岳嵩山之阳的逍遥谷里,有一座老君庙。据史记载,庙为唐代调露元年(679年)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的道院,名为隆唐观。观内雕有一尊2.8米高的白玉石坐像,称老君像。这里广泛地流传着老君赐煤的传说故事。老君,就是道教尊奉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亦称老聃,春秋战国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著《道德经》(即《老子五千文》),为道家经典,因此,老子被称为道家始祖。嵩山最高峰东南的金壶峰,按《拾遗记》记载,就是老子写《道德经》之处。相传他不仅在此写经,还赐给当地群众以煤为燃料,使炉火更  相似文献   

12.
黄克剑 《哲学研究》2012,(7):19-26,128
<正>《老子》第一章是老子"道"论的总纲,也可视为整部《老子》的眼目。"道"("恒道")由此而定其所导,"名"("恒名")由此而明其所谓;老子之属意,于此可窥其大略。自《韩非子》以至于汉魏以降,《老子》注疏之众不可胜数,而诸注之意境则大都可从其对于第一章的诠释判别高下。今以帛书《老子》为底本,参酌世传碑、刻、注本,于前贤思绎之未尽处对《老子》第一章再作申解,以期寻取"众眇"所通而我心所契的玄理之门。或有未当,方家正焉。  相似文献   

13.
《史记·管晏列传》载有这样一段记述。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相似文献   

14.
在多如繁星的中国古代杰出人物中,以人格论,备受后人称赞的,晏婴要算一个。还在他活着的时候,一位很有政治见解的女人——御者之妻,就称赞他:“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史记·管晏列传》)稍后,向来并不随便奉承人的孔子,赞扬他:“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  相似文献   

15.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谥曰聃,字伯阳,”。由此后人认为老子出生于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  相似文献   

16.
一、即墨故城概览即墨故城,位于今青岛地区平度东南30公里古蚬镇大朱毛村一带。《玉海》引《郡县志》云:“故城临墨水,故曰即墨。”《史记正义》说:“莱州胶水县南60里即墨故城是也。”据考,唐之胶水县就是现平度,系隋仁寿元年(601年)以长广县改名。即墨地处东方,乃齐国的重要城邑。历史悠久,经济繁荣。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活。商周时属东夷。春秋时期系莱国之棠邑。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师伐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与子王湫奔莒,莒人杀之。四月,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官。晏  相似文献   

17.
一在今本《老子》中,直接论述有无关系的命题有两个,即第二章的“有无相生”和第四十章的“有生于无”。这两个命题之间显然是存在矛盾的。对此,前辈学者亦曾有所省察和质疑,如马叙伦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乃《淮南》语羼入者。第二章明言有无之相生,义正与首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相合,则安得此复言‘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耶?”(马叙伦,第396页)但由于当时还缺乏确凿的史料依据,这种质疑只能是一种推测而已。而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则为这种质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今本《老子》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  相似文献   

18.
稠粳山老子庙,座落在四川省新津县城南,约三公里的稠粳山山巅。据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天社山,在县南三里,在成都南百里。北枕大江,南接连巅,每益土有难,人多依焉”。又据宋《方舆胜览》载:“天社山一名稠粳山,为老子隐居之所”。该山诸峰拱卫,孤峰高耸,亭亭玉立。遥望如画屏,隐现于云雾中,故有新津十二景之一“稠粳出云”之称。  相似文献   

19.
李锋  刘睿 《中国道教》2004,(1):33-36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珍贵典籍,文约义丰,言简意赅。这部分地是因为《老子》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各类比喻俯拾皆是,散见于全书各章节。对老子的比喻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实质。下面按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内涵,结合其表现形式,将《老子》中的比喻分为五类进行剖析:一、“母”、“子”喻这类比喻出现的频率很高,是拟人化类比造成的隐喻。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1章》)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4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  相似文献   

20.
老子养生思想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老子养生思想的宇宙观基础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道教的祖师 ,老子通过他的《道德经》提供了一种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体系。老子认为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并且是按照“道”的规律运动变化的。那么什么是“道”呢 ?老子说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一章》)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强为之名曰大。 (《道德经二十五章》)在老子看来 ,真正的“道”是不可以言说的 ,它在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