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病--考验人类的试金石--SARS流行后的冷静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春天 ,一种人类从未认识的传染病———SARS(急性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 )在全世界 30多个国家肆虐流行 ,这是人类进入 2 1世纪后经历的第一次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经过不懈地抗争 ,SARS慢慢收敛了肆虐的步伐 ,但它的流行 ,如电闪一样豁然凸显了人类在自然界依然脆弱的处境 ,留给了我们不尽的思考。思考之一 :在人类的历史上 ,传染病一度使人类陷入极大的灾难和恐惧之中 ,但疾病永远不会击垮人类。在一次又一次与疾病的斗争中 ,人类一次又一次从恐惧走向清醒 ,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瑞典病理学家FolkeHenschen说过 :“人类的历史即…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医学模式转型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现代社会和医学实践的长足进展,使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中国在20世纪前半叶,居于前四位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结核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也是这四种疾病;20世纪后半叶,居于头四位的疾病则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也是这四种疾病。由于中国和世界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根本变化,使传统的西方生物学医学模式不得不被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代替,开始由单一的生物模式向综合性的医学模式转变,这是人类医学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魏晋时期,医士文人以"瘟""殟"描述疫疾,"瘟疫"一词由此诞生,其最初是指由"毒病之气"引起的疾病,至现代,已演化为对人类所有传染病的统称。由于瘟疫能使大批人受到传染且造成死亡,在人类历史上,它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隐患,死亡率往往远高于战争、水灾、旱灾等灾难——20世纪,仅天花一种传染病就夺走了近3亿人的生命。作为一个关注"长生"的宗教,道教很早就开始关注瘟疫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流行趋势透视传染病的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洲大规模禽流感暴发流行过后和我国各地密切监视SARS可能的复燃情况下,非洲三国家暴发脑膜炎球菌病(流脑)[1,2].2004年1月到3月21日,非洲布基纳法索2783例流脑,527例死亡(病死率18.9%)[1].此间,我国安徽也有流脑局限性流行.对此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于2004年4月6日发布紧急疫情公告,对中国公民前往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发出旅行提示,同时出台紧急措施,防止流脑传人我国.这些说明:(1)在SARS后我国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反应更加迅速、全面.(2)回顾人类流脑发生历史和引起的人类疾病负担,与SAR比较,流脑是一个比SARS更严重的、更持久的全球性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重新认识医学模式的转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我国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进展,各种疾病尤其传染病的防治成果,普遍认为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SARS(2003年)和禽流感(2004年)等新型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袭击,回顾人类与重大传染病斗争的历史,面对近年肝炎、艾滋病、结核病(两者交叉)、梅毒等性病以及血吸虫病的复燃,引发人们的反思和启示。1996年Koch提出“保  相似文献   

6.
(一) 耶稣基督是生活在大约2000年以前的人。在公元前7年到公元后30年期间,祂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常被人们视为一个重要的世界历史人物。 祂的历史重要性,在于藉着池的生命及其死亡使世界历史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如何正确看待传染病在我国疾病谱中的位置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6 0年代后期 ,多种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疾病谱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成功 ,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已由急慢性传染病转为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模式。这种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化 ,使卫生系统将面临着两种挑战 :既要继续与传染病作斗争 ,又要制定和实施控制慢性病的策略 ,将预防、低成本的治疗、康复和有效的保健措施结合起来。因此 ,怎样从宏观上调整传染病在现代疾病中的位置 ,在微观上把握传染病的防治 ,这是卫生管理者及临床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1 从疾病谱变化反思传染病现状…  相似文献   

8.
对民众的SARS心理应激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重呼吸系统综合症(SRAS)的爆发和流行给人们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有些人患上了"非典恐惧综合症".所谓应激反应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身心状态.正如托马斯指出的,社会环境保持相对不变时,行动是有序的.然而一旦知觉情境有所改变,习惯行为就会被打乱,某种形式的紊乱和不确定性就可能出现"[1].面对SARS的袭来,人类自然有两种反应,即战或逃.因此,出现学生逃离学校,民工逃回家乡,市民抢购白醋、板兰根、食品等非理性行为.这无疑又增加了新的紧张气氛,从而导致更为无序的状态.所以说SARS不只是一种生物学的传染病,也是一种心理危机,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恐慌情绪其传播速度和波及范围比疾病本身更快、更广.  相似文献   

9.
近40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新发传染病陆续出现,再发传染病在某些地区"死灰复燃",并且呈现出不同以往传染病的新特点,如病原体的变异、人兽共患性、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等·加之传媒的"双刃剑"作用,共同造成了新发与复燃传染病的种种不确定性.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防治新发与复燃传染病已成为新世纪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当前世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生命价值观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生死观是生命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是"未知生,焉知死",主张将死亡视为一种归宿而泰然处之。缺乏对死亡意义的探寻,也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死亡对人的生命所具有的终极关怀意义。这种生死观导致中国人长期缺乏生命神圣的观念,缺乏对生命存亡的深切关怀;政治化的死亡态度弥漫社会各个领域,使有关死亡的诸多复杂问题被简化和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