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途闲话     
甲:不知道你是否记得,你在去年第二期《佛教文化》的《旅途闲话》中和一位作科技工作的读者谈到了对佛的信仰问题。乙:我当然记得,你对我的谈法有什么意见吗?甲:没什么意见,我只是想再和你谈谈“信”的问题。乙:嗅!你信佛吗?甲:我想和你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去年第三期《佛前独徘徊》中你和另一位居士谈这个问题。乙:我明白了,你是不是想说“信佛,但不是佛教徒”的问题。甲:不,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我是一个对佛学很有兴趣的人。通过学习研究后,对于佛教的许多教义我深信不疑,不过也有不少问题没有弄明白,我是不信的。我以…  相似文献   

2.
做你自己     
孟艳玲 《天风》1994,(12):42-42
刚进神学院学习时,常常羡慕别人的恩赐和才干,祷告时我常常问神:“既然呼召我,为什么不赐给我各方面的恩赐?”有一次与老牧师交通谈到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位老牧师对我说:“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恩赐,也不要想方设法去做别人,神要你做自己,在神要你做的事上尽忠就是了。”这话给了我亮光,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在储蓄所里一位妇女抱着小女孩到银行储蓄所里取钱。小女孩将刚吃剩的一节甘蔗,拼命地往柜台栅栏里塞,弄的那名胖营业员莫名其妙。妇女急忙喝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好意思地对胖营业员笑笑说:“对不起,我刚带了孩子从动物园出来。” 优 点全家人驾着新买的轿车外出兜风。突然,汽车不动了。一家人顶着毒日头使劲推车。推了有两个多钟头,车主人站住了。“他妈的,现在我总算明白了那汽车商的话是什么意思了。”“他说什么来着?”妻子一边擦汗一边问道。“他说这车非常省油!” 迟 了公交车上,一位男子发现小偷正掏他的钱包,便幽默地说:“…  相似文献   

4.
宗教是文化     
我看过曾是毛主席的勤务员李银桥写的书:有一天,毛主席出门散步,对李银桥说:“我们去看看佛教寺庙,好不好?”“那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你懂吗?”我因而想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周建人先生写信给我:“文革”初期范文澜先生向他说,自已正在补课,读佛书。范老说,佛教在中国将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影响,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史。一九八七年我到四川一个佛教胜地,看到被人贴迷信标语的事实,回来写了一份报告,钱学森博士看见了,写信给我说:“宗教是文化”。这三个人…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上,自称为大仙的人一般分为二大类:一类是为了捞取钱财等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装“仙”弄“鬼”来骗人;另一类,则是患有疾病,是一种病态反应。 这种疾病,医学上称之为:癔症性附体征。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此病的患者可能有心理遵从或者精神病。 下面,就介绍一例此病患者的发病情况,读后,也许您会对一些所谓的“大仙”有所了解,明白要相信科学、相信真理,反对虚假、反对迷信。 有这么一位范姓老年妇女,是农民。她经常腰酸腿痛。这  相似文献   

6.
笑与学佛     
我刚接触佛教时,妻子即说:“你还学佛呢,整天板着个脸,笑都不会笑。”这话让我震动。的确,佛门中也有怒目金刚,但毕竟很少,大多数佛、菩萨的相貌皆是慈眉善目,和颜悦色,让众生看了敬仰又欢喜,油然生起亲近心。这使得人们自然而然地把笑与佛紧密相联,把笑颜待人作为学佛的基本功之一。为什么要笑颜待人呢?佛经言:“内存慈悲心,外现慈悲相。”所谓“慈”即是给予他人快乐,所谓“悲”,不是悲观,不是悲哀,而是同情、怜悯受苦的众生,帮助他脱离苦难。显然,佛、菩萨之和颜悦色。  相似文献   

7.
《佛说化婆塞戒经》云:“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净三归依,是为不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缠绕故。”可知在家出家的修行居士,因尘俗诸缘缠绕证道不易。我的皈依三宝,便受到了来自家庭中的竭力反对。首先是我家父母的反对。尤其是父亲,是革命老干部。他们不理解佛教,以为学佛是不幸的事情不晓得我的皈依三宝,是为了完善人生和艺术上的更高追求,是智信。而非他们认为的礼佛修梵行,吃斋诵经是遁也逃避的迷信。我向他们说明佛教的道理,并用行动来说服他们:自皈依佛门,我处处忍让…  相似文献   

8.
“谤佛”是从哪个朝代起成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这里我们不想作考证,也不想用“因果报应”来诅咒当今时代某些从“谤佛”中寻求刺激的无行文人,只想告示中国佛教界与谤佛者斗争的一次小小胜利,并用更大的篇幅,来向人们正面展示佛门中无数双庄严的“沉默的眼”(文章见下页)。  相似文献   

9.
学政蒋超弃官为僧及其对佛教文化的影响李朝正康熙初年,一位出身翰林任官学政的中层官吏毅然投佛,在峨眉山伏虎寺当了和尚,这虽然是佛门盛事,然引得朝野哗然,同官惊诧,文人士子惶惑,真是《诗·王黍》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一现象的确有点特殊...  相似文献   

