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文博先生是中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心理哲学家、教育学家。他在哲学与教育学等领域的深厚修为,使他的心理学研究从一开始就站立在比较高的起点上。作为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先行者和领路人,在精神分析研究、心理学史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类心理学"与心理学元理论建构等领域均有自己卓越的建树。回顾车文博先生的学术生涯,阐明其心理学思想的贡献,对于今日中国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希亮 ( 190 0— 1978)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 ,也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创建人之一。为纪念这位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重要的心理学家诞辰 10 0周年 ,湖北省暨武汉市心理学会、华中师大教科院心理系于 2 0 0 0年 12月 14日在学校科学会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湖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中师大心理系主任刘华山教授主持了纪念活动。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论与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华中师大校友、朱先生的学生杨鑫辉教授到会讲话。华中师大郭永玉博士在会上介绍了朱先生的生平和学术成就。朱先生 190 …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0日到12月13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这是继1995年在台湾大学举办的首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心理学家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聚会。这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主办,与会华人心理学家近250人,参会最高峰时有近300人。在4天的会议,以不同的形式交流了210篇论文.这些论文涉及到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和工业与理论心理学.这次会议是对近年来华人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的一次很好的回顾,与第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维度,论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的独特学术价值。在研究对象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以无神论心理的培育为根本,以有神论心理的引导为主线,以反邪教心理的对策为补充,这样就和为有神论心理辩护的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划清了界限,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学术价值。在研究内容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以横纵结合的视角,揭示宗教心理的起源、本质与功能,以及个体宗教心理的发展趋势、年龄特征和影响因素,这样就与西方宗教心理学中形形色色的有神论主张划清了界限,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学术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高举守正创新的旗帜,强调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在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同时鼓励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特别是集成式创新,这样就和西方宗教心理学中片面追求“实证主义”的极端化倾向划清了界限,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术泰斗任继愈先生蓦然西去,令人扼腕哀痛。任继愈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在学术上的贡献必将永世长存,并会影响到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相似文献   

6.
由张人骏、朱永新主编,刘恩久、燕国材编审的《心理学人物辞典》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心理学人物辞典,共收入古今中外著名心理学思想家和心理学家近四百名。有不少中外心理学家在国内还是第一次介绍。每个辞条包括该心理学家的生平、简历、主要心理学成就和重要著作。该书辞条遴选恰当,释文准  相似文献   

7.
张耀翔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他把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与中国古代文化相结合,为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确立、发展与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自幼对心理游戏感兴趣,早年赴美学习心理学,归国后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创建了中国较早的心理实验室,并成为远近闻名的教学名师。他担任了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学术组织中华心理学会的首任会长,并创办了我国乃至东方第一本心理学专业杂志《心理》。他的研究兴趣广泛,除在民意测验、中国古人变态心理和中国心理学史等领域做出开拓贡献外,还对心理学入门介绍、感觉与情绪心理以及儿童语言与思想等有精到研究。我们应充分认识张耀翔的学术贡献,恢复他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日本心理学在战后有了很快的发展,成立了很多心理学组织,据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编辑出版的第三版“国际心理学家名录”中材料,在日本心理学家们所参加的心理学组织或与心理学相邻近的学术组织现有70多个之多。这些组织在加强心理学家之间联系,促进心理科学发展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这些组织中棣属于日本学术会议的有8个,它们是日本心理学会、日本应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9.
杨文登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9,41(9):902-910
荆其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心理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言人。他视野开阔, 是颇具造诣的实验心理学家, 也是功底深厚的理论心理学家。文章没有涉及他在认知与发展心理学方面所做的贡献, 只从理论方面分析他的国际心理学思想及实践, 找寻他对心理学研究所持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追求。文章认为荆其诚在宏观把握心理学的发展逻辑后, 以“两个阵营的心理学”来界定心理学的现状, 坚信心理学的未来是一种国际的心理学。为了达成这一学术理想, 荆其诚不仅撰文将国外心理学介绍到中国、将中国心理学推介到国外, 还积极投身于国际心理学组织与实践, 长期担任国际心联的领导职务, 组织并主持召开了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荆其诚的一生为彰显心理学的国际维度、促进国际心理学交流、将中国心理学推上世界舞台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张厚粲是中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从1948年从辅仁大学毕业时算起,她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奋斗了七十多年。改革开放后,她与前辈心理学家一起,引领了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她长期担任国际心理学联合会执委、副主席,是中国心理学与国际心理学交往交流的使者,为中国心理学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是对张厚粲的实验认知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的总结与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