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型女性是指希望在家庭和事业等多方面取得全面成功,并尽全力为之奋斗的现代女性。E型女性不满足于贤内助、男性附属和社会点缀等传统角色,从男性的背后走出来,与男性一样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并尽可能地实现自我价值,在男性一向独占的领域中开创自己的事业,展露自已的才华。同时,由于受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她们在追求事业成功时,仍盼望成功地扮演贤妻良母、充满温柔和魅力的女性等多种角色,做到内外兼顾,家庭与事业两全其美。因此,她们就陷入到“面面俱到,扮好每一个角色”的巨大压力之中,美国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妇女倾向于寻求比她们年轻的男子作为理想配偶。这种“大妇小夫”被视为一种冒险或怪现象。然而,这种奇异的结合并非世间少见。据美国国家健康中心统计,美国每年就有二百万对大妇小夫的婚姻,其百分率已从1970年的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那些温婉可人的花妖狐魅形象,有意无意中冷落了另一类女性,即悍妇妒女,她们一反封建社会要求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冲破“夫为妻纲”的教条,大声向社会反抗,但是,她们在蒲松龄的笔下成为“丑”和“恶”的化身,成为众人厌恶的对象,从蒲松龄对悍妇的变形夸张描写中,从他对这些悍妇妒女的态度中,从他为这些悍妇、妒女设定的结局中可以看出其思想上的男权主义观念,体现出他对夫权制度的崇尚与维护。  相似文献   

4.
藏族尼僧     
藏族尼僧德吉卓玛自佛教传入雪域藏地以后,在广大的藏族地区,就有为数不少的一大群藏族女性,尤其是年轻的藏族女性,削发入佛门,充当着“觉摩”(即“尼僧”)或“格隆玛”(即“比丘尼”)这一特殊的社会角色。她们以从事宗教活动,过着“出世”的宗教生活,构成了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总是扮演着温柔婉约、体贴入微、相夫教子的角色.他们的这种贤妻良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惊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意雯 《天风》2017,(8):57-57
【新浪网】最近,19本的“丈夫死亡笔记”网站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该网站聚集了一众“盼夫早死”的妻子,大部分是年龄30多岁的女性,她们对丈夫充满极大的怨恨和不满,发帖控诉丈夫挥霍无度、不务正业、不关心家庭等,希望他们早点死掉。目前该论坛上已有超过1200名妻子发帖诅咒自己的丈夫去死。  相似文献   

7.
陈雅文 《现代哲学》2020,(2):99-106
个人自主与“强迫自由”之间的紧张是后现代政治哲学所面临的重要困境一方面,现代政治哲学预设了个体的自由和自主;另一方面,人可能是无知、自私和反复无常的,所以自由的内涵往往被精英们所定义,这种“强迫自由”沦为他治和权威。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是解决这种困境的一种尝试,他论证了一种不依赖于分歧观念的政治正义观,以此兼顾人的自主与政治的共识。不过,罗尔斯的方案缺乏实践的可行性。本文重新思考情感在公共理性所扮演的角色,从情感角度修正罗尔斯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恋爱热”炙烤大学生一族,丘比特之箭在校园穿行,宿舍“午夜悄悄话”越办越红火,厕所“文学之窗”节目频频。性,成为男女生活的永恒主题。处于青春期的“天之骄子”们,从对“性”的思慕到渴望,并通过各种渠道喧泄自己,其中也不乏越轨者,在各自的剧目中扮演着或喜或悲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既要事业又要家庭幸福的女性已为数不少。她们就是E型女性,总试图出色完成社会所赋予的多重角色。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她们成功的背后,付出了超出男人的努力,往往以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为代价。 我们常听人间起,一个女人能否既要事业又要  相似文献   