10.
学诚 《法音》2007,(5):28-32,33-36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同学,大家发心出家有种种的因缘,都是非常的难得。《佛说出家功德经》讲述一位王子的出家因缘:毗舍离国有一位王子叫鞞罗羡那,贪着五欲享乐,佛对阿难说:“我知此人贪五欲乐者,不久命终,却后七日,当舍如是眷属快乐,决定当死。阿难,如此人若当不舍欲乐、不出家者,命终或能堕于地狱。”阿难就去告诉王子,王子说:“我当出  相似文献   

11.
这应该是一个性心理体验故事。体质很好的我,也不存在器质方面的“毛病”,却有过那样一段不堪回首的、令我作为一个男人抬不起头来的经历。后来,我挺了过来,重新恢复了男人的自尊与自信。现在许多朋友都比较迷信“伟哥”或“伟而壮”之类的“灵丹”,我也曾使用过,但却是浅尝辄止,所以也不想对这些“妙药”的疗效妄加评论,那甚至还有招致诉讼做被告的危险。在这个故事中,我只是想告诉朋友们一个关于我自己的秘密,一个对您以及您的爱侣也许多少有点参考价值的秘密,那就是——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风烛残年之际,自知不久于人世,很想点化一下学问很不错却缺乏自信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不慌不忙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仅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得有充分的信心、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助手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栽培。”那位助手说到做到,他不辞劳苦地为寻找苏格拉底事业的继承人奔  相似文献   

13.
佛门中流传着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指有住持三宝的区域)、佛法难闻(即听闻正法)的说法,这并非无病呻吟,更非无知妄说,而是佛陀金口亲宣。最早译成的《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解说颇详。关于人身难得,佛有过生动的开示,他曾指着身边的一只蚂蚁对弟子们说:这只蚂蚁在迦叶佛时就堕在蚁类,直到我今出世,仍未脱此蚁身。可见“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诚不虚也。佛还告诫弟子: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但我们是否知道,人身难得的后面,隐藏着比这更可怕的暗流呢?人身的确难能可贵,因为三世诸佛都是在人间示现成道的。但地  相似文献   

14.
郭文文 《天风》2007,(12):44
不晓得在生活中,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神真是大有能力的神,他在我生命中行了许多奇妙的事,我真是看见了神啊!”也许这样的话语是你经常听得到的。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不晓得你是否也听到过呢?那就是:“哎呀!我真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们相信的是同一位神,为什么别人一生都在经历神,而我却从未经历  相似文献   

15.
李家振 《法音》2005,(6):16-20
中国佛教协会前任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转眼就是五年了!1996年1月,他曾大病一场,几乎离去却又回来了。历经生死,他口占了一首诗:一息尚存日,何敢怠微躬,众生恩不尽,世世报无穷。这是他真心的流露,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就是这样精进不息。他常常问别人:“你信佛吗?”有人立即给予肯定的答复,也有人红着脸支吾起来。答复肯定的人不一定真明白“信”字的内涵,支吾难言的往往是既不明白信佛是怎么回事,又不愿随便敷衍的老实人。赵朴初居士对这个“信”字是认真而明确的。他说:“信,首先是对佛的信任,然后认真去理解,理解后便要去行,最后从行…  相似文献   

16.
倪光道 《天风》2004,(2):22-22
有位弟兄对我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经过了多少的无奈和茫然,失去了许多的祝福和快乐,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感受。似乎失去,其实又是得到,似乎刚强,又是软弱的,说到底就是不明白。”  相似文献   

17.
卷首圣言     
显现给十一位门徒派他们往训万民 十一位门徒就往加里助亚,到耶稣给他们指定的山上去了。他们一看见他,就朝拜了他,虽然有人还心中疑惑。耶稣便上前对他们说:“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16-20) 强者弱者同属一主 对信德软弱的人,你们该容纳,不要为意见而争论。有人以为什么都可以吃,但那软弱的人只吃蔬菜。那吃的,不要轻视不吃的;不吃的,也不要判断吃的,因为天…  相似文献   

18.
耳闻教会一位唱诗班的教唱者,被“东方闪电”迷惑去了,当时我有点震惊和疑虑:一位信主十六年的姊妹,灵命不能说不长,她的丈夫也是教会的负责人和讲道者,怎么会一下子被异端邪说掳去。她曾对丈夫说:“你放我走,我要跟姊妹们外出跑天路,闯荡江湖。”弄得她的丈夫日夜守住她,教会里也无心去讲道了。其实圣经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  相似文献   

19.
菩提一叶     
《佛教文化》1997,(2):6-9
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饭食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佛教信众最常讲的一句话,便是“了生死”。生死为何了?何谓了?如何了?却不是人人都能讲得明白的。先说生死的距离。佛陀连续问了三次,都是一个问题:“人命在几间?”也就是问从生到死有多远。只有答“呼吸之间”的才得到首肯。这种对生死距离的度量,确实充满了睿智。“三分气在…  相似文献   

20.
倪光道 《天风》2001,(1):32
有位弟兄对我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经过了多少的无奈和茫然,失去了许多的祝福和快乐,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感受。似乎失去,其实又是得到;似乎刚强,又是软弱的,说到底就是不明白。 实际上,有这种光景,正显明在主的造就之中,有感觉,有体会,却又感到惘然。这是对属灵的经历不很明白的结果。您要知道,“似乎”是自己的感觉,“却是”则是灵里的知觉。自己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