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以15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取向的确可以区分出趋向型自我取向和逃避型自我取向,它们对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是不同的,逃避型自我取向对学业求助有更大的负面作用.(2)社会目标与学业求助有显著关系,支持本研究的假设.(3)自我效能低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不愿求助,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982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对个人目标取向、课堂目标结构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策略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个人目标取向可以区分出任务取向、趋向型自我取向和逃避型自我取向,它们对学业求助的影响是不同的,只有逃避型自我取向的学生才倾向于作不利于学习的执行性求助。(2)课堂目标结构对学业求助有影响 ,在任务取向的课堂里 ,学生倾向于作工具性求助。(3)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有影响。认同中国求助格言的学生愿意作工具性求助,在意他人评价的学生倾向于回避求助或作执行性求助。(4)个人目标取向、课堂目标结构和文化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了7、8、9年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比较密切;②初中生成就日标对求助行为的影响部分是以自我效能和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变量进行传递的.  相似文献   

4.
以21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对成就目标、自我效能、价值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课堂自我取向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内在价值和达成价值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社会比较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选取湘潭地区中学生,共计403名有效被试为对象进行研究,探讨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比较与成就目标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年级中学生在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比较上的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和社会比较有显著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比较对成就目标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动机定向、成就目标、归因信念、自我监控学习等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内在动机定向、掌握目标、内部归因、自我监控学习与学业成绩有显着的正相关,而外在动机,外部归因与学业成绩有显着的负相关,同时回归分析揭示,学业自我效能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期因素.(2)学业自我效能与动机定向、成就目标、归因信念、自我监控学习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内在因素,学业自我效能对其它各种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起到一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价值、课堂环境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李晓东  张炳松 《心理学报》1999,32(4):435-443
以13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研究了自我效能、价值、课堂环境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效能与求助益处、工具性求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求助代价、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价值与求助益处、工具性求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求助价价、执行性和回避求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支持求助的课堂环境与工具性求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来自老师的威胁和回避求助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感知教师支持、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对49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感知教师支持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感知教师支持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感知教师支持可以通过掌握趋近、表现趋近、表现回避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2)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表现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表现回避三者分别在感知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回避的中介效应则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感知教师支持不仅能分别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趋近、表现趋近、表现回避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还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9.
采用感知教师支持、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对49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感知教师支持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感知教师支持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感知教师支持可以通过掌握趋近、表现趋近、表现回避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2)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表现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表现回避三者分别在感知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回避的中介效应则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感知教师支持不仅能分别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趋近、表现趋近、表现回避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还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初二学生学业求助的动机特点和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求助态度和求助行为同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有关;(2)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是以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的;(3)学业求助既受动机因素的影响,又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成就目标(Achievement Goal)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是指与学业学习、班级指导和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各种情绪。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相互作用,即成就目标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学业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成就目标。同时,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综合预测作用,学业情绪在成就目标和学业成绩间起中介作用。未来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于深入探讨成就目标与更细分的学业情绪的关系,以及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成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佐斌  谭亚莉 《应用心理学》2002,8(4):24-27,46
本研究使用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初中生进行测量 ,并对测量结果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动机和性别是学业成绩的良好预测变量源 ,其中以学业自我效能的效应最为明显 ;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成就目标定向、社会比较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三个量表,以724名初中生为被试,对社会比较在成就目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除对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外,掌握接近目标会通过上行比较、成绩接近目标会通过上行/下行比较间接地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2)掌握接近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不仅会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下行比较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说明成就目标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self‐construal in student learning by testing a mediation model: through math achievement goals, self‐construal predicts math self‐concept and anxiety, which further predict math achievement. A sample of 1196 students from 104 secondary classes in Singapore took a survey and a math achievement test. The results from multi‐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upport measurement invariance and equal path coefficients in the mediation model between boys and girls.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positively predicted mastery approach and avoidance goals, through which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had a positive total indirect effect on math anxiety.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positively predicted mastery approach, performance approach and performance avoidance goals, and through the two approach goals, high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 math self‐concept. Overall, self‐construal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math achievement. The findings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from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help explain East Asian students’ relatively higher anxiety and lower self‐concept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as reported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成就目标定向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语文学业自我概念量表、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1515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初中生语文-数学学业自我概念建构过程符合内/外参照模型(Internal/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 Model, I/EM);(2)掌握回避对I/EM的维度比较路径存在调节作用,掌握回避得分越高越易受维度比较效应的影响,该现象对于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相对差的学生更明显;(3)成绩回避对I/EM的社会比较路径存在调节作用,成绩回避得分越高越不易受社会比较效应的影响,该现象对于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相对好的学生更明显。本研究揭示了持有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初中生在学业自我概念建构过程中的差异,对引导初中生建构积极学业自我概念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对756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坚韧性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未来消极、未来迷茫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成绩,未来坚持和未来计划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绩;(2)坚韧性在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六个维度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具体而言,坚韧性在未来积极和未来清晰与学业成绩之间无中介效应,坚韧性在未来消极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坚韧性在未来迷茫、未来坚持、未来计划与学业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Western constructs of academic motivation may operate in different ways in Asian contexts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integrative effects of achievement goals, strategy orientations, and effort expenditure on achievement outcomes were examined among 1950 seventh-grade Chinese students in Hong Kong. Participants completed separate questionnaires for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Results for the two subjects were largely simila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stery and performance goals, between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orientations, as well as between understanding and memorizing strategies. Regression analyses further revealed that goals and strategies were highly predictive of effort expenditure, but only goals and effort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achievement outcome, with strategies being barely significant. The ne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how Chinese students reconcile the apparently antithetical orientations in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contributing to their learning is indicated.  相似文献   

18.
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个体的自我认知、成就目标、认知能力等个体因素以及班级、家庭、课堂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学业情绪,且自我认知是环境因素影响其学业情绪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另外,学业情绪具有领域特异性。未来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于学业情绪的界定和具体结构的深入探讨、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对特殊群体学生学业情绪的关注以及积极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成  何晓燕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6,29(1):133-136
自1976年Shavelson将自我概念区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以来,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结构及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在阐述学业自我概念的多侧面结构和等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