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形式逻辑原理》及一些文章中,诸葛殷同同志不同意我国一般逻辑著作给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下的定义,即不同意:有p就有q,无p则q不定(即可能有q,也可能无q),p就是q的充分条件;无p就无q,有p则q不定(即可能有q,也可能无q),p就是q的必要条件。其主要理由是:(1)如果p则q,只断定了有p会怎样,而没有断定无p时q怎么样;(2)如果用上述定义,那么,当把充分条件的定义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合在一起作为充分必  相似文献   

2.
我所与日本《中外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中日第八次佛教学术会议”于1999年11月9日一10日在北京温特莱酒店举行。中日双方各5位代表以“21世纪的佛教与佛教研究”为中心议题,发表了10篇论文。参加会议的还有以社长轰照次为首的日本《中外日报社》的朋友,以及来自国内佛教学术界的学者专家、学僧等近百人。我院副院长李慎明、我所名誉所长任继愈、所长卓新平、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 现将本次会议论文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何祚庥同志在《再谈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践标准問题》一文中,认为“經由实践检驗并证明它是正确地反映着客观实际”的科学理論,还要加以修改。何祚庥同志提出的这个問题,涉及到怎样理解实践标准以及如何正确的对待真理等問题,是很值得研究的。現在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請何祚庥同志及其他同志指正。一实践检验是“由个别来检验一般”嗎? 何祚庥同志为了給自己提出的經过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科学理論还要加以修改的观点,寻找理論根据,便在实践标准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有限的实践,不能对具有一般性、普遍性、无限性的理論做出确切判  相似文献   

4.
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与“十四无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拯救是原始佛教的最高宗旨,佛教全部教理即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自我的生存状况(即苦、集),如何通过自我的道德实践获得自我解脱(即灭、道)。由此看来,“自我”是佛教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但是在佛教中,关于“自我”的看法存在诸多矛盾,一般看来,在原始佛教中,“无我”论与“十四无记”之间就存在这样的矛盾。“十四无记”,即对十四个问题不加分别,即宇宙是常还是无常?宇宙有边还是无边?生命死后是有还是无?生命与身是一还是  相似文献   

5.
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在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中占有异乎寻常的地位和份量,特别是在近半个世纪里,赵朴初先生作为中国佛教界领导人为开拓和推动战后中日民间友好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赢得中日两国人民和佛教界的共同尊崇。近二十年来,日本佛教界各宗派前来朝拜祖庭的团队更络绎不绝,我国佛教界东渡访问也日益增多。因此,放眼看去,中日佛教交流这条大道往来如织,今胜于昔,热闹非凡。但是,我们──与佛教有关的中青年一代中国人,就真的因此而了解“日本佛教”,可以坐享前辈开辟之功了吗?最初使我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是这些年来在佛教界屡屡…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间佛教”思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间佛教”思想的几个问题阎献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佛教界进步人士提出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思想,这是符合爱国主义精神的。尽管在世界观上,马克思主义同佛教是对立的。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佛教信徒,都是中国的公...  相似文献   

7.
张震 《世界哲学》2016,(1):142-150
本觉之心体虽然具有自为、自使、自行和自止的主动性,但这一能动却与主体性哲学相异。本觉否定了心体的实体/实有性,强调觉心发起的在世和形式的随机摄化。在非镜的视域下,其不以意识去思维意识、不以心捉心消解了自我意识对整体时间的割裂。同时,不被意识割裂出来的念本身即成为无我的第四时,即:本觉构建了一个无客体化行为的非对象性主体,一个代词性的虚指主体,它与普贤时间同一,是一个可不断生成和创造价值,同时也是在自我消融中的无主体之主体。这不仅是对汉传佛教心性论与原始佛教无我论的一种理论调和,也对进退维谷的当代主体性哲学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楠 《道德与文明》2018,(1):154-160
正人权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人类基本利益与需求的保障。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底线原则和行为规范,人权为道德体系和伦理学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论证基础和价值依归。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我国伦理学的价值观念也正在发生从过  相似文献   

9.
“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将近一个世纪,在理论与实践上有很多探索。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指出: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是解决当今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基本途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的佛教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人间佛教”思想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吻合的从历史和现实来观察,任何一种宗教,都必须与所在的社会相适应,佛教亦不例外。如果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存在和活…  相似文献   