10.
司马谈在议论古代诸子百家要旨时认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各家各派,尽管立论不同,持义各异,其共同目的却都在于如何管理好国家。“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务为治者”一语,恰如其分地点明了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古代思想的管理学意义。儒学作为显学,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和传统社会管理实践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孔于那里,就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和“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的基本管理思想,并把管理活动看成是始于“修己”而终于“安人”的社会协调过程。孔子的社会管理思想,经过后儒的不断深化和…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权力关系是一类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关系,本文拟从权力关系内部讨论处于权力系统的不同地位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应的伦理特性问题。一权力关系,是在社会组织系统意义上或政治制度意义上,处于上下不同的职位、地位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关系由于是组织系统性关系,因而构成上下不同的职位性区别,这种关系,可以简明地称为“主从”关系或“上下级”关系。这里的“主”或“上级”,泛指一切居于领导地位的行为主体,“从”或“下级”,则泛指一切居于被领导地位的行为主体。在中国传统哲学里,这就是君臣关系。君臣关…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绘画是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中一股独特的力量,她们以手中的画笔为旗帜,力图借由艺术史上的地位获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佛里达·卡萝和乔琪亚·欧姬芙两位女性画家在这场大思潮中以自身独特的经历、观念和坚毅的个性绽放出璀璨光芒。她们两个,一个是墨西哥人,一个是美国人,从她们与绘画之间的特殊关系,探讨女性主义绘画在艺术史和女性主义思潮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谓“底层女仙”是指《真诰》中存在的后天得道、与人间关系较为密切的女仙。因为她们都处于上清道教神仙谱系的中下层,故谓之“底层女仙”。《真诰》中的“底层女仙”来源有三:一是真实存在的女性,二是经《真诰》统一整理设计的女性,三是《真诰》从别处继承而来的女性。这种来源分类上的区别,所体现的是不同时期女仙身份设计理念的差异,其背后反映的则是南方道教上层化改造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佛陀对妇女的态度从来都是肯定的,客观公允的,对于女性的优点、缺点都有所指出,女性加入教团也得到了允许。北传佛教史中,从晋朝女尼净俭开始,一直有女众僧团。唐朝时期比丘尼人数曾达到50万人。但在南传佛教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很低,南亚一直没有比丘尼团。各国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不同,男女地位关系甚为复杂,当今世界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佛教妇女被卷入其中,她们站在女性佛教徒的立场上诉求女性信仰的权利、修行的权利和应有的宗教地位。世界佛教妇女的境遇世界佛教妇女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各国妇女在宗教地位上虽然情形不同…  相似文献   

15.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的诗体,它继承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诗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代社会现实的再现,在乐府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既有社会底层的女性,也有平民之家的女性,还有富贵之家的女性。她们身份各异,家庭地位也不相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政治、经济、礼教等方面对汉代女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中期,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在美国兴起,并在基督教会内部得到了积极回应。基督教会的女性针对女性的角色、地位及担任圣职等教会内长期争议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逐渐形成了当代西方神学理论领域中一个特殊流派——女性主义神学。 以路瑟(Rosemary R. Ruether)、 特丽波(Phyllis Trible)、菲尔伦查(Elisabeth Schüssler Fiorenza)等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主义神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女性主义理论与《圣经》文本相遇的语境下,批判性地重新诠释《圣经》文本。她们在使用传统的《圣经》注释与批评方法的…  相似文献   

17.
莱维纳斯是现代法国的一位著名哲学家 ,他关于“他者”思想的提出 ,以及解构传统本体论 ,重视伦理、推崇责任的努力和尝试 ,对当今的西方哲学的走向具有很大的启示。莱维纳斯认为 ,西方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其本体论传统 ,而西方文化在这种传统中出现了危机 ,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种种恶果 ,其原因就在于对“总体性”和“同一性”的追求中遗忘了“他者”。莱维纳斯认为有两种他者 ,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他者” ,可以转化为同一或自我的他者 ,如黑格尔的“他者”之于绝对 ,海德格尔的“共在”之于“此在”。另一种是他自己强调的“彻底的他者”或“…  相似文献   

18.
圣经与妇女     
吕志彬 《天风》2003,(6):46-47
按传统观念,女人一直是“软弱”的代名词,这种偏见和歧视使得女性总是处于弱势,遭受各种苦难。但在圣经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上帝对女性与男性是一视同仁的,在上帝眼中,她们是蒙怜悯,受重用的人。女性所做的贡献,在圣经中也有记载,加以弘扬。  相似文献   

19.
我们将要进行比较和对照的“预设”和“语境蕴涵”这两个概念,过去二十五年间在英语世界的哲学文献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一发展决非偶然,它是二十世纪把分析强调为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产物。在此总方向下,预设和语境蕴涵既从消极方面又从积极方面起作用。从消极的方面看,它们是当代思想家用来最大限度地削弱哲学家和其他一些反思者用一些过度简单化的概念模式来观察世界这一倾向的手段;从积极的方面看,它们起着剖析和最终理解某些人类活动特别是那些涉及人致力于与他人交际如承诺、陈述、言谈、暗示时的活动之工具的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继母”,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些凶煞的恶妇,仿佛“继母”成了“恶妇”的代名词。正是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才使一些好继母也难逃人们的非议,这对继母本人和养子女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文中黄老师和琳琳就是这样一对由于曾受此类舆论影响而不能进入家庭角色的母女。这种角色适应不良的心理既给她们母女情感的沟通设置了无形的路障,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睦与温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