10.
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老于2000年5月21日生西 ,海内外与教内外 ,闻者震悼。本刊乃赵朴老晚年手创 ,特此以两期合刊推出纪念专辑 ,既以表本刊崇敬之忱 ,并希望稍稍满足读者缅怀的愿望。所有关心中国佛教的人们 ,在惊悉朴老辞世之后 ,第一个反应是哀悼 ,第二个反应常常就是———赵朴老之后 ,谁接他的班?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反应。不过 ,区区一个《佛教文化》杂志 ,所应当关注的不是这等大事 ,就这份杂志的缘起与宗旨而言 ,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与人事兴废和政策法规皆无关系的小小问题 :赵朴老之后 ,佛教还是“文化”吗?这个小小问题…  相似文献   

11.
艺术概念的创新性要件与深度学习AI的经验回溯机制之间存在原则上的不相容性,所以像Alpha Go这样的人工智能体在原则上不可能在艺术领域取得对人类的绝对优势并取代人类艺术家。产生这个事实的原因在于深度学习式AI与人类艺术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形而上学来源,前者来源于被给予的有限样本范围,而后者则来自于人类艺术家的自由意志,而这种理解还牵扯到了更深层次上心灵哲学观点的论证。但同时,AI依然能够参与到人类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来并产生助益。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一九八一年《心理科学通讯》第五期上发表了《从现代神经生理学看巴甫洛夫学说》一文之后,重庆医学院的胡纪泽同志对此提出了质疑。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一个真诚而率直的批评者,这无疑是一种幸运。因为不同意见的争论往往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促进科学的进步。为了使人们对于大脑机能的研究深入一步,特别是要突破巴甫洛夫学说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争论问题的焦点,并尽量使问题的提法尖锐和明确一些。  相似文献   

13.
理净 《法音》2012,(10):61-65
一、佛教"慈爱"与"孝道"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之后,就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思想和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佛教同样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很多方面更有甚之。  相似文献   

14.
由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办、香风谷宋智明纪念基金会赞助的"佛教与东亚思想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17日-21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学者分别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共28人;提交论文论文27篇围绕"佛教与东亚思想传统"这一主题,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涛幕思·博格(Thomas Pogge)教授倡导的全球正义理论既不能说是“全球的”,也不能说是“正义的”.说它不是“全球的”,是因为它实际上只是“西方七国”与其造成的落后国家的贫困者之间的正义理论;说它不是“正义的”是因为,它实际上不是基于平等,即平等地对待全球每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利益,而是基于补偿,即“西方七国”对受害者(其中一些国家的贫困是由“西方七国”造成)的补偿.  相似文献   

16.
佛教关于“法身”的思想佛教讲佛身,通常是讲法身、报身、应(化)身,叫做“三身”。身是聚集的意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把佛陀的理法聚集称为法身,智法的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的聚集称为应身。佛是觉悟的人,法身是他的觉性,报身是他的觉相,应身是他的觉用。通俗地说,我们现实的人身是由物质的肉体和精神的智慧聚集而成,就叫做报身。这个人身根据自身的各种条件去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就叫做应(化)身。譬如这个人对其父母来说是儿子之身,对其师长来说是弟子之身,但对其子女来说却是父母之身,对其弟子来说又是师长之身。如果这个人能聚集…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云 《心理学报》1966,11(1):13-17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心理学的根本性的问题。它的如何解决,关系着心理学的方向。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中,这个问题不时引起争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唯心论者说,世界上有种非物质的某种特殊的东西,叫做‘灵魂’,或者称为‘绝对精神’。人的心理现象,就是寓居于身体内面的‘灵魂’活动的结果;或者说是‘绝对精神’运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21年12月27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协办的"2021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中国佛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经验,探索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道路实践。  相似文献   

19.
茗山法师(1913-2001),俗姓钱,名延龄,江苏盐城人,太虚法孙。自幼随父学习儒家经史。因家贫,未能进新式小学读书。1932年依建湖罗汉院释宏台出家,后在镇江焦山定慧寺受戒,并入焦山佛学院学习。1935年,太虚至镇江讲经。茗山早在出家时已听宏台讲,太虚乃当代最有道德学问的高僧。这时听说太虚来镇江,立刻渡江,奔太虚驻锡的太平寺拜见太虚。太虚见茗山虽瘦小,但清秀沉静,堪可造就,即让他当自己的侍者,随侍太虚讲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7,(1)
<正>2016年12月18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协办、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承办的"2016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什刹海书院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安徽、浙江、河南、广东、上海、香港,以及美国等地近百位大德高僧、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研讨会是继2014年"当代汉传佛教修学体系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